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勤
摘 要:在小学教育质量逐渐提高以及各学科教育资源愈发丰富的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迈入新的教学发展阶段,其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工作愈发重视。所谓数感其实就是理解数,理解抽象和具象之间关系的能力。数感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数感培养工作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开展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强化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学科素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04
小学是学生建立系统数学知识体系的初始阶段,也是其锻炼自身推理判断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学生平均素质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传统数学教学侧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要,而在新的数学教学侧重中,数感培养工作扮演著极为重要的教育角色。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有效培养学生数感,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数感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敏感性的集中体现,是其构建数学思维与直觉判断的有效联系的主要凭借,同样也是学生将认知内容转化为数学形式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工作是通过长期施加积极影响,侧重于潜移默化改善学生数学嗅觉的教育内容。同时,处于小学学段的学生,其思维限制较小,在数学学习方面具备较强的可塑性,是教师进行积极干预的最佳时期,因此数感培养工作不仅承担着强化学生本学段数学学习能力的责任,还具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进阶的价值。
二、数感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数感培养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符
在新课改的驱动下,数感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应渗透至小学数学课堂中,但是部分教师在具体落实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数感培养与学生实际学习认知水平之间的联系有所忽视,导致学生在相应教学环节无法及时体会,或消化理解数学思想,将其转化为自身思考认知内容。同时,学生认知与数感渗透培养工作脱节,对教师自身课堂教学判断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数感培养机制尚待完善
部分教师虽然对数感培养工作有所重视,但是受应试教育以及自身教学经验限制,其对数感培养机制认知有所不足,导致该教学工作在整体上呈现一定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使得学生在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的学习机制下无法建立系统的数学认知,在延缓数感培养进程的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削弱了数感培养工作的实际作用。同时,学生在相对混乱的数感培养工作影响下,不仅无法利用数感将自身已有的认知内容转化为数学形式,还容易在进行数学判断以及理解时,出现认知障碍或陷入思维误区,影响其数学学习效率。
三、数感培养在小学数学中的发展途径
(一)及时更新教学认知内容
作为数感培养活动的发起者,教师自身教学认知水平决定了数感培养工作的质量上限。因此,在开展具体数感培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学习与数感培养工作相关的教育理论与对应教学案例,拓宽自身教学视野,丰富专业教学知识技能储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针对实际教学情况,构建新型数感培养内容或形式,与自身教学工作有效联系,进而针对数感培养在数学教学工作的作用机制,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与数感培养工作的动态协同发展,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与数感培养工作的交替穿插过程中提升自身数学思维敏感性,进而在长期教学影响下强化自身数感,并通过不断应用其处理具体数学问题,巩固数感培养工作成果[1]。除此之外,教师也应与其他教师针对数感培养工作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借鉴不同教学展开方式,结合上述工作内容,逐渐摸索出适用性较强的数感培养方式,不断完善相应培养环境,持续对学生施加良好教学影响。
(二)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
处于小学学段的学生,自身数学认知能力与生活观察能力尚且不足。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数感,教师应通过强化学生生活内容与数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促使学生在二者相互转化的思考过程中借助生活内容,提升自身与数学知识的“亲和力”,进而提高自身数感水平。为此,教师应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其生活环境与生活主体内容,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二者的联系,并选用数学特征比较明显的事物作为素材,构建立体化数学学习情境,令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认知转化,以自身常见生活内容为媒介,强化数感。同时,教师也可借此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引导学生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认知,为其日后进一步提高自身数感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要让学生在自身认知思考的驱动下完成生活事物与数学知识的转化过程,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时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观察与思考,自发强化数感[2]。
(三)完善数感培养目标
为提升数感培养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应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目标与数感培养目标,将数感培养目标精细化,为数感培养工作创造切入点。同时,教师可参照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合理调整数感培养顺序,即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锻炼学生数感,促使其在合理的认知成长过程中逐步提高数感水平。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简单地将数学知识与数感培养工作相结合的形式,目标指导下的数感培养工作更加具体,使得教师可以更进一步立足课程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培养设计,确保数感培养工作能够精准落实到各课堂教学环节,进而提升整体数感培养工作的实效性[3]。
(四)制定长期培养规划
数感培养是一项长期培养工作,并且在课程内容变动与学生实际成长的影响下,数感培养工作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因此,为确保数感培养工作能够达到教学预期,教师应在确定数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学生数学学习成长为导向,制定长期培养规划,将各节或各知识板块的具体数感培养工作目标,结合学生学习发展需求,整合为阶段性培养规划。教师在制定数感培养规划时应针对学生日常数学学习活动的表现建立数感评价标准,并以评价内容为依据,定期总结分析该阶段内的数感培养规划落实情况,进而通过不断修正与优化,建立完善的数感培养机制,提升整体数感培养工作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并利用培养机制,实现动态教学发展,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长期教学指导。同时,为完善培养规划,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收集相关教学反馈,以此掌握学生对数感培养工作的想法与建议,避免该教学工作在规划过程中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或信息接收能力脱节,造成负面效果。
(五)引入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其直观性与精简性的特点,辅助数感培养工作。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与微视频,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与现实情境或问题的联系,转化过程,并设置课堂探究问题,引导其通过直观观察,将教师所展示的内容转化为自身认知内容,有效降低部分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或数学观察能力不足对数感培养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发布,收集学生课后数学实践任务,以此将数感培养工作延伸至学生课外生活当中,令其在家长的协助监督下,运用数学思维完成教师布置的专项实践任务,进而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的双重影响下,持续锻炼自身数感,深刻理解相应数学概念,强化自身数学学科素养。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处理上述培养目标与培养规划,建立数字化档案,并通过数据呈现出的波动规律,提升相应工作内容的精准性,为数感培养工作顺利达到教学预期创造有利条件。
(六)创造自主学习思考空间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时,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思考空间,以此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数感培养工作内容的渗透效率。教师具体可通过增加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可借此将项目教学法与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蕴含课堂知识点的生活情境,并以该知识点的挖掘与案例仿照设计为项目主题,令其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自主仿照设计案例,感知数学知识内容,理解其适用环境与条件,提升数感[4]。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组内沟通交流,提高数学思维碰撞频率,令其在项目探究指导下,结合其他组内成员的发言内容,以更全面的思维层面审视课堂知识内容,提升数感。
(七)有效利用师生互动
教师应重视师生互动在学生数学思维启迪,以及数学嗅觉训练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特定问题,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引导其按照正确思维发展方向转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与学生平等沟通,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其思维活跃性与知识表达欲望,令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当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阐述,提升其数感水平。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调换师生角色,令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向教师提出问题,由教师负责解答。通过该教学方式,教师可利用逆向师生互动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挖掘身边的数学知识,令其以知识传达者的姿态,运用数学思维视角分析身边事物,有效提高其数感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数感水平,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在更新教学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完善数感培养目标、制定长期规划,将数感培养工作系统化,提升其全面性与科学性,进而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有效开展師生互动,为学生创建多元化学习发展环境,使其在多重教育影响下,逐渐提升自身数学敏锐性,为其未来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培养良好数感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9(22):52.
[2]林秀兰.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良好数感[J].亚太教育,2019(6):14.
[3]代永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探析[J].才智,2019(9):175.
[4]吉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8(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