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萍,张大鹏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它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这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方式和途径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所有课程,尤其是思想政治课以外的专业课,使所有课堂都具有育人功能。上海市在践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践中,将这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概括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融入课程,课程承载思政,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3]。而以科学原理阐释、工程技术应用等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体的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及实践途径,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新的德育教育理念[4]。它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课程思政强调所有的课程知识体系和课堂教学设计,都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润心无痕。课程思政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当前世界正处于矛盾突显期与多发期,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加剧,高校学生即将融入社会,其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尤为紧迫与必要。
在世界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思想多元化、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加剧。一些错误思想极具隐蔽性,往往会误导青年,意识形态的多元思想交锋已成常态。从文化层面看,世界大变局意味着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同时,“文明冲突”的论调也沉渣泛起。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斯金纳就曾公开表示,美国当前与中国发生的是“很不同的文明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美国正在制定基于“文明冲突”的对华关系框架等等。从国际关系层面看,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各种战略力量分化组合,国际形势处于新的转折点。大国关系,尤其是新兴市场大国与传统发达大国之间的关系深入调整。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在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将各类课程、各种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途径,与思想政治课形成合力,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之争。
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知识,达到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人类历史上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是西方垄断的,工业革命是西方进步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的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最终还是要落到工业革命上,才能带来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从科学技术层面看,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深入发展、新工业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现今各国对科学技术领域制高点的抢占异常激烈。在支撑经济力量格局深度调整的科技、制度、人口三大支柱中,人口结构是慢变量,制度结构成本高,所以科技创新领域必将成为影响世界关系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数字工程、融合工程、创新工程,加快发展科学研究,将对新工业革命产生深远影响。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挑战,必须加快“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大批具备更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现实工程问题,同时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类创新人才。“新工科”意在打破传统工科教育的单一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面貌、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
基于此,课程思政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就显得极为必要。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而言,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更具有难度,但是可以从宏观角度出发,提炼和升华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5],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知识即美德,即一切知识都蕴含着德育元素,问题在于施教者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好其中的德育资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教育史上,德育作为一个价值目标,很早就被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中国进入新时代,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百年革命牺牲奋斗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理工科思政元素的丰富营养。
理工科课程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很多方面是国外领先的,这就容易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认识。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我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完了漫长的科学路程。因此,在大学生中讲清楚前辈们奋斗的历程以及在奋斗中产生的精神,树立中国自信十分必要,也是重要的思政资源。
中国自信,蕴含着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和中国成就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该类思政资源在理工科课程中非常丰富。从世界领先的航空航天技术,到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铁;从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都是此类资源的典型代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此类资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国自信,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
自信而不自满,这也是中国精神。教师在引导学生塑造中国自信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困境,从而让大学生自觉承担起自身所肩负的民族复兴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应当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升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爱国不应当是空泛的,而应当是具体的。教师可通过一系列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在理工科课程里,教师在介绍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时,也应当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我国现阶段在某些领域和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爱国,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精神的指引和树立了责任感,还必须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就理工科而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重实践精神。从本质而言,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6]。从经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时代呼吁工匠精神。而每一名大学生最终都将走向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践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专业知识和工匠精神紧密联系起来,结合本专业、本行业的特点,分析该岗位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对该行业先进人物的宣传,在学生心中塑造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实习,让学生在岗位锻炼中体验职业精神。理工科课程更应该将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品质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年轻人以谁为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而有的价值认同是极具“负能量”的,如近段时间流行的“偶像正义”①,对青年人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此,大学课程亟待通过塑造、宣扬具有“正能量”的榜样抢占“阵地”,重塑大学生心中的偶像。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疗工作者和科学家们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榜样作用。
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中的榜样力量有效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介绍某一理论时,可将该理论创始人的优秀品德和崇高人格挖掘出来。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榜样,从张衡到沈括,从邓稼先到南仁东、黄大年等等,他们不仅是先进技术的引导者,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丰富营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挖掘具有正能量的榜样资源,重塑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榜样。
课程思政重在落实,在教学中要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到课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课程设计,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高校应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教育的本源在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引领[7]29。教育,不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所谓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理工科课程,必须打破只教书不育人,或者教书育人“两层皮”的旧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专业课只教书、思想政治课只育人的片面教育模式。必须将知识传播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深入推进,而不是把专业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切不可将两者错位。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有理论支撑,还必须在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课程设计;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都应体现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而其中的中心环节就是课程设计。教师将知识模块深度解读、广度延伸、发掘德育内涵,由一个“知识—思政”点,发展到多个“知识—思政”点,由多个“知识—思政”点,形成一条“思政线”,由多条“思政线”, 形成一个“思政面”,与专业理论和知识融为一体。
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基本路径[8]。课程设计要体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传统教学目标仅仅体现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课程思政背景下,还应强调价值目标。理工科课程应立足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提炼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立德树人,教师只有先将自身的“德”立起来,起到示范作用,然后才能“树人”,即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优良的价值品行,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教师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主体,自身首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现代教育手段,往往是教学实例与实物,这是“器”的运用;教育手段需要一定技巧才得以实现,这是“术”的运用;教学的手段和技巧要按照一定原则来用,不是不分场合滥用,不是越多越好,是随着专业知识内容、专业知识体系和现场学生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法”的运用;要想实现德育隐性教育,随心所欲地运用思政元素嵌入到专业知识中去,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这是“道”的层面。道、法、术、器的关系,如图1所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在育人教育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也会得到升华,教师应自觉地进行多维度扩展,由提炼—升华—运用—再提炼—再升华—再运用,循环往复。
图1 道法术器的拓展关系图
口乃心之门户,教师本身只有信道、守道,做到言行一致,课上课下一致,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才能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挖掘、凝练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能力,以及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中的能力,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9],增强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2]。
口言之,身必行之。教育注重言传身教,即教师不仅要争当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勇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师,应关注国内外前沿科学技术的动态和发展,也应关心国事天下事,争做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榜样。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全局而言,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形成强大合力;从学校层面而言,需要学校党委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引导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相互配合,实现课上课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教师而言,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教育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引导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且有力的补充。应当努力将三者结合起来,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线、德育思政线和精神情感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结构图如图2所示。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在学知识、提能力的同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起来。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公共课、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都承载正确的育人观、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通之道,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2 专业知识线、德育思政线和精神情感线三位一体结构图
增强实践性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积极引入项目化教学,将教师从事的应用项目带入课堂教学中来,在带领和指导学生项目子课题实践设计中融入育人思想。例如,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程项目引导课程教学,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党和国家要求高校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思想交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完美结合的切入点,是破解思政教育“孤岛”困境的着力点,是使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发力点。
注释:
① “偶像正义”即凡是偶像说的都是对的,是指一种对偶像的盲目崇拜。可参看2018年12月5日,贵州日报刊登的《 “偶像正义”是亟待治疗的流行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