摘要:新兴的传播形式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模式,但随着互联网中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萌生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互联网;文化摩擦
如今,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的传播形式兼具了传播类型当中的团体传播传播、大众传播、人机传播各自的有点,底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跨越时空的交际场景。[1]
然而,互联网在推动跨文化交际积极进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当两个甚至多个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网络上相遇时,种种碰撞与摩擦也同样不期而至。
一、谁动了我的传统服饰?
伴随着国内出现的"汉服复兴"、"汉服热"大潮,网络上现了相当一部分优质的汉服博主,他们在微博、推特、ins、Facebook等包含了各个国家用户的社交app上,上传了很多汉服的照片及文化知识,精心拍摄的照片、优美华丽的传统服饰、带有东方色彩的妆容造型,很快就引起了许多国外网友的关注,这当然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输出,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在服饰上跟随西方审美近百年的国家来说,有互联网这样一个方便、快捷且受众面如此广泛的转播媒介,让更多地西方国家能够看到独属于中国人的服饰,展现这个千年文化古国積淀下来的无限审美魅力,这当然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然而,就在2020年11月份,在推特上却出现了中韩两国网友的"服饰保卫战",一位男明星在网络上发布了自己在拍摄明朝主题的电视剧时,身着明朝服饰,戴官帽的照片,瞬间引起了韩国用户的不满,纷纷表示,官帽是属于"韩国"的传统衣饰,指认明朝的服饰是在"抄袭"韩服,甚至有一大批韩国的画手、作者,整理出了所谓的"韩服制度谱系",并在外网上广为流传。这样巧取豪夺,歪曲事实的行为,在很多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外国网友面前,却变成了伸张正义、维护自身权利的光辉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传统服饰在不少海外网友心中的形象。
然而,据史料考证,在明朝,韩国仍然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而已,韩国大部分的服饰、建筑、饮食、节日、中医,都来自于中国,更遑论"韩服制度谱系"的可信性。
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承认并尊重彼此的国家文化背景,然而韩国这样光明正大抢夺中国文化内容的行为,大大增加了两国网友在互联网上在进行沟通时彼此心中的隔阂。在互联网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每一个账号所代表的已经不再是我们本人这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我们每个人所属于的国家、民族。我们每个个体在网络上所表达的个人想法,在网络跨文化交际的时候,非常有可能被解读为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想法,因此我们在网络上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除了尊重他国文化、坚决保护我国文化的同时,还要明白,在各个国家的网友面前,我们所代表的就是中国。
二、谁与谁共情?
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重要意义就是发展共同的情感,消除文化中心主义。而共感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苦乐和机遇,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缺乏共感,则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行为和价值观,而如何形成共感,也成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难题,这样的问题,在网络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国家首先提出了"居家、戴口罩"等种种防疫措施,我们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表示"一动不动就是不给国家添乱",这样简单又有效的"全民隔离"防疫措施,让我们打赢了战疫第一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这样的简单有效的措施落在西方媒体及网友的眼中,却变成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他们无法设身处地地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疫情状况,也无法与我们形成共情。因此在西方国家遭受疫情冲击,国家政府要求民众"戴口罩、居家隔离"的时候,引起了民众强烈的不满,人们纷纷上街游行,要"保障自己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眼里也像是一场闹剧,我们也同样在各个社交软件上对他们进行批评甚至嘲笑。
这就是无法达成共感所带来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彼此行为和态度的质疑及不解。对于西方民众来说,没有什么比保证他们的言论自由、行为自由更为重要,哪怕是病毒对生命的威胁也无法让他们放弃追逐自由,然而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众来说,我们相对更加愿意相信国家的决策和指导,对于自由的追求反而不是特别突出。其二,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金钱观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西方更倾向于超前消费、分期付款等消费模式,并且没有存钱的观念。如果隔离在家,不出门工作,他们将没有能力去偿还自己的贷款;但中国的民众有存钱的传统观念,哪怕是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超前消费形式无处不在的今天,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正常消费,"花今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不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因此,哪怕是被疫情耽误了正常的工作,依旧有存款可以正常生活。
难以形成共情,归根结底依旧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哪怕是在网络上,这样的问题也难以避免,因而在网络上面对其他国家发生的我们无法理解的事件,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评论,应秉持着,"不了解事实真相,不以评价"的原则来进行网络跨文化交际。
社会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开始意识到所有的人类,无论来自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种族,在本质上都同属于一个地球的文明,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这种对于文化和社会共同进步的追求已经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生活中有关网络跨文化交际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交流和思考。网络社会的本质依旧是社会体系,反省了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网络社会的特点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同步变化。
结语:
网络世界的现实性,也贯穿着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对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信息技术并不会带来社会实践各个领域中知识发展和文化体制中人们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新水平、新高度,恰恰相反,这会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水平高度的网友针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见解、乃至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好处和意义大打折扣,因而如何解决网络跨文化交际带来的种种困难与麻烦,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人们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刘雨蒙(2000-),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