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亮,吴晓菲,关琳,张萌萌
(1.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门诊部,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门诊,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性病是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一种传染疾病,在传统观念上,性病是指通过性交行为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变集中在生殖器官,目前常见的疾病类型有淋病、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再加上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其不能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给予一定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治疗心理,端正患者看待疾病的态度,从而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1-2]。延续性护理是一种科学和全面的干预策略,对多种疾病的预后均有良好的干预效果[3]。该文选取该院门诊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延续性护理对门诊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60例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性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3.3±62.45)岁;病程4~25个月,平均病程(8.89±2.24)月;尖锐湿疣10例,梅毒15例,淋病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3.29±2.53)岁;病程4~24个月,平均病程(8.84±2.33)月;尖锐湿疣10例,梅毒14例,淋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病毒和抗炎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指标进行监测,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并告知其日常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首先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组长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护理小组成员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资历的护士组成,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共同商讨制定相关护理工作计划,对于疑难问题各抒己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由该小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及理解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方式讲解性病相关知识,包括性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同时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交谈过程中保持温和的语气,积极引导患者表达内心的想法;及时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消除其内心顾虑和犹豫不决的心理,树立正确的行医观念;此外,还要充分聆听患者的心理倾诉,尊重患者的需求,保护患者的隐私。(3)用药护理。相关护理人员按时指导和督促患者合理用药,告知患者正确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向其讲述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及时关注自身病情,若发现病情加重则立即向主管医生汇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正规检查,及时控制病情,并由护理人员做好用药记录。(4)门诊治疗后护理。患者在门诊治疗后应当继续接受延续性护理,嘱其及时用药。此外,医护人员应当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其掌握居家护理方案、注意个人卫生等,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必要时伴侣需要同时接受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按时清洗生殖器,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爽,防止细菌侵入,注意预防并发症等。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情况。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包括用药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康复情况分为三种,即完全康复、基本康复以及未康复,康复率=(完全康复+基本康复)/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P值53.29±3.21 53.39±3.11 0.123 0.903 44.79±3.65 35.81±3.18 10.160 0.000 55.31±2.81 55.39±2.79 0.111 0.912 44.26±3.21 34.51±2.92 12.306 0.000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 (91.27±3.8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1±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9,P=0.000)。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性病属于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性病的种类较多,对患者机体损伤较轻的有淋病、梅毒、肉芽肿等,最为严重的为艾滋病。在性病治疗过程中,若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即拥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治疗中多数患者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主要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1)患者对性病缺乏正确的认知,未能端正自身对待疾病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防护措施,可能会造成多次感染的出现。(2)由于性病的特殊性,部分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甚至会放弃就医,从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3)医患之间没有做好及时的沟通,医护人员未能对患者的隐私做好保护,非正规的机构过分夸大疾病的严重性等,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4-6]。基于以上原因,医护人员应当充分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病情[7]。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91.27±3.81)分及康复率9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其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率均显著提高。
在该次延续性护理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最重要的问题是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护理测评量表。量表是评判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发现,国内外均有关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然而对于相关测评量表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不断加以改进,使研究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
综上所述,对门诊性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