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杏 雨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13)
文化失衡与中国文化内容缺失问题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倾向于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忽视母语文化。这往往造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将英文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影响了与外国朋友的有效交流,即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然而交际是双向的,国外先进思想、科技及方法需要引入,中国文化也需介绍出去[1]。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应积极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促使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鉴于此,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婺文化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传播金华地方文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婺文化中丰富的思想理念、核心价值,自觉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中的“项目”源自于管理学科,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方兴未艾,近十年来更是得到了长足的运用及发展[2]。项目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项目开展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内化吸收,进行相关知识的建构,并锻炼某种技能从而得到更好发展的实践活动[3]。项目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等为基础,强调“知行合一”、侧重“做中学”。学生是项目学习的中心,项目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成果是项目学习的目标。因此,项目学习是一种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内化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培养了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4]。
项目学习在选题方向上强调探究的实用,研究方法上体现实证的应用,实施过程中强调能力生成[4]。首先,选题侧重生活和学生发展的联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关键性问题作为主体,把解决问题作为方向,强调选题的社会意义。其次,把知识置于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教学,注重联系实际。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以获得真实生活、学习经验[5],得出的观点有材料和数据支撑,推论有印证。最后,学生是项目学习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讨论协商,思考的品质、反思的力度及自主的程度等创新素养受到较大关注,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项目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项目”为载体进行主题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结束阶段三个部分。项目准备阶段涉及项目选定、计划制定、小组人员确定及分工等,属于项目学习的基础阶段[6]。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学习的核心阶段,是小组成员采用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等方式,根据角色任务分工,开展文献检索、赴实地进行调研、加工处理信息、分析研究内容、进行学习成果创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项目结束阶段是项目学习知识的内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将细致梳理整个项目学习过程,总结项目学习成果,具体涵盖学习成果分享和交流、学习成果评价和反馈、学习过程反思等。
2020年上半年,笔者在所任教的2018级4个班进行基于项目学习的婺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具体实施流程如下(图1):
教师对婺文化主题知识进行一个系统介绍,该介绍基于《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校本课程《婺文化英语教程》以及《婺文化英语导读》中的相关内容,遴选出历史、文学、艺术、美食、曲艺、民俗、技艺等文化主题,供学生进行项目学习。除了对学生开展英语表达技能方面的训练以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熟悉项目学习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意义及实施流程,介绍项目学习常用的方法,帮助学生接受项目学习中角色的转变[7],做好一系列与项目学习相关的准备工作。
步骤1:创建学习小组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为确保参与性及有效性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要综合考虑小组规模、成员构成及角色搭配标准等因素。通常使用“混合编组”的方法,确保每个小组学习水平和竞争力相当,总体特点均衡,又保证组内成员的差异性,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调整,把每个班级分成7~9组,每组4~5人。并确定组长,完成组内分工,职责明确。
步骤2:选定学习内容
学生对教师介绍的文化主题中包含的大约9项学习内容(如金华历史、剪纸、艾青、黄宾虹、火腿、酥饼、浦江板凳龙、婺剧、东阳木雕等)进行选择,每个小组选定1项作为项目学习的文化主题,采用口语表达和书面陈述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学习主题的难易度及学生的兴趣点存在差异,为尽量体现公平及让各组选取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采用组长抓阄的方式,按照先后顺序逐一选定文化主题。
步骤3:制定学习计划
项目学习小组选定文化主题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计划是学习时间的详细安排和活动计划。在学习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项目学习活动是项目学习的核心。各小组需明确项目学习中的学习活动(任务),设定清晰的实施步骤,分工要具体[8],并灵活安排合作形式。还必须设计学习方法、选定学习活动场地、规划学习进度、确定学习成果展示形式等。要求项目学习小组在信息收集、资料处理和加工、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和作品交流等具体任务分配时体现角色分工的多元性,学习过程要有新意,成果展示方式丰富多样[6]。
文化主题项目学习任务布置后的第二周至第五周的课外时间是项目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课外项目学习,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探究的学习实践过程。
步骤1:小组合作学习
项目学习小组根据选定的学习内容和制定的学习计划,采用合作性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共学式、合作综合阅读、团体协作个性化学习、小组成绩分享等,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如各文化主题的研习、资料收集和整理、实践调查、数据分类处理和统计分析、成果或作品制作等,促进学生协作知识建构。每一位学生都要明确本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以及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任务,严格按照步骤和程序来完成项目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和具体任务,体验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增强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步骤2:教师中介驱动
在小组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的中介者等角色,发挥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协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和给予适度的刺激,帮助项目学习小组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积极情感、增进信任、减轻焦虑、发展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遇到突发情况,能运用教学智慧与项目小组成员进行协商,策划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导和支架等中介和驱动,让学生保持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推动项目学习的顺利开展[6]。
经过四周的文化主题项目学习,第六周开始为项目结束阶段。每周一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同时对小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并对项目学习进行总结等。
步骤1:学习成果展示
在完成相关项目主题学习任务后,每个小组利用一节课(40分钟)时间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体会与体验、分享学习的成功和喜悦,共同成长。内容主要涵盖小组成员分工、学习过程介绍、主要学习发现、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疑惑等。由于学习主题存在差异性,各组采用适合各自主题的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呈现方式及交流形式。有些小组采用了主题陈述报告、PPT演示、辩论、对话和演讲,还有小组则尝试了小型比赛、戏剧表演、小视频(如纪录片)及其他婺文化宣传制品等。
步骤2:学习效果评价
项目学习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评价以及课堂互动表现评价。学习过程评价是对小组任务分工、成员参与程度、学习活动进程和学习情况记录等进行评定。学习成果评价则对文化主题知识和信息收集整理是否充分、成果形式创新与否、英语表达是否正确得体以及文化思辨能力是否得以体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而课堂互动表现评价则侧重对小组汇报成员在现场的及时性表现进行评估,主要涉及问题的回答情况和观点交流等。学习效果评定采用教师评价和组间评价相结合,组间评价由小组长带领各自组员讨论后,按照下表(见表1)进行逐项打分。考核表采用100分制形式,项目学习过程30分,项目学习成果50分,现场回答与互动交流20分。
表1 项目学习效果考核表
步骤3:项目学习小结
在学习成果汇报结束后的一周内,每位学生提交一千字左右的项目学习反思报告。教师结合学生反思报告内容及成果展示与交流等情况,对一个学期项目学习的开展进行小结。重点放在听取和了解学生在项目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动态需求,而不是单纯地判断项目学习小组对某项文化主题的学习效果优劣[6]。一方面帮助项目学习小组识别学习过程中的强项和弱项,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不断完善自我,从多个层面促进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进步[4],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以此为今后开展和优化小组项目学习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改善基于项目学习的婺文化教学。
为了检测项目学习效果,对完成一个学期项目学习的4个班级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5份。问卷内容涵盖四大部分,包括对项目学习的总体评价、英语学习成就、小组合作以及困难与建议。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2),85.93%的学生认为项目学习对大学英语来说是一种很重要并且有效的学习方式,90.37%的学生承认项目学习帮助他们积累了较多与婺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及婺文化知识,88.89%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技能有一定提升。此外,搜集、整理、分析婺文化中英文主题资料和数据方面的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婺文化宣传制品(主题陈述报告或Video)等的制作方面的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加深了对婺文化知识的理解,更密切关心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需要,增强了担当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的主动性。同时,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访谈)等的学术研究能力、文化思辨能力、小组沟通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有一定收获。
表2 项目学习评价
然而,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在问卷和访谈中纷纷提及自己的感想和建议(图2)。项目学习让学生有了与平时英语学习截然不同的新体验,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受访的11名学生也一致认为地方文化与英语语言学习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了地方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而了解了一种文化,又帮助加深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同时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更加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遗憾的是,婺文化项目学习处于疫情期间,这限制了团队协作优势的发挥和赴实地调查的可能性,收集到的资料或二手或局限于网络,造成了对婺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全面。为此,诸多学生提出了可以通过线上采访或委托项目文化主题发源地的同学代为考察等建议。尽管存在一些不足,这次基于项目的婺文化教学还是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增强了学生对金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
图2 项目学习感想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建议词云图
基于项目学习的婺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提倡在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下,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所选文化主题项目,感知婺文化,用历史、辩证的眼光观察婺文化,接受和发扬优秀婺文化传统。把所学知识和婺文化传播相联系,掌握知识和培养技能同步并进,激发学生关注婺文化的热情,并积极担任婺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并鼓励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下学习、课上展示,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思想得以充分体现。在今后的项目教学中,将对文化亲身体验不足、资料及数据采集渠道单一、问卷效度和信度难以保证、小组成员配合不力等问题进行改进,促使项目学习在锻炼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实践调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等方面展示出更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