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学
[摘 要]文章结合相关例子对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中出现的“杂音”,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杂音;运用策略;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08-02
所谓“杂音”,是指在教学中那些出乎教师意料的观点、问题或回答。“杂音”折射的是课堂的真实和本真状况,尽管它有时也许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打断原先的教学节奏,妨碍教学的顺利进行,让课堂变得难以驾驭,但只要教师能够巧妙利用,它就会诱发学生的奇想,催生学生的创新意识,生成课堂教学的精彩。因此,“杂音”是教师应该洞察、善待、接纳的重要生成性教学资源。
一、认真倾听,捕捉天籁
学生在年龄、性格、阅历、学习经历、语文基础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故在语文学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对同一文本的解读难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杂音”。“杂音”,往往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展示出学生独特的理解等,因此教师应给予高度关注并认真倾听。教师要学会倾听课堂上的“杂音”,并迅速分辨出其中的对与错;还要学会过滤,科学甄别,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辨别出学生见解的独特与新颖处,并做出恰当的引导和辨析。如宁鸿彬老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引导学生思考这篇童话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故事情节的。宁老师预先设置的答案是“骗”字(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但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说是“装”字 (做新装、穿新装、揭新装),有的说是“欺”字(大人们互相欺骗,小孩结束欺骗),有的说是“虚”字 (大臣、皇帝、 骗子等都是心虚的)……宁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辨析这些答案,并将学生的认知引向自己的预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多元化的情况,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机械地按自己设定的教学步骤走,要善于聆听从学生嘴里蹦出来的“杂音”,要及时肯定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及时纠正解读中的谬误,捕捉到“杂音”中的天籁。
二、因势利导,相机点拨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按部就班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灵活、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经历各异、爱好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突发奇想的事情发生。“杂音”往往体现的是学生独特的思维。面对学生的“杂音”,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相机点拨,以有效推进教学进程。如笔者在朗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读道:“西起九江,东到江阴。”一个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还有一个‘不含你没读!”面对学生的突然插话,笔者露出了微笑,因为笔者知道,文章是这样叙述的:“西起九江(不含),东到江阴。”笔者随即表揚了该学生的细致认真,并追问:“‘不含是什么意思呢?”想要解决“‘不含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纷纷说:“‘不含就是‘不包含的意思。”“那老师明白了,这里表示从‘九江开始,但却不包含‘九江的意思,是吗?”学生齐声说是。“那能不能不读出来呢?”“肯定是不能的,否则意思就发生显著变化了。”“嗯,确实是这样。”笔者表示赞同。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齐读这句话。通过探究“‘西起九江,但又不包含‘九江,表明了什么?”这一问题,学生明白了,这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通过这个点拨,学生就彻底领悟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这一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于课堂上学生发出的“杂音”,教师要迅速关注,正确判断,因势利导,进而有效推进教学进程。
三、组织讨论,见智见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出乎意料的“杂音”,作为教师,必须静思“杂音”的成因,把握住“杂音”的内涵,掌控好“杂音”的走向,理智地组织学生对“杂音”展开讨论、辨析,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理解不同的思维过程,以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时,引导学生品味“生”字的妙处。笔者按照教参上的答案,给学生进行这样的讲析:“‘生字写出明月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的景象,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学生忙着记笔记。突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了一句:“那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起来的‘升,而用这个‘生命的‘生呢?”这名学生发出的这个“杂音”是很有道理的。于是笔者说道:“对呀!那我们就来讨论讨论,比较一下,用“生”字与用 “升”字的异同。”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展开热烈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频频撞击出思维的火花。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这里的“生”,既表现出“升”的含义,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描写显得更加形象生动。笔者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情合理的思辨,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去感悟理解,从而巧妙地消除了学生的“杂音”。
四、对症下药,化险为夷
课堂因充满未知而具有独特的美丽,“杂音”折射出课堂的真实状态和学生本真的生命状态。面对因学生发出“杂音”而造成的课堂危机,教师可以运用教育机智,对症下药,巧妙化解。如某位老师在讲解《老王》中的这句“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句:“是不是流连于‘万花丛中,所以……”听到这,这位老师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全班学生迅速安静下来。“看来是大家对‘不老实的理解有偏差,”这位老师一字一顿地说,“我们一般怎样理解‘不老实呢?”学生陷入了思考。老师接着说:“比如,有人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我们会说这个人‘不老实;有人爱撒谎,我们也会说这个人‘不老实。你们说说,老王的‘不老实,可能指哪一方面?”之后引导学生揣摩两个关键词“光棍”“年轻”,并提问学生:“不老实的光棍会干什么‘坏事呢?不老实的年轻光棍会干什么‘坏事呢?”最后进行总结:“这个‘不老实的说法是否可靠,我们不敢断定,但我们可以知道,老王在他生活的那个群体中,是被嘲笑的对象,是被当成笑料的,而这恰恰体现了他的‘老实。大家再读课文,找找老王还有哪些老实的表现。”这样做便引到了下文的分析,巧妙化解了危机。
有的教师并不喜欢课堂上的“杂音”,因为处理不好,往往会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导致教学不能有序开展,但课堂上“杂音”的出现,又是常有的事。既然如此,教师不如认真了解出现“杂音”的原因,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到课堂动态生成的“轨道”上来。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接纳、理解“杂音”,于无痕处化被动为主动,化“杂音”为精彩,以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