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在地理教育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

2021-07-09 02:31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教育

安徽 翟 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中研究的各种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生产活动及居住、文化创造等社会活动,这都离不开劳动。地理学中闪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更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与辛劳。毫不夸张地说,一切涉及人地关系的地理事物、地理过程、地理现象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因此地理教育与劳动教育可以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贯穿地理教育的全过程,从课堂教学到考试评价,从校内实践活动到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在地理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帮助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之荣、激发劳动之志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地理教育的主阵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歌曲欣赏等多种形式渗透劳动教育。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人类从地理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用于生产和生活,造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广大劳动者付出智慧、汗水,以艰辛的努力,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劳动者披星戴月、呕心沥血,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如在讲述我国东北大庆地区石油开发的案例时,除了分析大庆油田开发的地理条件、大庆油田发展的历程等,还可以播放铁人王进喜专题短片,并配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石油工人“头戴铝盔走天涯”的豪迈之情,充分感受“身披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的艰难困苦,充分感受“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的革命热忱。通过短片的播放及歌曲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感受到劳动者的爱国之情,从而帮助广大中学生的树立起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价值观念,激发广大中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

人地关系的历史就是人类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谋求人地协调的历史。在面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时,人类利用创造性的劳动,改造自然,化害为利,造福人类。如在讲授跨流域调水时,以河南林州的“红旗渠”为例加以分析。林州位于太行山区,长期干旱缺水,20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挑战的精神,艰苦奋斗,筑坝拦河挖渠引水,建造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授课时除了分析红旗渠建设的地理背景、原因、线路走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还可以在其中渗透劳动者光荣、劳动创造人间奇迹的思想教育。如在讲授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布局时,可以青藏铁路建设为案例,除了介绍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建设意义等,还应重点分析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建设者在攻克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等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采用的具体措施,以鲜活的案例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建设所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感怀广大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艰辛与不易,进而懂得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是最伟大的美。”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之源。自古以来,人类在与地理环境和谐共生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与艰辛。如在讲授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时,以我国云南哈尼族梯田为例加以分析。我国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以其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观,被誉为“大地艺术的杰作”。在这件伟大的艺术品的背后蕴含着1 300多年来世世代代哈尼族人民的艰辛与智慧。由于大山阻隔,世代哈尼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向大山要耕地,要粮食,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命不息,劳动不止,仅靠最简陋的工具,肩挑手提、挖沟排水,垒石筑台、植树造林,造就了今天成千上万亩、层级多达千级,景象变化万千的大地雕塑。哈尼族人民在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修筑梯田的同时,也构建了蕴含生态智慧的梯田文化,其“江河—村寨—梯田—森林”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堪称人类农耕文明的典范。通过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感受一切人类的艺术杰作都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劳动者最美丽。

二、在考试命题中欣赏劳动之美、领悟劳动之智

有教学,就会有考试评价,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之美、领悟劳动之智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地理试题可以通过设置真实的劳动情境,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能力、智慧、思想等融为一体,发现劳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加以创造性地解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劳动观念。在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笔者命制的一组以“宣纸”为题材的选择题组就较好地体现了试题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育人价值。

【例题】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被誉为“国宝”。青檀树树皮和沙田水稻的稻草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古法宣纸制作有上百道工序,需要几十人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据此完成1~3题。

1.原料的晾晒是宣纸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在晾晒场铺垫鹅卵石(上图)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减少降水 B.增强下渗

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蒸发

2.沙田稻草这一重要的宣纸制作原料近年来产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劳动力短缺 B.水旱灾害频发

C.水稻单产降低 D.病虫害影响大

3.近年来,宣纸产地加快了对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推出的彩色宣纸主要畅销于

( )

A.撒哈拉以南非洲 B.东亚

C.中东 D.拉丁美洲

【说明】本组试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宣纸为案例,通过文字材料和一幅劳动者晾晒宣纸制作原料的照片,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崇尚劳动融为一体,有助于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让学生在欣赏劳动之美的同时领悟劳动之智。第1小题,首先通过简单的“鹅卵石”在宣纸原料晒场的铺垫,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做的目的。铺垫鹅卵石可增加地表空隙,改变地表性质,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但对降水影响不大。对于宣纸原料的晾晒来说,需要长期的日晒雨淋才能达到“漂白”和使纤维变得更有韧性。但长期积水浸泡会导致树皮和稻草腐烂变质,因此增加下渗是劳动者铺设鹅卵石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从该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劳动者在宣纸生产加工过程闪耀的智慧之光。第2小题直面当前宣纸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宣纸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面临生产工艺失传的危险外,还有一个就是原料的供应不足的问题,原料供应不足的背后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因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生活,但对于农业生产以及依赖农业资源的农产品加工业来说,带来了负面影响。第3小题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与做法。就是敢于直面问题,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以“创新”和“创造”攻坚克难,彰显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地理试题向来对劳动有着特殊的关注,以全国高考试题为例,从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采摘与加工到云南宾川县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种植,从探讨农业生产中的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到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无不体现了运用地理知识改进劳动生产、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水平的思想。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除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考试评价间接渗透劳动教育外,还可以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进行直接的劳动教育。

三、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体会劳动之辛、收获劳动之果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现代地理学的丰硕成果都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地理实践活动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从古代的徐霞客到现代的斯科特,从中国的郑和到欧洲的麦哲伦、哥伦布,从洪堡到竺可桢……一座雄伟的地理科学大厦就是靠无数前辈的实践活动建造起来的。实践活动包括劳动实践、科学实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劳动实践。莫格索尔说:“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者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隆。”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源于劳动实践。如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掌握了天文、气象、气候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农事活动与天文、气象、气候的对应关系,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地理老师可以一些重要的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系为切入点安排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如在每年的芒种节气时,可以组织开展以播种水稻(南方地区)、收割小麦(北方地区)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当地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事活动,如为农民插秧、播种、收割等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初步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的技能,并从中体会劳动者的艰辛,收获劳动的成果,分享劳动者的喜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当代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创新与创造成果更加丰硕,由此形成的一些独特农业景观也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考查对象。以欣赏、考查农业景观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因其更接地气、更能满足学生对田野生活的体验而备受学生欢迎。如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农民在种植火龙果时,由于冬半年光照不足,影响火龙果挂果,当地农民采用“补光技术”予以弥补,即在果园里架设了黄色和紫红色两种颜色不同的灯光,一般从秋分过后开始挂灯补光,直到来年春分。“补光技术”的应用催生出了一个新的农业景观,那就是夜晚的火龙果基地灯光通明,流光溢彩,与花海交相辉映,仿佛是人间的不夜城。当地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独特的农业景观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在欣赏这一独特人造美景的同时,了解其中蕴含的地理科学原理,体悟劳动者的辛劳,感受劳动者的智慧。

近年来,随着广大农村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不断涌现,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农业产业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一些生产环节,切实接受劳动教育。如在山西大同云州区,当地黄花种植规模巨大,每到春季,一望无际的金色黄花随风翻腾,美不胜收。别致美景背后的黄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脱贫大产业”,小黄花也被当地农民称为“致富之花”。黄花好看采摘难,黄花是晚上开花,所以一般采摘的时间是从凌晨3~4时开始,当花角从小拇指粗长到中指粗细时开始采摘,直至上午12时前必须采摘完毕,否则中午过后开花泄香,影响品质。由于采摘期只有短短几天,故采摘的时候需要大量人手,当地学校可以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帮助家里采摘。学生参与黄花采摘,在初步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既切身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也能品尝劳动收获的喜悦。

除了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劳动实践、科学实验实践活动,在增强劳动本领的同时,增长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如组织学生在学校气象观测站进行气温、气压、风向、湿度等气象要素的观测等,并对观测的数据加以整理、分析,初步学会天气预报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当地气候的特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参加植物园的建设,通过参加植树劳动,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运用地理学、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对校园植物长势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对长势较差的植物探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在家庭劳动中,也可以将地理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如可以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将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这既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价值,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劳动者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