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1-07-07 11:03张怡蝶杨义勇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建设

张怡蝶 杨义勇

(湛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不懈探索思政教育规律和途径过程中,既运用“重点论”定位了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又运用“两点论”,制定了课程思政的战略举措,形成了以“思政教育”为主体的“一体两翼”思政教育体系。作为“两翼”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加速“一体化”构建,最大化发挥思政教育体系的功效。

一、是什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

1.两者的对立性

两者所包含的思政内容有区别。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思政课程的“思政”侧重于思政理论,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普遍性、系统性,属于显性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化,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侧重于价值引领,通过专业课和通识课进行思政教育,只能覆盖部分学生,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更有针对性、实践性,属于隐性思政教育。

2.两者的统一性

两者的价值功能是一致的。高校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结果。无论是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还是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都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信息储量每天被刷新,缺乏批判能力的学生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只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管齐下,才能使受教育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心。思政课堂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为课程思政提供正确的原则导向和理论支撑,调动受教育者的信心、恒心、真心,为课堂思政的价值教育扫除思想上的质疑和障碍。课堂思政里丰富的、多元的、专业领域的思政教育元素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更能唤起他们的共性、共情、共鸣,从而为思政课堂的理论教育提供具体的素材,改变对思政理论课“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错误认知和评价。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工及社会相关力量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差异、各类评价体系的约束,在共同价值目标的引领下,坚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通过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方式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为什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政策及现实基础

我国在探索思政教育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依据理论、政策支撑及遵循思政教育规律的必然结果。

(一)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联系并构成一对矛盾。两者的对立性是由各自侧重的知识内容决定的,两者的统一性是由教育的价值目标决定的。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决定了两者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唯物辩证法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体系,可以被看作一个整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构成这一整体的两个部分。根据整体不可分割及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的原理,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理解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规划下,建立条件,充分开发并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教师等要素相互配合,达到同向同心铸魂育人的目的和要求。

(二)政策基础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全党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过程中,从宏观要求逐步到微观指导的渐进性认识和实践成果。

表1显示,自2004年以来,为了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青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定教育的根本任务到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从肯定各门课的育人功能到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重点任务,从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到指导“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从为思政课程提出改革措施的“八个统一”到为课程思政提出指导纲要的“九点要求”,党中央形成规律性认识和一套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育人体系,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坚实的政策保障和研究基础。

表1 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文件及相关要求

(三)现实基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思政教育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构成“一体两翼”的关系,只有思政课程,思政教育将魂无依归,功效会大打折扣;只有“课程思政”,思政教育将缺乏理论依据及方向感,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客观规律,多学科、多角度、多样化探索科学合理的、结合有效的、相互支撑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以达到思政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严肃性和亲和力、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

三、怎么样: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途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需要统一在思政教育的共性下,社会层面、地方领导层面、高校层面各负其责,协同共进。

(一)认识层面

正确认识思政教育的责任主体。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思政教育,但是直到现在对思政教育的“负责人”仍未达成共识。社会上认为思政教育是学校的职责;在高校内,专业课教师则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职责。对思政教育责任主体认识的不全面,违背了思政教育全员参与的规律及要求,弱化了社会各界及高校内各方思政教育责任主体意识,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及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但是高校思政教育责任主体不是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高校的特殊使命、大学生身心的特点、思政教育的规律决定的。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4]。这就意味着思政教育是多样化教育的共性,思政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全社会。

(二)社会层面

建立企业-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发挥高校教师组成的宣讲团走进企业传达国家对人才的界定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履行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扭转企业“唯文凭、唯证书、唯专业”论人才的观念,以引导企业树立德才兼备、德重于才的人才标准。同时,学校也要邀请德才兼备的企业家及成功人士进学校、进课堂,加持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建立家长-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不是家庭教育的旁观者,而是协助者。学校应设立家长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与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导向;利用互联网平台定期向家长培训大学生身心特点、需求、大学教育规律等知识;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及辅导员沟通等方式对个别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以建立家长和孩子健康的亲子关系。

(三)各级党委层面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体系。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5]。各级党委要在全国思政教育的共性要求下,把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纳入发展日程,关心、研究并熟悉教育,履行“把方向、管大局”的职能,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确保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的正确方向,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指明方向及提供坚实的保障。

建立党委实地考察体系。各地党委书记、有关部门党组书记应坚持思政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教育的特殊性的统一,“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次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6]。建立党委实地考察、分类指导体系,将实地考察日常化。以考察次数、效果作为考核参数,督促各地党委书记、有关部门党组书记根据所在的区域到相应的高校内实地视察,“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关心、多交流、多鼓励,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7],以增加教师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认同感。

(四)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健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行政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遵循国家关于思政教育的方针政策、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应合理设置思政教育管理机构,统一编制思政教育任务,统筹协调机构的权责范围,科学制定统一的思政教育目标,切实履行教育督导职责。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克服唯学校、唯论文、唯文凭的顽疾,制定注重师德师风的教育评价导向,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行政支撑。

建立分类指导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建立国家、省级、市级、校级多层次的分类指导体系,制定协调配套的相关政策。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统筹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门人才培养规划中,重点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五)高校层面

1.建立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思政理论课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学生政治认同的宽度、思想提升的高度、知行合一的程度为核心内容。专业课效果的评价体系则以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为核心内容。建立求同存异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首先,制订科学多元的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鉴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差异性,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应进校园、进课堂,多看、多听、多交流,共同制订科学多元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成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参照。

其次,注重对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活动的评价。一个人思想觉悟的高度与所从事的专业没有本质的联系。对一个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应将其参与的思政建设活动纳入评价。例如,将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网络留痕,参加学生关于思政活动的指导,师风师德及生活作风等,作为考核及评价参照。

最后,注重对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活动的评价。例如,通过问卷、座谈、讨论等方式,向学生调查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明道、信道的觉悟,教学价值目标的实践,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学生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养,等等,并将调查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优、选拔的依据。

2.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优质资源互补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地位的差异、思政内容的差异、覆盖学生的差异等,不应该成为两者一体化建设的障碍,而应该成为互补的资源。建立互鉴互赏的资源互补机制,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思政课程担当两者一体化的供给者、指导者、监督者。教学内容是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主要区别。课程思政的内容建设是一个任务繁重、内容繁多、实践长期的过程,仅靠传统的供给渠道、指导方法、监督方式,难以满足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质量要求。思政课程要发挥思政理论课内容具备的系统性、逻辑性的显性优势,成为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供给者、指导者、监督者,为两者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课程思政担当两者一体化的丰富者、加强者、实践者。课程思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应发挥自身具有的能引起学生共情、共鸣的隐性优势,同思政课程中的具有抽象性、严肃性的显性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元的思政资源,既可防止给思政课程贴空洞说教的标签,又可提升学生在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学习体验,保证两者一体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3.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教师交流合作机制

高校的专业设置,使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具有清晰的界线,缺乏交流、信任。建立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是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设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研究项目,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调动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跨越学科合作,进行理论切磋,达成思想认同。

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教学合作。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腾讯课堂、企业会议等,推荐优秀的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定时在平台展示示范课和教学观摩等活动,既省时又能提高教师的兴趣,达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鉴互赏。

开展经常性典型经验交流。学校应提供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面对面的平台,鼓励教师面对面交流思政教育的心得体会、建议见解、课后反思、获得感、困惑,实现经验上相互借鉴、教学上共同成长。

4.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思政教育团队。从不同高校、不同学科择优挑选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组成一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研究示范团队。通过会议、巡回公开课、教师培训等方式直观地展示两者一体化建设途径及效果。共享优质思政资源,既能促进全面、广泛的思政建设氛围的形成,又能推进两者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建立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建立MOOC、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全校师生可利用的公共平台,紧紧围绕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理想信念的坚定、爱国主义情怀的厚植、人文素质的提高、品德修养的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树立、认知能力的增长、奋斗精神的培养,共商、共建、共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8]。例如,网络管理员把覆盖全体师生的思政教育资源(课件、时政、自制视频等)上传到平台,既能为课堂思政提供理论支撑,又能保证学生课后思政学校的后续性。

5.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教师培训机制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教师是关键。但教师在大学时代已经囿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思想上形成了对其他专业的偏见甚至误解。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培训教师,落实政治理论的学习、实践是纠正专业偏见最直接的途径。

对专业课教师,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等专题培训,为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和导向,以增加课程的引领性、人文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对思政教师,围绕国家、国际、专业、行业、文化等主题,以持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为中心,深入培训其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能力;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产出为导向,深入培训其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的能力;锻炼其科学合理拓展思政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的能力。

6.完善落实督导问责机制

有关部门应督促和监督高校将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时间表、路线图、工作重难点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并明确责任到人、细化工作方案。而在督导考核中,将抓党建和思政工作人员的述职纳入党纪监督检查范围,对不尽责的、履职不及时的校、院系、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进行问责追责[9],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建设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