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新 王国慧
【内容摘要】本文梳理了最近10年被“中国知网”录入的以“读写结合”为关键词的论文,发现国内对“读写结合”的研究逐渐升温,或成热点。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对于“读”与“写”在语文学习中的关系,以及怎样结合这两个基本问题争议较大,缺乏共识。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读写一体”,“以思维图示化工具作为读写结合点”的见解,为下一步的实践研究进行理论探索。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读写一体 思维导图
一、对“读写结合”研究现状的概述
1.最近10年,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逐渐升温
使用“语文读写结合”作为“主题”检索条件,检索“中国知网”,按发表年份列表如下:
由此表可见,近10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逐渐升温。
2.新课标提出后,“读写结合”的研究或成热点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2018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呈爆发式增长,这与2017年底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有关。新课标提出“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而语文实践活动不外乎阅读与表达,所以在必修课程的7个学习任务群中,有5个任务群体现出了对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重视。而其余的作品研习类学习任务群和专题研讨类学习任务群,在相应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也都在阅读任务后设置了读书笔记、小论文等写作和交流任务。由此可见,多数学习任务群都是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研究读写结合,进而研究阅读与表达结合,将成为新课标研究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读写结合”研究现状的梳理
在仔细阅读过搜集到的所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我们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非常混乱。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研究者好像只在对其最浅显的认知上有共识——“读写结合”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对于为什么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及怎样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等深层问题莫衷一是。表现最突出的是如下两个问题。
1.“读写结合”中“读”与“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研究者认为“读写结合”应以“读”为主,“写”为“读”服务。
例如,蔡雅梅在《对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我认为读写结合就是古代先哲们流传下来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和我们一线教师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了,就要把其中的美文佳句摘录下来;读了,就要写上哪怕三言两语的感动;读了,就要留下哪怕只言片语的领悟——也就是说读了就要留下读的痕迹。”[1]黄蔚玲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与刘志江《网络平台助读写——高中语文“读写结合”专题教学的实践》的文章中均有类似表述。
有研究者认为“读写结合”应以“写”为主,“读”为“写”服务。
例如,钱鹏在《用心阅读,以读促写——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探索》一文中提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执行以读悟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思想,借助课文这个范本,有所侧重地渗透写作知识,传授写作方法,让学生实现‘从读到写、从学到用的能力生成的一种教学策略。”[2]再如牛红梅在《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方法探究》一文中提出了“对阅读中的精彩语段进行模仿写作”和“借鉴文章的行文思路”[3]两种方法。而邝梅凤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几点方法》一文更是“从仿写训练方法、续写训练方法、改写训练方法、缩写训练方法、读后感写作训练方法这几种方法入手,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展开了论述”[4]。
还有研究者认为“读写结合”应“读”“写”并重。
例如,郝向华在《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一文中提出:“阅读能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学习阅读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而大量的写作练习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能够明白作者意图,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以阅读教学渗透写作,以写作教学锻炼阅读。”[5]谭晓芹的《借助“双线法”进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陈明明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问题探究》,以及张梅华的《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都赞成“读写并重”。
由此可见,对于“读写结合”中“读”与“写”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存或偏重一端,或将两者简单结合,存在不小的争议。
2.怎样将读写结合起来?
“读”“写”关系模糊之外,现有研究对“结合”的理解也不清晰。
“读”与“写”要结合,首先需要一个“结合点”。这在研究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识。正如钱鹏所言:“读写结合写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读与‘写两种学习情境的相互沟通、良性迁移的基础上的。它要求读与写必须有其相对应的共同要素。”[6]这个“共同要素”,就是连接“读”与“写”两种学习情境的“结合点”,也是“读寫结合”教学实践的关键点。
遗憾的是正是对于这个关键点的理解,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理解上的模糊和泛化。
早在1998年,四川省“ 中语会” 组织了四川省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编写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指导手册》并确立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实验课题,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顺序安排了“题目”“记叙文六要素”等36个读写结合点,推动“读写结合”进入中学课堂。这36个读写结合点主要从写作的角度提出,既包括了“题目”“起始段”“结尾”等文章组成部分,也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写作要点。“读写结合”的“结合点”从一开始就显得众多且杂乱。
之后的研究者、实践者对于“结合点”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有选择“理解感悟”的,主张“读写结合要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之后,产生新的认识,获得新的体验 , 这时让学生练笔,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7];有选择“精彩语段”和“行文思路”的,主张“对阅读中的精彩语段进行模仿写作”,“借鉴文章的行文思路”[8];有选择“写作手法”的,主张“模仿写作技法”;还有在“结合点”的选择上不固定,因文而异的,主张“读《故都的秋》,写秋天;读《荷塘月色》,写借景抒情的记叙文;读《像山那样思考》,扩写狼的心理活动”[9]。
正如夏海荣在《我对语文读写结合的再思考》一文中所言:“读写结合点是什么?它是一个新旧知识和技能的连接点,是实现能力迁移的关键,是能激发学生兴趣或引发体验的激发点,是支撑起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的杠杆。它可能是文中意犹未尽的艺术空间,可能是精巧的结构、独特的构思,也可能是一组形式工整、辞采优美的句子……”[10]现有研究在“读写结合”的“结合点”的选择上充分发掘了各种“可能性”,因而带来了实践上的随意性。
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大多认同“读写结合”需要“结合点”,但在具体“结合点”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认知,实践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三、对“读写结合”的新思考——“读写一体”
1.“读”与“写”密不可分,一体两面
“读写一体”是我们对“读写结合”的重新诠释,也是我们对读写关系的新认知。
“读”,指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信息,体验思想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的间接对话。“写”,指写作,也称作文,是用经过自己构思、组织的书面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心理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以文本为媒介的间接对话。
“一体”,指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写,是用书面语言传递情思的编码活动。读是用书面语言传递情思的解码活动。正如解码就是逆向编码,阅读就是逆向写作,而写作就是逆向阅读。写作与阅读表面看是两种思维活动,但实质上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顺序形态和逆序形态。只顺不逆或只逆不顺,都会造成读写能力的畸形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脱离阅读的写作训练,和没有写作基础的阅读鉴赏,都注定是事倍功半。
2.“读写结合点”应该是思维本身
“读写结合点”就是读与写对应的共同因素。它为同时提升读写能力提供一个抓手,是“读写一体”教学理念进入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根据我们对读写关系的理解,“读写结合点”不应该是现有“读写结合”研究与实践中常见的精彩段落、写作技巧、叙事要素等细枝末节,而应该是用语言传递情思这种思维活动本身,这才是阅读与写作对应的最本质的共同因素。
3.借助思维图示工具展现“读写结合点”高效提升读写能力
读写思维本身是最合适的“读写结合点”,但思维的抽象性阻碍它走进高中课堂。可喜的是近几年“思维可视化”的相关研究渐成热点,其中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的“思维导图”,和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 D. 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概念图”最为著名。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这两种思维图示工具,将自己阅读时的思维过程画图记录,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最后用思维图指导自己的写作,完成读写循环。做一张图,同时提升读写两种能力,达成高效学习的目标之外,也达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蔡雅梅.对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6(10).
[2]钱鹏.用心阅读,以读促写——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探索[J].课外语文,2015(22).
[3]牛红梅.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4).
[4]邝梅凤.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几点方法[J].中学语文,2016(18).
[5]郝向華.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4).
[6]钱鹏,用心阅读,以读促写——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探索[J].课外语文,2015(22).
[7]孙进久.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高效课堂探究[J].教学艺术研究,2016(4).
[8]牛红梅.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4).
[9]景慧.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J].科普童话,2018(8).
[10]夏海荣.我对语文读写结合的再思考[J].教研天地,2010(8).
【本文为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生语文主题读写一体序列化研究》(D/E/20180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