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娜
应激反应是由于亲人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后住院进行治疗,可能存在死亡或残疾的风险,预后具有较多不确定性,从而出现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1-2]。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高达1/5的住院病人家属出现较严重的应激反应,而照顾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到病人的康复水平、心理健康以及重要的医疗决策[3]。尤其对于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来说,应激反应出现更普遍[4]。我院心胸外科监护室一般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患儿年龄普遍较小,儿童作为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受到所有亲属的关注,当健康受到威胁时家属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家属[5]。当患儿进入心胸外科监护室后家属无法亲历患儿的治疗过程,也面临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方面的挑战,长期的心理应激会使家属出现痛苦情绪,也会影响到其生活、工作,同时也会对患儿出科后的治疗以及康复产生消极影响[6-7]。近年来,对慢性病照顾者的应激反应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心胸外科监护室住院的患儿家属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因此,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在我院心胸外科监护室治疗的176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水平,并探讨影响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监护室治疗的176名患儿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为患儿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亲属;③为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且在患儿住院期间每日陪伴时间≥4h;④知晓患儿病情;⑤知情并同意进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②自身患有慢性病或是其他严重疾病需要照护;③因文化程度低无法独自完成问卷者。
1.2 调查工具
1.2.1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是否认为患儿会有生命危险、与患儿的关系、患儿年龄、患儿医保类型、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患儿住院天数。
1.2.2 家属应激量表(RSS) 2009年沈鱼邨[8]将该量表引入我国并进行文化调适,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均高于0.70,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包括心理痛苦(6个条目)、生活被扰乱(5个条目)、因病人出现负性情感的程度(4个条目)3个维度,共15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评分0~30分。该量表普遍用于住院病人家属的应激水平测量中,分数越低表明家属应激水平越低。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ASS) 2001年姜乾金[9]将该量表引入国内,张帆等[10]将该量表用于住院病人中,研究其信度和效度,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高于0.813,折半信度高于0.741,信效度良好,普遍适用于社会支持的测量中。该量表共包括3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共12个条目,使用Likert 7级评分法,评分12~84分。评分61~84分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较高,37~60分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一般,12~36分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由研究者本人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内容以及目的讲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由接受过培训的调查者一对一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过程中禁止出现提示性的语言。同时需向患儿家属交代清楚,本研究数据只作为研究使用,绝不外泄,请家属真实填写相关内容。调查者当场回收问卷,对于缺项内容及时监督家属填写。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回收176份,回收率为97.78%。
2.1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情况 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得分为(11.37±5.71)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因病人出现负性情感的程度、心理痛苦、生活被扰乱。详见表1。
表1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情况 单位:分
2.2 不同特征家属的应激反应得分比较 不同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是否认为患儿有生命危险、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患儿住院时间的家属应激反应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单位:分
2.3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应激反应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的RS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PAS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见表3。
表3 患儿家属RS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PAS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相关性分析(r值)
2.4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 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是否认为患儿有生命危险、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患儿住院时间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作为自变量,RSS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年龄、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患儿住院时间以及社会支持为家属应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详见表5。
表4 引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赋值
表5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线性回归分析
3.1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现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服务体系的深入改革,病人及家属对心胸外科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高,当患儿进入监护室后家属会担心患儿不适应监护室的封闭环境,不能得到高质量的照顾,同时也担心患儿的病情是否能痊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现象[11]。本调查结果显示,家属的应激反应得分为(11.37±5.71)分,与陈小叶等[12]在脑卒中急性期照顾者的应激水平得分比较相对较高。究其原因疾病对家属心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家属会担心患儿因疾病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社会竞争力下降等不良状况,在面对患儿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时家属更多地会出现内疚、自责等不良情绪,但因自身能力有限,容易表现出沮丧、无奈。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RSS量表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因病人出现负性情感的程度、心理痛苦、生活被扰乱,其中生活被扰乱得分最低,与大部分家属平时就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有关,日常照顾患儿,与在监护室外陪护患儿所花费时间相同,对家属的生活扰乱影响较小[13]。
3.2 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应激反应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①年老家属的应激水平高于年轻家属,这可能与年老家属本身健康情况较差有关,长时间的监护室外陪伴以及与医生的谈话,会消耗家属大量体力[14]。此外,我国有句老话叫“隔代亲”,年老家属多为患儿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患儿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时部分年老家属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健康换取患儿的健康。②在职家属的应激反应水平较非在职的低,非在职家属中女性比例较多,女性天生较男性心理脆弱,应激水平较高,也可能与非在职家属陪伴患儿时间较长,亲历患儿所有治疗经过,疲乏感较多,与肖娜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③家庭月收入越高,该家属的应激水平则越低。国外一项研究明确表示家庭的经济压力可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认知功能[16],患儿的住院费用过高会使家庭经济压力增大,从而反过来影响患儿是否能有机会接受更高水平的治疗[17]。④当患儿为独生子女时亲属会将全部的希望寄予患儿一人身上,倾注的心血、给予的关注也较非独生子女多,导致应激反应水平也较高。同时独生子女患儿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应激反应可能会持续存在于住院期间,患儿的应激反应也会反过来作用于家属身上,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愧疚感、痛苦感。⑤家属的应激反应水平会随着患儿住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疾病早期家属对于患儿疾病了解程度不深,加之患儿病情复杂、多变,使家属对患儿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产生疾病不确定感。随着时间的增长,医护人员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导,家属越来越能接受患儿生病住院的事实,并且对疾病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焦虑情况减轻[18]。⑥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得分与应激反应得分呈负相关,朱丽[19]对60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调查,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提出医护人员应从社会支持方面出发,改善其应激反应。家庭的支持和朋友的支持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关爱都会使患儿家属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为患儿的健康努力,并且与其他人的沟通能够疏解家属心中的苦闷,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现象。高水平的应激反应是阻止家属提供给患儿高质量照护的重要因素,增加患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早期预防家属出现高水平的应激反应,对于提高患儿预后至关重要[20-21]。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应激反应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应激反应水平较低,且受患儿家属年龄、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患儿住院时间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良好治疗外,家属的心理状态也应受到关注,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其提供借鉴意义,并为今后展开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为提高家属照顾患儿心理准备度做出贡献,保障患儿由监护室转出后得到良好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