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秀菊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已去把所要学习的數学知识重新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再创造”。在数学思维活动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核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最易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着手,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行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主动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把提出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为学生对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这样设计:在复习导入新课时,提出问题:从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的知识中,猜想一下分数会有怎样的性质?学生在联想|猜想中,激发了思维的积极性,并对新知识的探索起导入的作用。
在探索新知时相继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合作探索活动和练习思考活动。
1、三张同样长的纸条,分别折出纸条的1/2、2/4和3/6,你发现了什么?
2、是否还能折出其他的分数来证明你的发现是正确的?
3、边练习过思考:
[练习]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填上适当的数
1/2=1○□/2○□=2/4 2/4=2○□/4○□=1/2
1/2=1○□/2○□=3/6 3/6=3○□/6○□=1/2
2/4=2○□/4○□=3/6 3/6=3○□/6○□=2/4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否再编几个算式来证明你所发现的规律?
在概括抽象概念时,组织学生自学课本,思考这几个问题:问题1: 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认为要注意哪些重要词语。问题2: 想想,为什么用“乘以”或“除以”而不用“扩大”或“缩小”?问题3:“0除外”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这一串串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具有内在联系。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成为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过程。
这样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再创造”活动。
(1)要善于提出趣味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认识了圆的特征后,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大小与它的半径(直径)的大小有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这两个知识点,可设计如下的问题任取一点0,以0为圆心,分别画出半径是2厘米和半径是1.5厘米的两个圆,你发现了什么?
从两个美丽的同心圆中学生一下子就能发现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如果学生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这一点还没有清楚的认识,还可再提一个问题:再任意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和一个半径是1.5厘米的圆你又有什么发现?
(2)要善于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让学生在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及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通过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做;所以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进而再概括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这样通过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情景,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发挥。
(3)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提启发性问题。有些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要抓住关键,找准角度来提出问题。如学生对圆柱的高一两个底面圆之间的距离的认识较难深入,因为学生对面与面之间的“平行”及“垂直”概念还没有建立,也缺少感性认识,所以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指出了圆柱底面圆上的圆心、直径、圆周的基础上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①出示两个高低不等的圆柱,问:哪个高?哪个低?这两个圆柱怎么会有高低的?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有高有低。并且初步能用语言表述这层意思;②连结圆柱的两个底面上的哪两个相对应的点最能准确地测出这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组织学生观察实物,探讨问题,同时运用多体或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闪动两底面的圆心,画出两底面的直径,沿着一条直径把圆柱纵切,打开看截面。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用连结两个底面圆心的线段来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最准确、最科学两个题所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对圆柱的高的认识步步深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再创造”活动。这种由学生自己来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的学习方法,必定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得到更好的体现,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会得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