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021-07-13 02:13:44李玉婧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实效提升小学语文

李玉婧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也因此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下,积极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提升

语文是我国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依靠课堂教学,这充分体现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和科学途径。

一、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教学优势,能营造轻松的语言气氛,使语言沟通更真实、更容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用图片、动画或短片等形式来表现、展示知识,创造形象的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的语言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达交流的欲望,最终实现师生互动与对话。

比如,在讲课后教授《草原》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对课文进行领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内容,然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内蒙古草原的美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的魅力。透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对草原风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笔者又让同学们围绕着草原风光,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感受与笔者、同学一起展现,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表现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营造轻松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开展小组讨论教学

小组讨论教学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扭转教学落后的局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把学生从过去独立的个体关系中解放出来,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分工,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和发挥的空间;其次,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问题或知识点开展讨论,互动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启发,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比如,在教授《赵州桥》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赵州桥的设计特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笔者就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教学。课前准备阶段,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组内成员确定后,笔者再给学生布置一项探究任务:课文的第一段主要讲什么?世界文明为何在赵州桥?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赵州桥还因什么而闻名于世?作业发出后,组员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各组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质疑与思考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探究的基础与关键。因此,要使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以师为本”的观念,营造更加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认识,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们要鼓励、赞扬、回答学生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比如,在教授《竹节人》这篇文章时,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感受笔者情感的同时,掌握文章中的16个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本节课正式开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上课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笔者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通过这一环节,笔者与学生形成互动,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四、扩大学生阅读内容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发现好词好句,找出好段,把它们摘抄下来,积累材料;另一方面要组织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语言、视野得到拓展,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比如,在教授《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本篇文章使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同时文章内容生动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笔者首先让学生情感地朗读,通过阅读来感受笔者对秋雨的喜爱。笔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这样既能了解到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阅读完后,笔者再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篇与之相关的主题的作文,让学生表达他们对秋天的喜爱。此外,笔者每周还将针对学生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写作技巧。这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重视写作材料的积累,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始终努力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思想,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提供动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春华.快乐與快乐的碰撞——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探讨[J].汉字文化,2018(23):107-108.

[2]林淑贤.分析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6.

猜你喜欢
实效提升小学语文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25:36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4:49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5:25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