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江浩 郝一帆
摘 要 媒体泛化视域下,对纪录片现有生态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新型传播形态对纪录片传播力维度的影响;提出加强主流媒体对纪录片的创作投入和市场化营销力度;创作更多关注人文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品质纪录片,引导并逐步提高受众欣赏素养,将成为纪录片传播力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媒体泛化;纪录片;生态模式;传播力;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3-0098-03
近年来,随着数字移动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已经切身感受到重重危机,世界范围内的纪录片创作和传播也正迎来一场新的挑战。在这场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巨变过程中,传统纪录片已呈现出与当代传媒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改变,催生出纪录片的各种新形态。对此,笔者认为正确引导并扩大国产高品质纪录片传播力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1.1 纪录片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普及都对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而每一种新媒介都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产物。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让人们获得更多新的媒体体验。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9.01亿,短视频用户规模高达8.18亿。其中经常观看纪录片用户占36.6%,手机用户已成为网络视听最大的收视群体。与此同时,公交、地铁、列车、航空等移动电视,以及楼宇、大型LED屏等户外新媒体、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也为传统纪录片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的传播途径重新塑造了人们欣赏纪录片的收看习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逐步颠覆了电视台长期以来作为纪录片传播主体的传统制播模式。
1.2 纪录片传播主体的平民化
现代传播学研究告诉我们,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互动过程,传受双方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是社会关系的动态体现[1]。由此可以得知,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和需求,必然会影响和改变着传播系统中传受双方的平衡关系,传统纪录片的传播力也会随着传播主体的转化而发生改变。
过去作为国内纪录片制播的主流媒体,电视台一直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随着各种网络视频平台的大量兴起,用户获得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也日渐成为纪录片爱好者创作、展示作品的平台和工具。以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为代表的网络综合视频作为开放型平台,降低了纪录片创作的准入门槛。同时,随着新型数字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航拍、水下摄影等新型拍摄技术开始在民间流行,摄像机也逐渐成为普通民众记录生活的一种日常工具。2011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浮生一日》就是全球网民参与拍摄的一部典型范例。该片导演在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邀请网民共同记录同一天的平凡生活,导演使用全球网友自行拍摄的视频,剪辑制作成一部展现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们日常生活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創作表明:创作者的大众化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也在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此时,普通爱好者与专业创作者生产的纪录片已经可以同台竞技,纪录片创作模式开始重新塑造,可以说《浮生一日》创作的成功,标志着纪录片进入了传播主体的平民化时代。
1.3 纪录片收视群体的年轻化
长期以来,纪录片一直被业界认为是一种精英文化,受众定位是一部分“小众化”群体。纪录片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的变化,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固化关系,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的身份和所处的被动地位。由受众开始向用户转变,有了更加自主的选择性和互动性,如此必然会带来受众群体范围的改变。据《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数据显示,国内纪录片受众中76%生活在一线城市,月收入7 000元至20 000元人群占55%,其中35岁以下占到82%。这意味着目前国内纪录片的观看者,主要以一线城市的新中产阶层为主。纪录片收视群体的年轻化,促进了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手段的使用。网民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自己选择的纪录片时,既可以通过弹幕等形式,自由表达对作品的观点又与其他网民互动,使传播形态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可以说,新媒体让传者与受者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微纪录片也由此应运而生。
1.4 纪录片传播形态的网络化
与传统纪录片4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长相比,微纪录片篇幅较短,单集长度通常在10分钟之内。较小的叙事视角,充分顺应了新媒体时代影像内容碎片化传播的规律:通俗浅显的叙事方式,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契合了当前新媒体年轻用户的观看需求。以2012年1月1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故宫100》为例,这部100集的大型纪录片,用镜头揭秘故宫不为人知的角落,对故宫进行全新的平民化解读。该片每集6分钟的时长,给这部百集纪录片打上了网络化的印记。而6年之后2018年1月1日播出的百集大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更是将微纪录片的时长压缩到极致,用每集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国宝文物背后的故事。由于画风轻松快捷,使用更具人性化和互动性的话语方式,一改文物纪录片沉重的叙事表达感,更加贴合年轻观众的口味。该片第一季播出,就迅速吸引网络大众的注意力,直至2020年6月第三季播出,依然是年轻网民追逐的一部网络爆款微纪录片。
最初国内大型微纪录片的题材主要集中在文物领域,近年来美食微纪录片也成为国内纪录片市场追捧的对象。2019年推出的《早餐中国》(第一季)、100集《粤味厨神》、30集《人间有味》等,都把每集时长控制在5分钟之内。《人间有味》甚至制作成有2个版本的视频,一个3分钟竖屏短视频和一个5分钟横屏短视频。微纪录片善于用连续性的表现手法从不同侧面凸显同一主体,收获全方位多元化的传播效果[3]。
微纪录片的风靡一时,宣告了纪录片传播形态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运用大型系列剧的播放形式,汇集大量小故事片段以达到展现完整创作主题的效果。既符合年轻受众的碎片化观看诉求,又极大地满足了纪录片新型收视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微纪录片又适合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以及主流媒体融媒体平台中的传播。传播形态的网络化拓展了传播空间,最终影响并改变了国内纪录片传播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1 纪录片世俗化主题扩展了传播力的广度
随着纪录片创作群体的不断壮大,电视台在争夺观众方面压力倍增,原本赖以生存的“品质为王”创作理念变得不再可靠。传统纪录片逐渐开始迎合新媒体受众的欣赏口味,创作理念开始向“内容为王”演变。以2012年走红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与央视之前出品的高水准纪录片《大国崛起》《故宫》相比,该片另辟蹊径,完全脱离了宏大叙事模式,叙述的是民间美食,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的生活。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这部系列美食纪录片,虽然让曾居庙堂之高的纪录片华丽转身后走进大众的视野,但仔细分析其收视率持续火爆的深层次原因,就会发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是一部主题世俗化的典型作品。国内一位著名纪录片学者曾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获得最广泛的认同[4]。
受《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影响,国内很快引爆了一场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央视、地方台、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加入美食纪录片的创作队伍,媒体之间竞争愈演愈烈。一时间,《味道天津》(第一、二季)、《味道云南》《寻味顺德》《风味人间》(第一、二季)、《人生一串》(第一、二季)、《早餐中国》(第一、二、三季)、《人间有味》等眼花缭乱的同类型美食类纪录片频频推出,一种美食的“制作工艺”,加之手艺人的“市井生活”,俨然已成为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标准套路。时至今日,这种热度依然不减,国产纪录片似乎进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空前繁荣时期。
2.2 纪录片题材嬗变降低了传播力的深度
一部高品质纪录片的选材应该切中时代的脉搏,真实地记录一段鲜活历史。笔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运用精致镜头语言带给观众全新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开启了国产纪录片创作主题的世俗化之路,随之而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题材的进一步嬗变:开始更多地聚焦微观世界——《China 瓷》讲述瓷器的前世今生、《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镜头对准一片树叶、《本草中国》(第一、二季)解读中药的密码、《稻米之路》专注稻米的传播、《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工匠与国宝等。回顾近年来热播的国产纪录片,我们不难发现:寻找独特微观视角以迎合观众新奇视觉感受的“镜头”,必然会导致创作题材“景深”范围的改变。
随着上述纪录片传播力的强力扩张,体现人文关怀和反映社会现实且有思想锐度的选题空间日益缩减,非主流纪录片正在逐渐远离观众的视野。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众多微观题材纪录片的出现,在关注度、趣味性上都已经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多数新媒体受众的欣赏需求。
2.3 纪录片主旋律主题扩大了传播力的强度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还继续传承着宣传宏观态势的创作方向,红色、历史、地理、改革等重大题材类主旋律纪录片不断涌现。以《美丽中国》《鸟瞰中国》《航拍中国》(第一、二、三季)、《辉煌中国》《创新中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展现国家情怀的大型纪录片,以主旋律为导向,注重提升国家形象,使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题思想持续得到强化。同时,在官方新闻媒体宣传力的引导下,主流电视机构与新媒体强强联合,制作、播出各类宏观主旋律纪录片,共同助力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这类主旋律纪录片,将国家與社会的进步,映射到百姓平凡的生活轨迹之中,与观众形成共情的叙事,已经成为一种不断壮大的成熟模式。着眼于“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的表达,正在成为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潮流[5]。
3.1 提升媒体与受众的品位
当代中国是一个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社会,面对泛化的各种媒体形式,主流媒体的传播力被严重减弱。新媒体对大众欣赏品味的刻意迎合,使得传统媒体传播力下滑的局面日趋明显与严重[6]。笔者认为:无论传播生态模式如何风云变幻,品质永远是纪录片的立身之本,也是每一位纪录片创作者应该恪守的初心。只有追求卓越的品质,才能够打造出一部传世之作。纪录片创作者必须关注新媒体的发展,时刻聚焦世界纪录片行业的前沿趋势,坚持与优秀者同行,才能促进国产纪录片传播力的良性发展。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正真具有内涵的优秀纪录片仍属于小众艺术,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既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也是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应该主动承担的社会义务。要利用在引导力、影响力和获得公信力等方面先天占据的优势,积极引导和培养观众的鉴赏力。要始终把握住纪录片真实记录生活的这一基本原则,尽职尽责不断创新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欣赏到真正具有普世价值的精品之作。
3.2 加大纪录片的市场化运作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纪录片作为传播领域的一种产业,如果完全与商业割裂开来并不现实。纪录片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传播力才能够可持续发展。目前国产纪录片国际市场的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国内产业发展、周边业态的形成都相对滞后。直面现状,我们只有放眼世界,加快对周边产业的开发和培养并逐步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吸引更多资本的进入。在注重审美价值的同时,还要及时跟进市场的反馈,开拓纪录片的商业价值。《生命脉动》《人类星球》《人类:我们的故事》等国外许多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只有高品质纪录片加之健康、成熟的行业生态系统,作品的附加产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进而推动市场走向繁荣,才有可能实现纪录片传播力的良性发展。
面对媒体泛化的生存现状,纪录片传播力呈现出的适应性演变,不仅体现在传播范围的广度上,也体现在传播内容的深度和传播效果的强度上。唯有真正净化传播的生态环境,国产纪录片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毋庸置疑,注重纪录片传播力的良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位纪录片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加大主流媒体对纪录片的创作投入和市场化营销力度,创作更多关注人文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品质纪录片,引导并逐步提高受众的欣赏素养和品位,将成为国产纪录片传播力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5.
[2]赵鑫,陈旗.“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2017(4):111.
[3]王小飒.中国微纪录片“走出去”的困境与突围[J].传媒,2019(11):46.
[4]马海燕.《舌尖上的中国》火过电视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0):3.
[5]李盛楠.张延利:创作多元化、表达年轻化、视野国际化是未来纪录片发展趋势[J].中国广播影视,2020(Z1):149.
[6]陈国权.全媒体时代有效传播“四力”的路径[J].军事记者,2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