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鹏,韩志伟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普通外科,河南 三门峡 472300
急性胆囊炎(AC)是临床常见疾病,发作时多伴有腹部压痛、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程度轻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临床治疗AC中取得一定疗效,并得到广泛应用[2]。但由于AC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故手术时机选择将在不同程度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手术难度,且目前医学界尚未对LC的手术时机达成一致[3]。因此,在对AC进行治疗时应严格遵循手术适应症,并选择最佳手术时机。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腹腔镜治疗AC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60例A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A组(发病72 h内,30例)与B组(发病72~96 h,30例)。A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5.32±8.56)岁;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3例。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45.45±8.54)岁;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者;②发病48 h内入院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有腹腔镜手术禁忌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
两组术前均进行解痉、胃肠减压、抗感染及对症治疗。A组在发病72 h内进行LC,B组在发病72~96 h进行LC。LC操作步骤: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三孔法入腹行LC,建立气腹,探查,分离胆囊及周围粘连,如患者的胆囊压力过大,先进行胆囊减压,并对胆囊三角的各个解剖结构进行辨认,防止误伤,将胆囊管夹闭,对胆囊动脉结扎,切除病变胆囊。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胆漏、感染、肠瘘、胆管炎)发生及中专开腹情况。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A组(n=30)B组(n=30)tP手术时间(min)51.28±7.86 72.51±8.72 9.905 0.000术中出血量(mL)58.72±8.61 76.73±12.89 6.364 0.0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29.79±4.28 35.29±5.79 4.184 0.000住院时间(d)6.79±1.57 13.62±2.34 13.276 0.000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中转开腹对比 例(%)
AC患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导致无法及时治疗,易增加胆囊坏疽、结石的发生风险,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5]。临床治疗AC时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内科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其效果较差。目前,对于AC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开腹手术及LC为主,其中LC较为微创,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AC患者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6]。但关于其手术时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且A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表明AC患者在发病72 h内进行LC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AC患者发病早期虽然仍处于炎性水肿期,但腹腔镜下观察胆囊内水肿并不明显,且胆囊附近无粘连现象,有较为明显的胆囊充血水肿;此时疏松的蒂结组织进行分离较为容易,并由于粘连的减少,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定位易观察到Calot三角解剖结构,为LC的实施提供较为良好的条件,加上术者丰富的手术操作经验及细致操作,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7]。同时在早期进行手术可将胆囊压力解除,减少水肿渗液,切除的胆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减轻,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康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病72 h后,胆囊壁水肿明显,并出现粘连现象,胆囊壁明显增厚,难以辨认胆囊三角,使手术分离难度增加,术者视野通常较差,延长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治疗的风险明显提高,且易已发腹腔一系列出现症状及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极为不利;且胆囊压力增加易出现并发症的发生。并有相关研究指出,在72 h内对A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在发病72 h后则推荐进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最大化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72 h内行LC治疗仍有发生中转开腹的风险,而术中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与胆囊三角区的粘连程度有关,且胆囊三角区的粘连是胆漏及肠道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故在分离时应避免对胆道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在发病72 h内对AC患者进行LC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