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玉翠
幼儿园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对象,主动进行探索与交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学期初,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规划和创设活动区角,在创设过程中我们需要熟悉这个活动室中的硬件条件、设施和幼儿数量,因为这关系到日常生活中每个环节的实际需要。此外,在区域创设前我们还要考虑到因为每天都有集体教学活动,所以还需有一块比较宽敞的地方容纳整班的幼儿,多数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移动家具就能实现拥有较大的空间。
设置开放的區域空间环境
活动室的全部空间都要用来创设区角 要考虑的是把班级的整个空间都划分成区角供儿童游戏,另外所有的桌子都要进区角。主动设置最基础的区角:艺术区、家庭区、积木区、玩具区、图书区。同时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及儿童兴趣需要等也会设置其他的区角,比如有的活动室还会有沙水区、音乐区、木工区等。但在最初我们一定要确保把几个基本的区角创设完善,方便儿童记住和选择,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能够有充足的空间来实施他们的想法。
区角空间适时调整,不限制游戏人数 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区角要能支持不同种类的游戏,因为儿童有时会独自游戏,有时会平行游戏,有时会合作游戏。但是活动室的空间是固定的,不可能每个区角都很大,另外我们是不能限制区角游戏人数的,千万不能因区角太拥挤而拒绝儿童进入,我们需要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不断扩大或缩小区角面积,以修正已有区角来满足儿童的游戏需要。
区角之间要开放以支持儿童利用空间自由游戏 每个区角都需要有2个以上的通道通到其他区角,因为有合理的通道、分类清晰的材料,儿童才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快速拿取,并进行跨区游戏,例如,儿童在玩具区搭建了火车轨道,一直从家庭区通到积木区,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家庭区的大米运到积木区里搭建的超市中进行售卖。这样的游戏形式体现了儿童为实现意图自然而然地进行的跨区游戏。
设置明显的区域空间环境
区角划分要明显 区域设置过程中要构建明显的视觉界限,这可以帮助儿童区分和识别不同的区角,做到这一点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比较低矮的玩具柜、不同颜色的地毯或者悬挂物等,因为这些材料不仅能支持儿童的游戏,还能帮助划分出区角空间。在创设主动学习环境的时候,还要尽量确保在活动室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很容易地看到其他区角。因为只有儿童看到这些区角和材料时他们才能基于这些材料做选择,实施计划的时候才能更容易拿到他们需要的材料。
材料存放明显方便儿童使用 材料投放的核心原则是看得到、拿得到、收得回,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好学习材料之后,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该怎么存放它们,以便让儿童能够积极地与玩具材料进行互动,所以我们需要把材料存放在孩子们能够够到的低矮的柜子上、地板上、通透的玩具柜中、稳固的容器或透明盒子中,这样儿童就能在需要的时候轻松地拿取材料了。同时,在使用材料后还要支持儿童积极参与到归还清理材料的环节中去,这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分类能力。
设置合理的区域环境
各区角分配要合理 各区角设置分配要合理,方便幼儿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需要的材料,而且能够进行兼容型活动的区角要相邻。一个精心设计过的、多样化的活动室区角环境能够帮助儿童计划他们想在哪里玩,跟谁一起玩,以及他们要做什么事。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划分明显的游戏区角并对各区角摆放的位置进行精心设计将支持儿童延伸自己的游戏,从而获得更高的发展。
动区和静区要合理创设 要把相对安静的游戏空间和相对活跃的游戏空间分开,一般靠近教室门口的属于“动区”,靠墙角的属于“静区”。积木区和角色区放在“动区”,艺术区与图书区放在“静区”。一般家庭区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可用地毯或地垫进行隔区;艺术区需要设置在空间大、近水源、地板容易清理且防滑的位置;图书区需要选择相对较小的空间,较安静的角落,要避免在通道、走廊位置。
通道规划要合理 区域间尽可能做到“四通八达”,每个区角至少有2个或以上通道可以通到其他区角,这样能够便于儿童从一个区角到达另一个区角,便于幼儿区域互动融合与快速找到材料。通道比较多还能确保儿童在游戏中免受打扰,因为他们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免不了来回穿行。另外通道多也能够促进儿童之间的互动和同伴交往。这种流通性往往会引起超越原本计划的更复杂的游戏内容。
当区域都创设好以后就要给这些区角起名字了,要避免使用成人习惯使用的名字,例如,建构区、阅读角等。可以使用图标,在图标上写上区角的名字配以简单的图案,贴放在儿童视角范围内,便于儿童识别。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花石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