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2021-07-07 03:05尹琳雅邵阳灵巧刘少弈刘尧飞
时代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进口额肺炎出口

尹琳雅 邵阳灵巧 刘少弈 刘尧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研究背景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世界经济环境恶化,对国际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农产品贸易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衡全球粮食供给、保障世界各国人民基本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将影响全球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使得世界农产品贸易严重受阻。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贸易大国。据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300.7亿美元,同比增5.7%。其中,农产品出口额为791.0亿美元,进口额为1509.7亿美元,贸易逆差达718.7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6.5%。尽管我国是农产品贸易净进口国,但农产品出口带来的效应仍不可忽视,尤其对于促进国内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2001年我国农产品年贸易额为 279.1 亿美元,2019年达到了2300.7亿美元,其是2001年的8倍。从贸易流向结构来看,201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791亿美元,比2018年下降了1.7%,进口额为1509.7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10%,贸易逆差达718.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5%。

从2019年农产品贸易结构来看,各类产品的贸易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谷物类产品(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大麦、高粱等)进口额52.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1.5%,出口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6%;棉花进口额36.0亿美元,增长了12.6%;食糖进口额11.2亿美元,增长了9.0%;食用油籽进口额384.0亿美元,下降了8.0%,出口额16.9亿美元,下降了1.4%;蔬菜类产品出口额为15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进口额为9.6亿美元,增长了15.9%,贸易顺差额同比增长了0.9%;水果类产品出口额为7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额为103.6亿美元,增长23.2%,贸易逆差同比增加了1.3倍;畜产品和水产品方面,畜产品继续保持贸易逆差,逆差额达到了297.2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了37.2%。其中,猪肉进口额增长了67.2%,达199.4万吨,牛肉进口额增长了59.7%,达166万吨,羊肉进口额增长了23%,达39.2万吨。水产品保持贸易顺差,顺差额为19.6亿美元,同比下降74.1%,其中出口额为206.6亿美元,进口额为187.0亿美元。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第一,从国内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及时有效采取防控措施,在短期内限制交通和人员流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实施,国内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然而,疫情控制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李文龙等,2020)。就农产品出口企业而言,其所处的行业产业链复工复产难度大,且许多农产品季节性很强,易腐烂且难以贮存。因此,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农产品出口企业产品滞销,受损严重。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如商务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便利企业申领进出口许可证件有关工作的通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渡难关促发展的十二条政策举措的通知》等,帮助推动农业出口企业在疫情期间稳住海外业务,但是由于农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仍然有不少农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和出口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还进一步推高了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等的全产业链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对我国76家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进行在线调查时发现,82%的企业主认为疫情对他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成本的增加,具体包括用工成本、防控成本、物流成本等;63%的企业主遇到了疫情期间下游企业客户结算不畅通的情况,且多数客户要求延迟账期一个月以上,回款期的延迟加上本身流动资金紧张,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第二,从国际市场来看,在2020年2月份中国武汉地区疫情爆发的高峰期间,一些国家陆续调整了对华农产品贸易政策,如表1所示。这些贸易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国内农产品出口商面临市场收缩、订单减少的压力。

表1 疫情期间部分国家对华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情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各国纷纷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增加出口检验检疫手续,提高检验检疫标准。严格的措施导致国际物流运行不畅,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国际运输与配送,若疫情蔓延态势进一步升级,还可能面临封关、停运的风险。一些原计划举办的贸易博览会、商品展会等被迫延期甚至取消,整个世界市场秩序被打乱,农产品出口商也失去了各种交易机会。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量的民营和中小微型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出口压力更加严峻。相较于大企业而言,中小微农产品出口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源获取能力有限,对抗疫情冲击的能力较弱,这类企业当前普遍面临资金链断裂、成本增加、员工流失以及产品出口受阻等困境。在出口订单履行方面,一些年前与外商签订的出口订单,也因疫情在各国的蔓延而被取消,客户短期内迅速流失,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受创。对我国76家农产品出口商的线上调查表明,自2020年2月份以来,有近42%的出口订单被取消,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出口退单潮,进口商退单的原因主要是对疫情影响和市场走向不确定。

第三,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 “危”中有“机”。正如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所强调的“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由此可见,能否“危”中取“机”,是当前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一次考验。首先,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出口和消费模式的转型。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实体经营机构暂时停止线下业务,一时间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无接触”经济成为焦点,其带动了跨境电商业务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整个国际贸易的转型。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攀升全球价值链带来了新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深了世界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倒逼西方国家不得不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控制疫情,逆全球化趋势有所缓解。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变,借助全球抗疫合作带来的机遇,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疫情冲击的策略

(一)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加快建设“丝路电商”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建设“丝路电商”是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深化沿线国家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经沿线各国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丝路电商”提供了基础。一是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为共建“丝路电商”提供了交易条件。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为1.31万亿元,实现了逆势增长,增长率为1.8%,占中国同期贸易总额的31.7%,比同期全国整体增速高了11.4%;二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电子商务、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为建设“丝路电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借助“丝路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出口,既是应对疫情冲击的有效手段,又是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重要方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链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各国可借机实现“丝路电商”平台对接和沿线国际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对接,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保障。

(二)立足东亚区域循环,大力推进中欧贸易

受中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加剧以及西方个别国家霸凌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伙伴的排名出现了变化。传统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占比下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东盟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外,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韩国、日本等中国周边国家总体上控制较好,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也在逐步恢复,这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东亚等周边国家既有现实基础,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何婧华,2020)。因此,推动与东盟、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既有助于稳定中国外贸的基本面,又有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除了立足周边国家和亚洲部分国家以外,还应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优势,推动中欧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货运航线的冲击,加上西方国家排外主义加剧的叠加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要充分依托中欧班列这一连接欧亚的交通“要脉”,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中亚等沿线国家和地区。

(三)以数字贸易稳定生产经营,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

数字贸易是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精准交换,进而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并最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新型贸易活动,其是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延伸和迭代(马述忠,2020)。数字贸易既是当前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未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激增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展示出显著优势:一是有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及时准确了解世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实现产品供给与目标市场的精准匹配;二是数字贸易平台能够精简线下供应链流程,通过线上精准高效地调配资源,保证供应链服务系统运转正常;三是通过数字贸易,出口企业可以发展线上办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员接触频率,进而有利于疫情防控。对我国76家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的调查表明,数字贸易加速了企业的复工复产,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追捧。有6家被调查企业表示疫情期间借助数字贸易完成下单、配送、对账和回款业务,其出口量不降反增,且增幅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竞争对手受创,而农产品属于民生必需品,需求弹性较低,市场的客观消费需求始终存在,因此部分企业的销量反而增加。当前正处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培育以数字贸易为主的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贸易在应对疫情、开拓多元化市场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并支持企业在农产品主要出口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海外仓。与此同时,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抢抓转型机遇,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外贸交易业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升级,探索一条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经营之路,为攀升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四)推出强有力的扶持措施,激发农产品出口积极性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加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定向、精准的金融支持,具体包括:进一步降低涉农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和畅通融资渠道,特别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要实行“靶向救助”,提高扶持的精准度;设立农产品出口专项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扩大生产与贸易;开辟绿色通道,对有需求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开通信用证服务,有效降低出口风险,为出口合同履行提供保障。此外,要积极发挥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银行的“国家队”作用,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武俞辰,2019)。其次,加大涉农企业的税费优惠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具体包括: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给予3个月的租金减免;对因疫情致重大损失的相关企业,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对面临特殊困难无法按期纳税的企业,帮助其办理延期纳税;对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提供平台注册和会员费补贴;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成本。最后,提供精准服务,促进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出口业务实施无纸化申领出口许可证,在出口检验检疫、通关手续办理等环节持续提高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

当然,农产品的成功出口离不开高品质保障和高标准认证。因此,除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必须源头发力,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采用绿色化、无公害培育和种植技术,夯实品质、树立品牌,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创,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异常严峻。新冠肺炎疫情为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威胁,对此需要化危为机、危中取机,政府要加大扶持措施,严格监督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及时调整出口市场方向,深挖内部需求,开辟国内市场,延长国内价值链。依托互联网和数字贸易,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大力推动农产品出口的数字化转型,这既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又遵循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从而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考虑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要立足周边国家和地区,打造“以我为主”的农产品东亚区域价值链,加快推进农产品绿色认证、生态认证,构建中国主导的农产品绿色价值链。

猜你喜欢
进口额肺炎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来势汹汹的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给情绪找个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