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颗粒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管舒缩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7-06 00:41佟朝霞李建香王敬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前庭供血缺血性

惠 振,赵 峰,佟朝霞,李建香,俞 悦,王敬卿

后循环缺血具有发病迅速、早期恶化、反复发作等特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平衡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和体征,病情凶险,致残率、致死率高。眩晕为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有时是唯一症状[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生机制为脑干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前庭小脑及联络纤维、末梢前庭的缺血性改变导致前庭中枢或外周前庭器官功能下降,双侧前庭系统静息电位不平衡,大脑皮层产生的运动性错觉。因此,对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前庭抑制治疗是无益的。有研究发现,定眩颗粒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病人临床症状[2],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观察定眩颗粒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管舒缩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3]中关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4]中眩晕病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未见新发的责任病灶;符合后循环缺血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眩晕的中医诊断标准,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风痰瘀阻;年龄18~85岁,性别不限;无严重并发症且生命体征平稳。

1.2.2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由高血压、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卒中、脑外伤、眼、耳疾病(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等其他病变)所致眩晕;有小脑或脑干梗死等大面积严重脑梗死症状及体征;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基础原发病及精神病;属于过敏体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存在活动性胃肠道溃疡或出血倾向;近3个月参与过其他临床试验。

1.3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南京市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靖江市中医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240例,由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60.00±11.26)岁;治疗组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61.00±14.1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KY20150106)。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如调整血压、血糖、血脂等对症处理,服药过程中禁止服用其他中药制剂,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证型变化则予随方加减。

1.4.1 对照组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40130],每次6 mg,每日3次。疗程为14 d。

1.4.2 治疗组 定眩颗粒(由南京市中医院制剂室生产,批号:苏药制字ZO4001533),每次1包(10 g),每日3次。组方:天麻、半夏、陈皮、丹参、川芎、蔓荆子、葛根、玄参等。疗程为14 d。

1.5 观察指标

1.5.1 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 DHI是评估眩晕症状的国际公认量表,分别从躯体、功能、情绪方面全面评价眩晕病人的各项指标。分级标准:0~30分为轻微障碍,31~60分为中等障碍,61~100分为严重障碍[5]。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DHI评分。

1.5.2 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后循环主要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CD测定的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收缩峰流速(Vs)及血管搏动指数(PI)变化。

1.5.3 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 应用质谱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ET-1、CGRP变化。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DH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DHI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VA、BA血流Vs较治疗前提高,PI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CGRP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CGRP水平比较(±s) 单位:ng/L

3 讨 论

后循环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系统组成的,主要支配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内耳、高位颈髓供血。人体平衡主要是由双侧前庭系统主导的,关键作用核团为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是脑干中最大的神经核团,位置表浅,对缺血缺氧敏感;其次外周前庭供血依靠迷路动脉,该部位缺乏侧支循环,一旦发生缺血或梗死立即导致双侧前庭系统静息电位不平衡,造成头晕或眩晕的主观错觉,因此,后循环供血障碍诱发的眩晕可能涉及中枢和(或)外周前庭。目前,西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采用前庭抑制剂、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供血等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钙拮抗剂、拟组胺药物等,疗效不确切,部分病人可能存在后循环低灌注,扩张血管会加重眩晕甚至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

《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示肝风致眩。《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丹溪心法·头眩》记载:“无痰则不作眩”,提及痰水致眩之说。杨仁斋《直指方》记载:“瘀滞不行,皆能眩晕”,说明风、痰、瘀是眩晕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眩晕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风邪致眩,与肝密切相关。肝失疏泄或肝不藏血,阳有余则生风,故有肝风内动;脾为生痰之源,而肾为痰湿之本,脾肾不足或失调,痰浊内生,扰乱清窍,发为眩晕;瘀血阻窍或瘀血内生,气血运行不畅,清窍失养,易为眩晕。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眩晕病人的常见病因,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以风、痰、瘀三大病理因素为主,肝肾阴虚、风痰瘀阻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基本病机。其中肝肾阴虚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始动因素,风、痰、瘀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基本病理因素,以熄风化痰、平冲降逆法为治则,在其指导下的定眩颗粒是切合病机的有效方药。定眩颗粒组方是由天麻、半夏、陈皮、丹参、川芎、蔓荆子、葛根、玄参等中药配伍而成,具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效。定眩颗粒已在我院临床眩晕疾病治疗中应用多年,本研究结果证实定眩颗粒能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DHI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DHI评分主要是由躯体、功能分及情绪三大部分构成,可综合反映病人对治疗的整体疗效。

ET是由血管内皮产生并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多肽,是已知的强大的内源性血管收缩物质[6]。ET通过神经细胞内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和Ca2+内流等途径导致脑血管痉挛[7]。ET主要包括ET-1、ET-2和ET-3,其中ET-1对脑血管平滑肌作用最强。CGRP是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物活性肽,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内源性血管舒张物质[8],其作用不依赖于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去除内皮细胞后舒张作用仍存在,其扩张血管的机制可能是细胞内环磷酸鸟苷介导的,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K+-ATP酶细胞通道,降低细胞内Ca2+水平,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9]。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浆ET-1、CGRP水平相对平衡,共同维持脑血管缩舒功能以调节脑血流变化,当两种物质平衡破坏时,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10],影响后循环供血。本研究结果显示,定眩颗粒能明显下调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浆ET-1水平,上调CGRP水平,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同步后循环TCD探测结果证实,定眩颗粒可有效改善后循环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增加后循环脑灌注。有研究显示,定眩颗粒能降低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并降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1]。结合后循环供血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病理性血管狭窄、血管痉挛、椎动脉夹层、低灌注、微栓子栓塞等,分析定眩颗粒可能从改善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及抗栓形成等方面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灌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定眩颗粒可能通过干预血管舒缩因子水平,调节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灌注,进而发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的治疗作用。但定眩颗粒是否对前庭信号传导过程中的神经递质有影响,是否发挥直接抗眩晕作用,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前庭供血缺血性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