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经济视角下的历史教学研究

2021-07-07 22:27吴越张云燕
经济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历史教学

吴越 张云燕

摘 要:当下,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带动旅游经济的不断提升,同时相关旅游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为人文旅游资源成为历史课程资源提供可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到: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应充分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校外课程资源,也是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关注与伴随的旅游活动,也可以为人文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文章以高中生为探讨对象,论述在人文旅游经济视角下研究历史教学是可以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旅游经济 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227-02

一、人文旅游经济视角下研究历史教学的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同时因受空间、时间、交通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短途的、区域内的人文旅游活动是更多家长为实现孩子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首选,因此高中生是潜在或是现实的旅游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旅游动机,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学生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接触可能使其对相对应的历史知识产生的兴趣,为历史学业的积极主动学习提供前提。因此在人文旅游经济的视角下研究历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是能够激发游客产生旅游动机,使游客的旅游行为得以实现并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所以能够展现“人类历史进程”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利于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人文旅游资源成为直观的历史教科书。例如将VR旅游视频资源应用到历史课堂中,与枯燥的史料或者静态的图片相比,其更具有直观性和接受性。同时可以实现历史教育与生活的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关注,促进课堂授课效果。当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能完全取代历史教科书,在教学过程要合理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考古学的不断深入,不仅带动了历史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化与更新,带动相关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人文旅游经济视角下研究历史教学的价值

1.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能够服务于历史课程的一切可资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所以应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校外的社会资源,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充分开发,可以转换为校本课程资源,进而推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

2.推动历史学科教育目的的实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学习内容明确要求:“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将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应用人文旅游課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同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注意力品质、认知特点等因素,促使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旅游经济认识,并感受当前社会发展进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从历史课程的本质来看,历史课程是推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历史价值观,完善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手段。人文旅游资源也是一种研学资源,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关注与保护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兴趣,激发研学旅行动机,有利于相关主题的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推动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人文旅游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原则

(一)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原则

近20年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人文旅游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也要遵循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在教学过程,教师不是化身“导游”,讲解人文旅游资源,而是有效收集整合人文旅游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性,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相关的教学情境中获得历史信息和学习方法,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有效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有效教学是追求科学教育的价值,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一种教学理念。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还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相,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实际的人文旅游活动中,本着经济性和趣味性的考虑,景区或多或少地都会大力宣传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奇侠演绎等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选用人文旅游资源作为授课资源时,需要本着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需求,既要在众多材料中大胆取舍、有效整合,也要循序科学性原则,去伪存真,向学生传达科学真实的历史知识,实现有效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二是将人文旅游资源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依照教师个人喜好,舍弃教材,对人文旅游资源不加限制地使用,喧宾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是要循序课标的规定,依托教材,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特点,科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以人文旅游资源为课程资源的历史教学应用

(一)课堂应用

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被灵活地应用在历史授课的各个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应用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利于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新课讲授环节,恰当地引入人文旅游资源,可以丰富教材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相关旅游经历,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做出解释。在授课结语阶段,应用人文旅游资源作为回顾总结,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拓展升华,也可以为下节课的授课留下悬念。亦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相关研学旅行,促进学生在对旅游期待中识记历史知识。这里以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第一单元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展现人文旅游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

导入阶段:教师展示一组长城的图片,以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万里长城为切入点引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国家,开始新课讲授。

新课片段:教师展现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陪葬坑的VR全景视频,引导学生体验到秦始皇陵的壮观和神秘之外,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充实了教材中关于“秦朝的暴政”这一知识的历史解释,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中的矛盾,理解秦朝崩溃的原因。

结语阶段:教师分别展现秦始皇陵、秦二世胡亥墓和汉高祖刘邦长陵的图片,介绍胡亥墓与秦始皇陵的壮丽和汉高祖长陵的宏伟相比,明显逊色,反映了其受权臣赵高的胁迫自杀,以庶人礼仪下葬的史实。与学生共同回忆总结本节课中秦朝统一后的强盛、暴政、速亡,以及刘邦打败项羽等知识点,也为下节课汉朝知识的讲授留下伏笔。

(二)评价应用

在历史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地方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教科书中知识点的联系,设计相关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将历史与现世生活联系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历史学业评价的内容、形式与方法。

以黑龙江省黑河市的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例,它记载了中俄关系的演变史。陈列馆内详细地介绍了17世纪时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始末和19世纪时清朝被迫承认《瑷珲条约》后对我国的影响。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和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分别涉及了以上两个条约。教师可在新课讲授后布置作业:设计一段关于介绍瑷珲历史陈列馆的导游词。以撰写导游词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对学生关于历史发展的较长时段概括和提炼、相关较长历史时段主要特点的考察,即清朝前中期、晚清、鼎盛、内忧外患等词的准确使用。亦可在单元测试或期末考试中,以瑷珲历史陈列馆为线索设计试题,代替枯燥的史料罗列,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衔接情况,便于观察评价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三大素养所处的水平阶段。

(三)活动应用

研学旅行是人文旅游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的新形式。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具有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特点。学校结合地方人文旅游资源特点与年级制定的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组织研学旅游,既可以有效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黑龙江地区高中学校组织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研学旅行活动为例,介绍参观黑龙江省博物馆时历史学科教学计划(研学旅行的具体安排不做详述)。历史教师提前制定研学计划和分配小组研究任务:

1.确定主题:了解黑龙江历史上的民族政权演进。

2.研学目标:学生可以复述渤海国的概况;学会以边疆民族自身的视角去讲述历史发展;理解历史上北方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战争不单纯是“侵扰”“掠夺”,以宏观的视角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

3.小组任务:以时序为线索,每个小组分别梳理一个时期政权的发展与巩固。

4.总结报告:书写研究日志,旅行结束后在全班交流。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人文旅游资源也是完成历史活动课的有效途径。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的开展可在上述研学旅行的学习成果上进一步开展,实现学生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加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人文旅游资源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科学地开发人文旅游课程资源,巧妙灵活地设计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间接推动人文旅游经济发展。所以说,在人文旅游经济的视角下研究历史教学,有助于人文旅游事业与历史教育教学双赢的实现。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批准号:SJGY20180494);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基于网络与课堂双平台师范性实践训练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研究”(批准号:2020JY2-29)]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朱桂凤主编.旅游资源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簡介:吴越,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科教学;张云燕,通讯作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学科教学。]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历史教学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