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桂雅路小学的中小学衔接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开展的英语阅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 小学英语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57-03
中小学衔接一直是备受教育者关注的教育话题,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也是我校一直在探索的重要教育课题。小学英语教材篇幅较短,词汇量较少,涉及语法知识不深,更重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适合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语言的意义,在情境中使用语言。小学英语教师基本能做到全英文授课,会以多种课堂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听、说、玩、演、唱、读、写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并在愉悦、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习得语言知识,获取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整体比较自信。
而初中英语教材阅读量和听说量大,语篇篇幅长、难度大,交际性强,注重以话题为中心,对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训练强度逐渐增加。学生面对较长的单词或句子,有严重的畏难情绪,没能坚持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造成了英语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等现象。经过实践,我们知道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才是中小学衔接的最终目的;优化课堂建构模式,才是衔接的有效手段。为此,我校从构建学科共建模式、打造主题活动两个方向进行了英语主题课程研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共建学科教育交流平台,打造英语教学新模式
我校学生的地段中学是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青秀校区(以下简称南宁三中初中部),两校区相近。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我校和南宁三中初中部共建学科教育交流平台,通过转变教学思路和教法,探索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新模式,切实帮助学生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生活。
(一)互听互学,共同寻找中小学衔接切入点
我校一直与南宁三中初中部定期开展英语学科教育交流活动,邀请初一年级组的英语教师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让小学六年级英语组教师走进初一英语课堂,使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彼此的真实课堂中找到中小学衔接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互相听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和对比发现,小学英语课堂重口语训练、轻语法训练,重培养兴趣、轻习惯养成训练,体现在学生的英语书写不规范、学习方法欠缺、预习复习习惯未养成、不善于倾听等;初一英语课堂注重采用交际教学策略,专项训练较多,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反思总结中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差异,我们找到了衔接教学的切入点,决定从改变教师认识、改变备课模式、改变上课方式、改变学习习惯训练方式等方面做起,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生活。
(二)互学互查,探索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新思路
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模式已成定式,所设计的课堂活动都是围绕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设计的,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要想转变英语教师的常规教学模式,就要从转变教师的认识开始。理念决定方向,思想决定行动。通过走进中学英语课堂并了解其差异后,我校英语组教师围绕衔接切入点展开了实践。
首先,转变教师的认识。我校英语组全体教师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共同探讨六年级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学生的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如何?学生单词积累量如何?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英语阅读量是多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依然保持兴趣?语法知识训练是否扎实到位?教师人人参与剖析自己的课堂,认真分析自己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从自己的课堂和他人的课堂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学生发展第一位”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更好地与中学教学有效衔接,才能有效地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其次,改变备课模式。合作才能共赢,合作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一个人,纵使能力很强,如果不善于跟他人沟通、协作,就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我校英语教师以前习惯于独立备课,并未意识到集体备课所带來的好处。在发现这一传统备课模式对我校的中小学衔接教学不利之后,英语组全体教师认真探索新的备课模式,把独立备课转变为集体备课,利用集体的力量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模式能让教师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的火花,高效探索出更适合六年级的教学新模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当中,大家积极探讨,分析原因、寻求办法、达成共识,最后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做出了教学改变——课前统一预习要求、课中统一授课课件、课后统一作业要求。
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告诉我们,要想备好课,首先要备好学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自主、自律能力和责任感的增强,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较强的学习动机,已具备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能力。同时,他们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喜爱。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英语教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如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做到“2+1”(“2”是指“两个理解”:理解新词含义,能认读;理解课文大意,能跟读;“1”是指“提出一个疑问”,在课堂上提出并找到答案)、课后作业要求做到“三个一”(一听、一说、一写,让学生坚持每天听写十个单词、坚持每天朗读课文、坚持每天一份专题书写训练),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最后,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在没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之前,学生学习新课时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本上的所有知识都等着教师在课堂上一一讲解。教师为了确保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不面面俱到地详细讲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我校英语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后,决定转变认识,把中小学衔接教学的关注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上。
英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新课的词汇和课文有大致的理解,同时对难理解的词句和文段进行标注。有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的课堂听课目标更明确,听课效率也更高。词汇积累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养成记背单词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掌握识记单词的方法。在课中,教师坚持开展课前两分钟活动与课后两分钟活动。课前两分钟是指利用开课前的两分钟时间让全体学生听写十个单词;课后两分钟是指教师结束授课内容后,利用下课前的两分钟时间,让5~8名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通过课后两分钟的学习总结活动,教师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习得情况,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发言的学生学会了总结知识的思路和方法,没有发言的学生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弥补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课前课后两分钟活动的坚持实施,有效培养了学生记背单词和自我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积极学习新的课件制作技术,在确保课堂趣味性的基础上,加强语法知识的训练,提升学生对语法知识概念的认识和运用;通过信息技术设计课后专题作业,强化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优化后的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教的思路更明确了,学生学得也更为扎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顺利平稳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生活。
二、扎实开展英语阅读活动,为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习助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英语阅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我校英语组认为,英语绘本教学是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它能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我校开展了系列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一)设立班级英语图书角,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
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之后,我校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个英语图书角,为每个班级配备50本英语分级课外读物,确保学生人人有一本英语课外书。阅读活动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家长们主动捐赠一到两本英语课外书,放在班级英语图书角。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也可以借阅回家亲子共读。学生用一本书可以换来50本书的阅读量。共享资源的做法让学生学会分享的同时,也增添了许多彼此能用英语交流阅读心得的话题。
同时,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读书,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教会学生制作阅读卡,确保人人参与英语阅读,在阅读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例如,持续默读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要求学生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进行自主默读,对发展学生的阅读流畅度,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增长知识、推动个性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持续默读活动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默读;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做好阅读书目的相关记录,包括书名、作者、绘图者、出版社等信息,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的是英语校本课程,由于还没有涉及书写训练,我们则使用“阅读摘星表”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家校合作的方式,督促学生在家坚持阅读并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三到六年级,则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悦读手册》来督促自己的阅读行为,以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学校由教师引导阅读,在家由家长督促阅读,逐渐养成了持续默读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不断提升,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形成。
(二)开展英语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校每月举办一次英语故事分享会,让同读过一本英语故事书或喜欢同一个英语故事的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通过自由组合表演团队,演绎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的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提升了对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学生坚持英语课外阅读,英语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校善于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使学生的英语才艺及时得到展示。如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十大英语歌手比赛,让喜欢唱英语歌曲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个性,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赛后,学校再从十大歌手中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城区、市级的英语歌曲大赛,使学生备受鼓舞,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为了增进中英两国学生对彼此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促进中英两国学生间的长期交流,我校还与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线上英语交流活动。该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又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文化,拓宽了国际视野。
英語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来表达内心所思所想,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让可塑性强的学生在正确、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学习和成长。
注:本文系南宁市桂雅路小学2020年校级微型课题(课题编号:0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衔接教学课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包柳红(1978— ),女,广西钦州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英语教育。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