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军
【摘 要】在初中教学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与道德水平,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使用的具体现状做出表述,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互动;道德与法治;策略;实际应用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有着积极作用。根据新课程大纲的教学精神,我们任课教师应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恰当引导等方法点拨学生的学习过程。互动式教学符合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平等师生关系,奠定互动教学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以及现代更加文明、开放的教学模式下,以往的种种陋习已经得到了改变,而我们也提出了更加符合现代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指在多边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从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其创造性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的关系进行教学与学习。从而制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讲解《走进社会生活》时,便非常契合这个主题,教师不应该在课堂上过于严肃,导致学生无法增加对自身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互动环节,可以增加课堂活跃度,创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相关视频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放松他们的心情,或者可以在课堂中采取辩论的方式,比如拟定辩论主题:“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让学生针对此论题进行辩论,并且最后评选出优秀辩手进行表扬,对优秀小组进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思考以及理解,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学习情境,实现互动教学关键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我国许多学校虽然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有许多问题,例如,学校、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不够重视,仍旧因循守旧,抱着以前的那一套观念不放,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同样不够重视,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导致互动式教学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无法正常开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发挥互动式教学的真正优势。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配合学校,运用多种方法,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班级里建立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新知识产生兴趣与探索力。
例如:在讲授“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立足实际,创造贴近于生活的情景剧:“小红的同学小明欺骗老师,说自己生病,需要在家休息,但实际上却是跑去游戏厅打游戏,小红无意间看到了这一幕,并且上去劝说小明,但是小明不听,执意去打游戏,小红在劝说无果后,只能一个人去上课,课上老师问到小明去了哪里,小红明明知道小明并没有生病,而是去打游戏了,但是出于朋友间的相互信任与老师的提问下,她显得尤为纠结。”最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呢?这样的情景剧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家日常生活经历与经验的驱使下,大部分学生都会踊跃发言,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教师也通过该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知不觉走入了学习的道路中。
三、引导小组合作,满足互动式教学要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表面上异彩纷呈,学生们学习热情洋溢,每一节课都让人感到热闹非凡,似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但是每到检测,考察时,问题就会一一暴露,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几乎没有,有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这就是现在所存在的一种现象——伪学习。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教材内容,教师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这样“伪学习”合作的学习方式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时间发展中都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无益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接受与理解。因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时,一定要坚决抵制这种学习方法,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真正做到学习并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综合性成长。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生活需要法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进行举例论证,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焦点访谈》等栏目来引入教材内容,与同学们分享身边实实在在的、贴近我们生活的法律故事。而不是讲述一些与实际生活并没有多大聯系法律事件,比如:“我们在超市买到了假货或者过期产品该如何维权?”从这类贴近生活的事情出发,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维权过程与方式,然后再做总结,阐明法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以及保障,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大家在讨论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加实在的学习效果。
四、展开合理讨论,获得互动教学目的
无论是以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知识,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获得质的提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灯下黑”,片面的追求教学效果,忘记最初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把握我们的最终目的,不能走形式主义路线,教师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更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投身实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好这一方向,教师与学生应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吸收并且做到综合性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做负责任的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依据所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展开,选择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例如疫情期间的“学生自杀事件”,让学生发表对于这些不幸事件的看法,并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再提出本次学习内容,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日常生活中实事的看法与解读,比如要求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承担责任的事情,可以是家庭内的责任,可以是友谊之间的责任,让学生自己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进行思考并且进行阐述,从实际出发,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并理解了这一章节所学习的内容,是否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与法律修养,促进其道德与法治学习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