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洪
【摘要】培养小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事关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是事关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事关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应该遵循民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教会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最终实现“学会学习”。
【关键词】以议促学 因材施教 自学能力 授之以渔
一、创设意境,以议促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认识人民币”一节教学时,我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了一个学生售货,学生采购生活、学习用品的教学活动,这样既强化了認识,又训练了换算和社会参与能力。再就是以议促学,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学生往往在相互议论中,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最终形成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起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活动中,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经过这样的议论,学生很快便运用已知知识解决了问题,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鼓励个性,因材施教
新理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个性选择最优化的学习方式,每位教师都可以据此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在正视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要认识并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不同条件的学生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中,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各自观点的机会,满足他们各自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认同和肯定学生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的思维方式,教学中避免思维角度的最佳化的统一。比如,在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下,学生的答案会丰富多彩,这时教师应把答案分成几类,分类加以引导,并指出各自解法的优缺点,这样才会使各种思维方式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三、通过课堂引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三角形的内角,最后求三个角的和。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动手,画出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用是角尺测量所画三角形的角度之和。毫无疑问,最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也不排除一此学生量出181”或179的误差。通过我的引导和学生们自己动手画图和测量,学生们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定律印象十分深刻,自学的乐趣也给了学生动力。
四、授之以渔,进行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学生则可以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例如: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法指导,形成自学三角形的能力。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
三角形面积=底x高÷2
在这种长期的学法教授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在数学教学中,定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而对定理的理解是自学的理论基础。对定理的形成过程(推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最容易培养人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其中数学方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类比、转化等)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认识能力,这种能力是自学成功的必要保证。学校教育重在打基础,尤其是小学阶段。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具备好的学习方法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许剑波.多措并举,打造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以“圆的认识”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1(12):22-23.
袁宝权.家庭作业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分析——以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为例[J].考试周刊,2021(A5):10-12.
任卫兵.守常固本,推陈出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新实践研讨纪要[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06):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