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添生,许辅德
(江西省石城县中医院,江西 石城 342700)
口腔溃疡好发在唇内、舌尖、舌底、舌缘、舌腹、软腭、颊黏膜、牙龈等处,常伴疼痛、出血、影响进食、讲话等日常活动。西医认为发病多于感染、免疫、创伤、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有关。中医认为多与心脾积热、肝胆热盛、胃火上炎及外感火热关系密切,治疗多侧重于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药多寒凉。笔者用升麻桂枝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48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符合中医外科学“口疡”病诊断标准,门诊检查白细胞及CRP均正常,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5~68岁,平均45.5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5.5年;湿热困重型9例,胃热肠寒型7例,肺热痰盛型5例,肝胃郁热型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5~68岁,平均44.5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5.2年;湿热困重型9例,胃热肠寒型8例,肺热痰盛型4例,肝胃郁热型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外科学》“口疡”病诊断标准,门诊检查白细胞及CRP均正常。
排除标准:①口糜:舌成片糜烂;②恶性肿瘤:口腔、舌体溃烂出血经诊断为恶性肿瘤;③狐惑病-口眼生殖综合症(白塞综合征):同时出现口、眼、生殖器溃烂[1]。
治疗组给予升麻桂枝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半夏12g,升麻10g,黄芩10g,干姜10g,桂枝6g,党参10g,黄连6g,佛手10g,香橼10g,大枣10g,甘草6g[2]。咽喉肿痛严重加射干10g,连翘15g,桔梗12g;痰多加射干10g,桔梗10g,浙贝母10g;脾湿重加苍术10g,厚朴10g;肝郁加柴胡10g,薄荷10g。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日3次;黄连上清片,每次6片,日2次;锡类局部外用对症处理[3]。
两组均治疗7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
治愈:溃疡愈合,随访2年不复发。显效:溃疡愈合,随访1~2年后复发。有效:溃疡愈合,随访6个月~1年后复发。无效:溃疡无变化。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李某,男,49岁,2018年4月12日初诊。诉口腔溃疡反复3年余,每次发作用复合维生素B、黄连解毒片、甲硝唑等。治疗后溃疡能在1周内愈合,但不久复发,1年内反复4~5次。初诊口腔颊黏膜见3cm×4cm、1cm×2cm2个溃疡,疡面色白,周边不红、不肿,吃饭时压痛,平素易上火,口苦,食后腹胀,大便溏,舌红苔厚白稍腻,脉寸浮关濡尺稍沉。诊为口疮,证属中焦失司,寒热错杂。予半夏12g,升麻10g,黄芩10g,干姜10g,桂枝6g,党参10g,黄连6g,厚朴6g,佛手10g,香橼10g,甘草6g。7剂。复诊:口腔溃疡愈合,口苦、腹胀减轻、大便通畅,舌脉如前,守方7剂。3诊:诸症减,精神、饮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继守方7剂巩固。随访至今未发。
“口疮”首见于《内经》“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古人多责之以火,其中以心脾蕴热为多。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府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圣济总录》谓“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口破者;有实火虚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明确提出口腔溃疡应分清虚实[4]。“中焦如枢;非平不治”,脾胃同出中焦,共司升降,调理脏腑气机,中焦通则升降通畅、水火相济,中焦阻则津液瘀堵,气血不畅。心火宜降以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宜升以济心火,使心火不炕,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升降平衡,寒热互调,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复发性口腔溃疡多表现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溃疡部位多变,范围不宽,较浅,色白或不红,未刺激一般不痛,伴或不伴咽喉肿痛,2周后多可愈合,后反复发作。临床观察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多非实热所致,有热亦为虚火,反火,阴火。病程早期因失治误治,导致脾胃中阳损伤,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郁于中焦,阻碍脾胃水谷精气上承口腔,口腔黏膜失去津液、精气濡润,发为溃疡。中焦郁滞,胆胃不降,清气不升,心肾不交,水火不济,郁久生热,夹胆胃之反火,心肾之阴火上反口腔共同为患[5]。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调和寒热的代表方,主治寒热互结中焦、中焦痞塞、升降失常诸症。全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组成。原方以辛温半夏为君,散结除痞。臣以干姜辛热温中,黄芩、黄连苦寒以泄热除痞,君臣相伍,辛开苦降、寒热互调。佐以人参、大枣益气补脾。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诸药共奏寒去热清、升降复常、散结除痞之功效。和其药物组成相近的“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就用于治疗狐惑病,“狐惑之为病…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升麻在《金匮要略》就用于治疗阴阳毒,“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升麻辛、甘、微寒,归肺经、脾、胃经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导药直达病所。桂枝配黄连有交泰丸之意,寒热并用,且桂枝既能温通脾阳,又能平冲降逆。诸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无论寒热均可配伍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