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在移动学习中真正发生

2021-07-09 02:07刘思宁
教育界·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评价

刘思宁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移动学习终端之一的平板电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板电脑作为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优效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教学的精准,促进学习的多元。文章结合日常平板教学,对移动平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际运用及平板教学在课堂中的优效评价对精准教学、多元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总结其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平板;评价;移动学习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移动终端设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热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特色,如何合理运用平板电脑的各种功能,是当下语文教育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由南京师范大学研发的“学正云”网络平台和系统平板具有众多的学习功能,例如“微课学习”“课文跟读”“词语听写”“拍照上传”“资料题库”等功能。结合与其他老师的沟通交流,笔者在日常运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时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平板各功能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都促进了评价的优效,即促进教学的精准,促进学习的多元。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对移动平板对于精准教学、多元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分析与讨论,并将其与传统展台进行对比,总结其優势的同时提出个人的建议和意见。

二、实践探究

笔者试根据《云雀的心愿》课堂教学的片段实例,对移动平板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优效评价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一)前置性学习,大数据反馈高效精准

移动平板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让教师在课前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了解学生显性“得分反馈”背后的思考缺漏和能力缺失。

在《云雀的心愿》的前置学习中,教师结合移动平板的“微课学习”“课文跟读”“词语听写”等功能布置了预习作业。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微课、逐句朗读课文、抄写默写词语等前置性作业进行自主学习,并及时看到自己的朗读、听写环节的相应得分。这不仅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及时反馈与评价,更能为教师掌握学情提供高效精准的数据。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显示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生字有“邀”和“嚷”,易读错的句子有“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等,便在课堂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识字教学及朗读训练,尤其是让出错的学生进行书写和朗读,增强了教学的精准性,真正“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课堂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过程性学习,多元化评价丰富全面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移动平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反馈及时,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及时反馈与评价,更能为教师掌握“动态化的学情”提供高效精准的数据。

《云雀的心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次运用“拍照上传”功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学之间也能在平板上看到同伴间的学习成果,及时修正、激励自己的学习。譬如小组讨论以表格形式搜寻文章信息:

学习活动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在各自完成表格后,讨论选择最优的表格拍照上传时,小组内同伴间热烈讨论,谈看法,说理由,热情高涨。这其实就是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够相互修正、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能适时进行高效优化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学习。在全班交流中,生生互评,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和点拨激励,而移动平板的引入,使得适时优效的评价方式多元、主体多元,使得评价丰富全面,关注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促进学生多元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课后校外评价及时跟进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在《云雀的心愿》的课堂上留下了“探究森林其他作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在综合学习小组内自主阅读,补充资料,合作探究森林发挥作用的过程,并将“森林如何发挥作用”的过程用图画形式并通过“拍照上传”功能进行展示。同学们纷纷借助移动平板的“资料库”功能进行拓展阅读,综合探究。同伴之间、师生之间在课后、校外仍然可对学习任务进行跟踪评价、交流反馈。移动平板的“题库”功能也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丰富学习资源,追踪评价反馈,促进教与学的真正落地。

三、优势总结及建议

(一)创新教学手段,量化评价有助于教师精准教学

优效评价需要注重评价的量化,有助于教师的精准教学。移动平板创新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平等的关注。大数据的量化评价更公正客观,也更能体现出数据差异背后的思维梯度。教师在移动平板上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了解学生的“动态学情”,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选取的教学内容准确,有教育意义,并且能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机智,使教师的教学精准高效,促进课堂的教学成效。

(二)丰富活动形式,适时评价促进师生互评、同伴互助

优效评价强调评价的适时,有助于促进师生互评、同伴互助。而移动平板丰富了课堂的活动形式,“微课学习”后的“小老师”展示正是适时评价的优效体现,是自我评价、纠正和学习成长的结果呈现;“小组合作”的交流选择,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在合作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相互尊重,学会理解与包容。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够使其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学们各抒己见,及时沟通,同伴之间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适时评价的体现。

而处在激励的学习氛围里,感受到来自同伴的认可与赞同,学生会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学习成就感;“师生交流”中的双向評价,不仅诊断了教师的教学缺漏,还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转变学习方式,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学习

优效评价关注评价的多元,有助于学生的多元学习。学生热情高涨,学习的内驱力逐渐得到激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转变,学生在应用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自己、他人、集体等会接触到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让学生参与到和他人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同一事物的时候,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并不会盲从别人的意见。同时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并提升自己的评价水平。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包括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以及全班互评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对自我的全面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自我的信心认可,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学习。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笔者对移动平板的应用仍有几点建议:

1.生生评价的量化可以更直观清晰。目前移动平板上针对“生生评价”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如果将生生评价的评分量化添加在功能里,会对语文教学中“习作修改”部分开创新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将会以“读者”角度修改习作,真正落实习作创作的多维视角。

2.“题库”功能在分析数据时直观呈现隐性认知。尤其是在设置选择题时,不同的选项背后蕴含的思维认知可以使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及时指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四、总结

移动学习平板的终端上有许多实用的功能,平板电脑作为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优效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即促进教学的精准,促进学习的多元。结合日常平板教学,对移动平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际运用及优效评价对精准教学、多元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讨论,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信息化手段,围绕“精准教”“多元学”“显性评”等课堂新模式,为实现“智慧课堂”的目标不懈探索和执着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芳芳,刘万松.教育信息环境下翻转课堂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4):101-103.

[3]孙海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语言策略与技巧[J].内蒙古教育,2018(20):109-110.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