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艳
项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 周口 466200
支气管肺炎为临床常见多发于儿童群体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多由肺炎支原体、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临床症状主要为气促、发热、咳嗽等,给患儿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既往临床多采用红霉素治疗,该药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对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等多种菌种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较好抗菌作用[1-2]。但单独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患儿疗效欠佳。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PIP/TAZ)是由哌拉西林钠(PIP)和他唑巴坦钠(TAZ)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复方制剂,其中PIP为广谱抗生素之一,TAZ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之一,二者配合可达较强抗菌效果及耐药性[3-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PIP/TAZ联合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项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采用红霉素治疗的38例患儿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红霉素+PIP/TAZ治疗的45例患儿资料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4±0.71)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4.05±0.26)d。对照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6±0.83)岁;病程2~6 d,平均病程(4.11±0.23)d。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对比性。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中诊断标准[5];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治疗依从性较好;④入组前未接受过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治疗。(2)排除标准:①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史者;②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存在癫痫、先天性心脏病等重疾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两组就诊后均予以降温、止咳、补液、化痰等常规治疗。
1.3.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湖南科伦制药,生产批号20190416,规格:0.25 g)静脉滴注治疗,每日剂量按照20~30mg/kg,分2~3次。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PIP/TAZ(珠海联邦制药股份,生产批号20190403,规格:2.25 g)静脉滴注治疗,75 mg/(kg·d),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1)记录并比较两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分别采取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 l,离心取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白细胞介素-8(1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及发热症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d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38)tP肺部啰音4.03±0.74 5.09±1.02 5.473<0.001咳嗽3.54±0.65 4.87±0.98 7.385<0.001发热3.19±0.62 3.96±0.79 4.973<0.001
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1L-8、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指标1L-8(pg/mL)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38)t P 15.126 8.007<0.001<0.001 tP CRP(mg/L)观察组(n=45)对照组(n=38)11.111 5.964<0.001<0.001 tP TNF-α(ng/mL)观察组(n=45)对照组(n=38)18.218 5.877<0.001<0.001 tP治疗前18.56±3.15 18.61±3.17 0.072 0.943 15.82±3.16 15.79±3.14 0.043 0.966 8.67±1.54 8.63±1.58 0.117 0.908治疗后10.11±2.03 13.35±2.52 6.487<0.001 9.78±1.82 12.13±2.11 5.448<0.001 4.03±0.74 6.75±1.18 12.778<0.001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和对照组的10.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支气管肺炎是指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的支气管壁和肺泡炎症,为引发患儿住院治疗的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若不能接受及时有效治疗,则可引起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儿身体健康。
既往临床治疗中多采用红霉素、罗红霉素等抗菌药物,二者均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抗菌谱和青霉素近似,不仅对分裂活跃的细菌具有有效抗菌作用,对非典型性致病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等多种病菌也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进入机体后,可通过穿透细菌细胞膜快速和细菌核糖核蛋白体的50 S亚单位相结合,对肽酰基转移酶发挥较好抑制作用,从而对核糖核蛋白体移位过程及肽链增长起到一定妨碍作用,进而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较好抗菌作用[6-7]。同时,红霉素为链球菌产生的碱性抗生素之一,其在高浓度环境下对高度敏感的细菌也有较好杀菌效果,且除了直接抗菌作用外,红霉素还可通过在感染组织内高浓度聚集达到阻碍气道黏液分泌作用,具有独特的非抗菌作用免疫活性[8-9]。但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易产生一定耐药性,单独使用红霉素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故探寻其他有效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1L-8为趋化细胞因子之一,TNF-α为多向性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之一,CRP为机体受到感染时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之一,为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之一,以上三个指标为参与机体炎性反应的重要介质,故其水平高低可较好反映机体炎性水平及疾病预后情况[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较短,1L-8、CRP、TNF-α水平均较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表明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PIP/TAZ联合红霉素治疗可有效缩短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分析其原因在于,PIP/TAZ是由PIP和TAZ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复方制剂,其中PIP为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能够通过对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发挥一定阻碍作用使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受到较好抑制,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细胞隔膜产生,致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从而达到较强灭菌效果[11]。TAZ为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之一,对超广谱酶、各种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等均有强效抑制作用,对产生PIP耐药性并形成β-内酰胺酶的细菌可起到较好协同抗菌目的[12]。PIP联合TAZ能够有效扩大抗菌谱,达到针对性治疗病原菌感染目的。
综上所述,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PIP/TAZ联合红霉素治疗可有效缩短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