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珀
【摘 要】在高校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承担着重要责任。负责对校内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进行管理,密切关注校内学生的身心状况变化,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够有力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一支关键队伍,其水平高低影响着高校的育人质量及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身心成长。所以,高校应当设法提升辅导员队伍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并且深入探索学生管理方法,以促进育人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人格健全、能力出色的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辅导员 学生管理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01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在手机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大学生十分容易通过网络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较之以往的学生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外界信息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有所变化,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并且开展心理疏导,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以及日后的生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主见较强、个性较为鲜明,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强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辅导员必须要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通过全新的工作方法落实学生管理要求,同时借鉴其他高校管理模式,以总结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强化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领导层对于校内学生进行了解时,主要通过辅导员的反馈。而校领导除了通过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外,还会通过辅导员向学生传达一些信息,例如院校某些规定的变化、院校活动的举行时间,这就意味着辅导员现今已成为学生和高校的纽带。如果辅导员未认真工作,学生和高校双方就无法有效沟通。高校设置辅导员岗位,并且要求辅导员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实际工作当中,不少辅导员都会认真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并且在生活方面提供帮助,进行思政方面的教育以及制定学业规划。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存在着涉及方面多、烦琐等特征,这要求辅导员不但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且保证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确保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因辅导员管理能力关系着学生的成长,若辅导员的能力出色,在各个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就可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对高校育人工作有利。所以,高校应当强化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能力。[1]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辅导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意识到辅导员的工作意义之后,将辅导员的招聘条件提高,并且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然而,目前辅导员的素质仍存在以下问题:1.职业素质一般,实际工作经验较少。高校通常在刚毕业的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辅导员,而这些人通常有着职业素质不强、工作经验少等特点,无法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应对。2.缺乏学生管理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高校招聘时,通常优先录用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具备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3.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消耗过多精力,缺乏加强自身素质的时间与精力,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同专职教师比较,辅导员在科研、教育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欠缺,难以获得职级和薪酬的提升。某些高校虽给予了晋升的机会,但是由于辅导员将过多的精力与时间耗费在了各项琐碎工作中,无暇提升自身素质,也就无法得到职级上的提升。4.缺少交流管理经验的平台。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并未为辅导员建立交流平台,辅导员只能独自探索如何管理学生。[2]
(二)辅导员对角色定位把握的准确度不足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负责学生骨干培养、传达校内信息、配合专职教师的教育等多项工作。由于负责的工作多,所以辅导员会出现对自身定位不明的情况。某些辅导员刚刚从高校毕业,与学生的年纪相近,就出现了定位不清、对未来缺乏规划的现象,以至于不能全神贯注进行工作,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辅导员的管理理念滞后
与70年代或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相比,90年代和0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拥有更为活跃的思想,自主性、独立性更强。由于在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成长,90后大学生与00后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外界的信息。然而,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时,部分辅导员依然采用旧式管理方式,未跟随时代发展对管理观念进行更新,不适用于管理当前的大学生。如果继续采用旧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就会对高校的教育工作造成阻碍,制约大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
(四)辅导员对工作缺乏积极性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十分烦琐,而且进行工作时需面对众多学生,所以辅导员承担着极大的工作量。因工作过于琐碎、工作量大,大多数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尽管工作量非常大,但是辅导员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并不高,薪酬也处于中下水平。由于晋升空间小、薪酬相对不高,所以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兼任辅导员。[3]某些教师虽然在校内领导的劝说下兼任辅导员,但是对辅导员的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不会认真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探索,使得日常管理工作的水平难以提升。
三、新形勢下高校辅导员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管理当下的大学生,必须要对目前的院校学生管理进行改进。而在改进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当先确定自身定位,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引导能力,开展高质量的思想引导工作。
(一)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理念为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而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这一理念,高校辅导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加强自身素质,具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能力,做到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一、辅导员要确定自身在校内的定位,了解自身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并在充分了解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相关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思索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如何进行,并对工作规律进行总结,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全方位提升辅导员的素养。辅导员的素养对学生的言论、行为以及思想观念有一定影响。所以,高校必须督促辅导员提升各方面素养,保持较高的道德水平,以良好的形象面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榜样作用。
第三、增加辅导员的文化底蕴。当前学生群体的思维较为活跃,知识量较大,如果辅导员不具备足够的文化底蕴,则很难深入当前的学生群体。因此,高校应当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增加辅导员的文化底蕴,并且督促辅导员进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
第四、提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并且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及晋升机制。建设辅导员队伍时,高校不仅要重视对校内辅导员的培养,还要重视引进工作,以做到引进一批道德水平高、政治觉悟强、综合素质好的人才加入到队伍中。对校内部分水平相对较低的辅导员进行培训时,高校领导层应当联合培训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以保证培训效果,确保接受培训后的辅导员能力都有一定增长。[4]
(二)树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而思想观念也与以往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如果高校辅导员不对当前大学生进行了解,继续秉持传统的管理观念,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不仅会使工作受挫,而且会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发展,不利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辅导员进行工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引导学生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前多数大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造就了他们广阔的知识面,而个体的精神需求也呈现出了较高的复杂度。高校辅导员应了解本校大学生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并且满足其精神需要。
2.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为提高服务学生的水平、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辅导员应当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并且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
3.认识到高校发展对学生有利,而学生的成长也有助于院校进一步发展,设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生活质量。
(三)正确引领大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当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远强于以往的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必须对这一点有所认识,并且转变管理模式,围绕学生进行工作,意识到高校为学生服务,学生和高校是平等的关系。由于当下大学生多使用微信、微博等软件,且班干部也来自学生群体,所以高校辅导员应当通过常用社交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和班干部交流学生的近期情况,为开展引导工作打好基础。目前,不少企业进行人才招募时非常关注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辅导员不应打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免压制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社交软件,搭建学生管理工作的沟通平台
想要充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不但要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而且需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和学生保持频繁且长期的交流,让学生对管理工作有基本的认识,减少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反感。如今,大部分学生都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因此,辅导员应当加强利用这些软件和学生进行沟通,以更加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辅导员可建立由班干部或者自己管理的微信群、QQ群,或者在微博上注册账号。进行管理工作时,辅导员可在群内或者微博上发布管理思路、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内容,让学生了解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后,可请学生对管理内容以及目标发表看法,并适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对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以便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利,管理模式符合学生的个性以及发展需要。[5]如果辅导员对待学生较为强硬,不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学生沟通的频率低,就很容易让学生对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对管理工作的开展、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五)针对学生个性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生管理工作要具备科学性、有效性,不但需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着手改进,还需要营造合适的人文环境,促使校内环境对学生思想、文化等产生积极影响,发挥校内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辅导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活动以及开展班级活动,对校园人文精神进行宣传,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不应仅组织参与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也应组织参加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以提升学生对课余活动的满意度,增加班内学生之间地交流频率,促使学生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如果校内活动较多,辅导员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前应开展讨论大会,了解学生对哪些活动有兴趣,再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个人爱好来选择活动。若辅导员要保证某种活动长期开展,可组织学生建设相关的社团,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余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体现自身优势,以便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面对与往日有所差别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必须尽快转变管理模式,对管理策略进行简化,将部分管理空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并且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强,且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就能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并且对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益。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时,辅导员应当表露出自己对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信心,尝试自我管理,并且不断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并采取行动促使自身获得发展。某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也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习能力也较为出众,辅导员可从这些学生中选择一名或两名学生担任助理,通过他们了解学生的各种活动,让师生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不但可提升学生的发展意识以及学习能力,而且可有效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并促使日常管理的质量上升,有助于高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力量,影响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所以,辅导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专业化水平以及增强文化底蕴,尽力寻找管理制度中的缺陷,适当改变管理策略,增加管理策略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保证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营造有助于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立.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科技视界,2020,4(01):114-116.
[2]张奕,黄璟.探究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J].现代交际,2020,16(10):140-141.
[3]郭宇琼.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285-286.
[4]胡喜超,张小奎.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J].智库时代,2019,12(38):103-104.
[5]李爱芹.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分析[J].现代交际,2019,2(1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