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能力

2021-07-11 04:42董杰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找规律数学思想能力

董杰玲

[摘 要]在“找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初步渗透模型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网络及推理的能力。

[关键词]找规律;数学思想;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56-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可概括为: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初步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片段1】

出示(教材第85页例1):

师:观察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本课是“找规律”单元的第一课时 ,例1呈现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规律”有三要素,分別是“元素”“顺序”“组”,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拥有了探索规律的知识,如数数,1个1个、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在整理20以内加法表中探索了计算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感受了简单的排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对规律也有许多感性认识,如公园里花盆的排放顺序、马路上的斑马线等。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经验,此环节的教学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教师引导

①找规律,圈出重复部分。首先指引学生观察彩旗,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谁重复排列了?”“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重复排列了?”,让学生说出“把重复部分圈起来”,进而得到找规律的方法——圈出重复部分,让学生明白这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的,并要圈起来。

②描述规律,建立“模型”。彩旗的排列规律是:1面黄旗、1面红旗, 1面黄旗、1面红旗, 1面黄旗、1面红旗……就说彩旗的规律是按照“1面黄旗、1面红旗” 的顺序重复排列的。至此,初步建立描述规律的“模型”—— 按照(     )顺序重复排列。

板书“模型”(如图2):

找彩旗的规律是本课的第一个例子,教学时间较长,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规律的三要素。“1面黄旗、1面红旗”即是规律中的“元素”,圈起来即是确定了规律的“组”,按照从黄色到红色的顺序排列,这就确定了规律的“顺序”。

第二层次:自主探究

在学生学会利用“圈出重复部分”找到彩旗的规律,用“模型”口头描述规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小组探索小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规律,再分组汇报结果。教师最后完善板书“模型”(如图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个层次的教学从教师的“引”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架起了规律的模型,指明了研究模式,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进行探究。可见,渗透模型思想,能充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口头表述、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初步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教学片段2】

出示:

师:小朋友的排列规律除了按照性别来划分,还有没有别的标准?

生:按照“1条裤子、1条裙子”的顺序重复排列。

练习1:在学具盒里找学具,按照自己喜欢的规律摆一摆。

练习2:教材第86页猜规律:

对于例1,学生主要是按照颜色、性别、数量的标准找到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通过“除了这些标准,还有没有别的?”启发学生可按照“衣服”的标准(1条裤子、1条裙子)来找规律。

对于练习1,学生发现可以按照形状的标准找规律:

图6-1就是按照“1个圆形、1个三角形”的顺序重复排列,图6-2就是按照“1个珠子、2个正方体”的顺序重复排列。也有学生说除了形状以外,也可以按照颜色的标准来找规律,如图6-1就是按照“1个黄色、2个红色”的顺序重复排列……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来创造规律。

对于练习2,学生发现,不仅仅可按照性别“1男、2女”和衣服“1条短裤、2条裙子”的标准,还可以按照动作“上、中、下”和头发长短“1人短发、2人长发”的标准找到规律。有的学生看到上、中、下的动作,马上指出体育课上的口令“一二一 ,一二一 ,一二一……”,这是按照声音、数字标准发现规律。

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或校园环境的素材,让学生能从颜色、性别、形状、动作、声音、数字等角度和标准找到“规律”。学生从能根据“单一”标准找到规律,到能“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标准”找到规律,从“点状”连成“线状”,形成自己“网状”的“规律”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认知系统。至此,渗透分类思想,培养了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三、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片段3】

应用规律练习:

1.教材第89页第1题。

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或文字,圈出正确的。

2.教材第85页“做一做”:按照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

根据规律,能找出被遮挡的图形吗?

3.根据规律,接着应该怎样摆?

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应用规律。如上面的练习,让学生把观察和推理相结合,从前一项推出后一项,深化规律的运用,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从“看到”到“想到”,从“有限”到“无限”,不断丰富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推理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人和物出发,让学生感悟规律,理解规律;学生会从颜色、性别、形状、动作、声音、数字等角度找规律,发现规律的“核心”;学生会按照“模型”口头表述规律,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上、生活中、校园内都存在“规律”,学生体验到“规律”无处不在,非常亲切,感悟数学就在身边,而数学模型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等都蕴含在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精髓,有效的课堂就要关注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找规律数学思想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