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气五味理论与脏腑补泻关系的探讨

2021-07-01 11:05刘晓燕崔亚东田合禄
世界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素问药食心火

刘晓燕 崔亚东 田合禄

摘要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医学启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相关著作,探讨了四气五味与脏腑补泻的关系,并系统总结了各种气味搭配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规律。本文发现中医四气五味的补泻理论与中医脏腑的生理特性是一脉贯通的。因此,对四气、五味影响脏腑气血阴阳、气机升降等的精确把握将有助于中医临床组方回归中医理论本源思维上来,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四气;五味;理论;脏腑;脏腑补泻;中药;运气;辅行诀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Flavors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Supplement and Dispelling of Zang Fu

LIU Xiaoyan,CUI Yadong,TIAN Helu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flavo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s clinical prescription.This paper mainly takes Huang Di Nei jing,refers to the Origin of Medical,Fu Xing Jue Wu Zang Yong Yao Fa Yao,and other related books.The aim is not onl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properties five flavors and Zang Fu,but also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unction of Zang Fu by the various properties and flavors.In this paper,it is found that the theory of 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flavors in Chinese medic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Therefore,the four properties,five flavors affect the Qi,blood,Yin and Yang of Zang Fu,moreover the moving of Qi.These will help the clinical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heory.And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also.

Keywords Four properties; Five flavors;Theory; Zang Fu; Supplement and dispelling of Zang Fu; Chinese herbs;Yun and qi; Fu Xing Jue

中图分类号:R221;R22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1.018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在《黄帝内经》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并为历代大医所遵循。然而如今在临床上除了遵循古方被动用之外,善用气味者鲜已,更多的则是以考虑药物功效为主[1]。这导致了:一则远离了中医药理论之根本,二则无法正确理解古人组方的真谛,三则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本文从四气五味对脏腑的补泻关系上进行了梳理,以期飨与同道。

1 四气五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来源

将气味与人体脏腑相联系,这与《黄帝内经》对生命形成的认识密切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2]。由此可见,人的生命除了父母给予我们的遗传形体之外,天地之气也是人体的重要构成。对于天地之气作用人的途径[3]《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由此可见,天地是通过气味来影响人体。那么四气五味是如何联系天地和人体脏腑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由此可知,天之气与阴阳二气的多少变化有关,在自然就体现为四时阳气的多少,即温热凉寒(平)四气。而地之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在自然则体现在万物的生长化收藏,在味上就对应酸苦甘辛咸,在脏就对应肝心脾肺肾,这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论述的十分清楚。“天人相应”是中医的核心生命观[4-5],它认为人是天地合气的人,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直接参与形成和影响了人体脏腑气血,因此只有顺应阴阳五行,“四气调神”“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同时这也是治病纠偏的基本法则,故中医从四气五味出发调理脏腑遣方用药,其与中医“天人相应”的生命观可谓是一脉相承[6-7]。

2 四气五味对脏腑补泻的规律

为了便于学习和临床应用,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了各家的发挥和相关的本草著作[8],将四气五味对脏腑的补泻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2.1 辛味药结合四气对脏腑的补泻规律

2.1.1 辛温补肝(胆)阳,辛凉泻肝火、平肝风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进行了发展,曰“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辛味的特点是发散,这顺应了“木曰曲直”的特性,肝属木,因此当肝郁之时,应食辛味散之。但是辛味与不同的气搭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辛味配上春季的温性,就会加强其对阳气的升发。因此,辛温药有助于扶助肝胆的阳气,有利于肝气、胆气的升发。而辛味如果配上秋凉之性,就减缓了它对阳气的升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己巳 巳亥岁 上厥阴木 中少宫土运 下少阳火 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这里就指出厥阴风木司天之时,由于厥阴风木司天可导致肝火过盛或肝风内动,宜采用辛凉的药食进行治疗。因此辛凉具有泻肝(胆)火、平肝风的作用。

2.1.2 辛温泻肺之燥与寒,辛涼清肺之热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医学启源》则曰:“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辛味具有发散之性,而肺属金,“金曰从革”,金气肃降,因此辛药的作用方向与肺的肃降方向相反,如果加上春夏的温热之性,火克金,则更加不利于肺气的肃降,故辛温(热)泻肺。在临床上主要用辛温热药以泻风寒犯肺之证。寒主收引,寒可以影响肺的宣发也就变相地加强了肺的收敛,因此要用辛温之药泻肺以开宣肺气,如麻黄汤和小青龙汤的组方即是此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庚辰 庚戌岁 上太阳水 中太商金运 下太阴土……。其化上苦热,中辛温,下甘热,药食宜也”指出庚辰、庚戌之年,金运太过,要用辛温的药食来治疗。金运太过,则燥气流行,燥为秋气属阴,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坚成之纪,是谓收引,天气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其象秋”,王洪图先生认为在古典医籍中,燥邪属阴从未有过疑问[10],古人有“燥为小寒”之说,因此用辛温药可以用来治疗属阴内敛的燥邪,杏苏散的组方即是此理。所以辛温药也具有清燥的作用。当辛味药与寒凉之性搭配时,就具有宣透肺热的作用了。辛味主宣发,寒凉主清热。所以辛凉药既能宣透肺热,又能凉而清内热,如薄荷、牛蒡子之类,故辛凉药是散而兼清,属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的:“火郁发之”的范畴,具有凉而不郁的特点,吴鞠通《温病条辨》曰:“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1],就是利用了辛凉药的这一特点。

2.1.3 辛寒清心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少阴君火盛也就是心火盛,因此辛寒之品具有清泻心火的作用,如栀子豉汤中,栀子性寒,豆豉具有辛味发散之功,两者搭配则可以清解心火[12]。

2.1.4 辛温温脾阳 《辅行决》曰:“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13]。脾气属土,通常缓和而容易呆滞,辛主发散可以防止脾气的呆滞,因此这里说“辛泻之”,实指辛具有促进脾胃运化之功效[14]。所以老百姓有辣味开胃之说。《医学启源》曰:“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温热属阳,所以辛味和温性搭配就具有了补脾(胃)阳散脾(胃)寒的作用,因此大多数温里散寒药都是辛温热药,理中汤就是用辛温热药来温里散寒的代表方剂。

2.1.5 辛温润肾燥 《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这里的“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九个字,说明辛味药不是直接补肾水[15],而是通过开腠理,行气,运化津液的方式以达到解除肾燥的目的[16]。因此推论其与药性搭配时,应该是与温性搭配,如清代名医张志聪用防风、苏叶、杏仁各药等分制成辛温之剂[17],治疗一水肿且癃闭之证,患者汗出小便通而水肿尽消,此即提壶揭盖法。

2.2 酸味药结合四气对脏腑的补泻规律

2.2.1 酸凉补肺阴,酸温治肺燥 酸味的特点是收敛,其与辛味发散的趋向性正好相反。因此酸味与肺的肃降之性相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医学启源》曰:“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酸属阴,凉亦属阴,因此酸味和凉性具有补肺阴的作用。而酸味与温性相合则具有清肺燥的作用。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庚午同天符 庚子岁同天符 上少阴火 中太商金运 下阳明金……其化上咸寒 中辛温,下酸温,所谓药食宜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阳明之胜,治以酸温”。这都表明阳明燥金之气过胜之时,需要用酸温的药食来治疗。阳明之气为燥气。燥有干燥的特点,同时又有阴寒之性。因此用酸温之品,酸可以补阴润燥,温又可以制约燥之阴寒之性,故酸温药有治肺燥的作用。

2.2.2 酸凉敛肝阳泻肝火,酸温补肝体而助肝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医学启源》曰:“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酸味主收敛属阴,凉亦属阴,因此酸凉可以收敛肝阳,清泻肝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曰:“壬午 壬子岁 上少阴火 中太角木运 下阳明金……其化上咸寒,中酸凉,下酸温,药食宜也”。其指出,木运太过之年药用酸凉。木运太过会导致肝气上逆,甚则动风,因此采用酸凉的药食可以达到平肝泻火的目的。肝体阴而用阳,辛温之品虽可补肝,但仅是补肝阳,有助于肝阳的升发;而对于肝体的培补就需要用酸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曰:“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18]。酸属阴,可补肝之阴血;气温属阳,温则可助肝阳升发,因此酸温之品就具有补肝体而助肝用的作用。

2.2.3 酸味可敛心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故酸味药有收敛涣散之心气的作用,如果配合温性则可以呈现敛心气、强心阳的功效,如生脉饮中的五味子,就有此用。

2.3 甘味药结合四气对脏腑的补泻规律

2.3.1 甘温温阳健脾祛湿,甘寒养胃阴清胃火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苦泻之”。脾主运化,甘味促胃气,苦味败胃气。《医学启源》曰:“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补,寒凉泻”。甘味为阳,气温亦属阳,所以甘温热药具有补脾胃阳气的作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戊辰 戊戌岁 上太阳水 中太徵火运 下太阴土……其化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所谓药食宜也”指出太阴湿土在泉时应用甘温药。太阴湿土会引起人体脾湿过盛,由此可见甘温药可以温阳健脾祛湿。寒凉为阴,甘寒或甘凉可以化阴,因此甘寒或甘凉具有养阴清热的作用,故有补胃阴清胃火的功效,如益胃汤中的生地黄、麦冬、玉竹都是甘微寒之品。

2.3.2 甘温(热)助心阳,甘寒泻心火 《医学启源》曰:“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甘属阳,温热亦属阳,故甘温或甘热是助阳气的,如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就是采用甘温之品助养心阳。那为什么《素问·脏气法时论》却说“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这其实与心的特点有关。心为阳脏,其性如火。“心欲耎”,耎,弱也(见《广韵》)。由此可见,作为心脏,在正常情况下虽然如火,但要适度柔和一些,所谓“少火生气”。如果火太大了,因为火性升散,反而容易造成心阳外越,损伤心气,所谓“壮火食气”。甘味属阳,咸味属阴,在“心欲耎”的前提下,自然就是咸补甘泻了。心,动也。咸味可让其安静,如龙骨牡蛎;甘味则可加快心跳,故为泻。寒属阴,甘味与寒相配则可以养心阴、清心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戊子天符 戊午岁太一天符 上少阴火 中太徵火运 下阳明金……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温,药食宜也”。指出中运火运太过之时,应用甘寒来养心阴、清心火以制约心火过亢。

2.3.3 甘温甘热泻肾寒,温肾阳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乙丑 乙未岁 上太阴土 中少商金运 下太阳水……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所谓药食宜也”。指出太阳寒水在泉要用甘热之品以温化水湿,泻肾寒。

2.3.4 甘味有缓急的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又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为木脏,主升发。肝苦急,必是阳气升发受到压制,影响脾胃运化,因此应该是甘味与温热搭配,甘温、甘热均属阳,这才能够缓肝之急而缓脾也。

2.4 咸味药结合四气对脏腑的补泻规律

2.4.1 咸温助心阳,咸寒泻心火 關于咸味的阴阳属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泻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医学启源》曰:“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正如上文分析的,心火耎则心火绵绵不灭,心火过大则阳气外越。正如张介宾所说:“心火太过则为躁越,故急宜食咸以软之”[19]。温属阳,寒属阴,因此咸温有助心阳的作用,而咸寒则泻心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就曰:“癸酉同岁会 癸卯岁同岁会 上阳明金 中少徵火运 下少阴火……其化上苦小温,中咸温,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这里就指出了,中运火运不及时要用咸温以助心阳,而少阴君火在泉时就应用咸寒以清泻心火。

2.4.2 咸温泻肾水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医学启源》曰:“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肾为水脏,主封藏,故“肾德在坚”(《辅行诀》)。而“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说明,咸味具有软坚的作用。因此咸味泻肾,实为泻肾水之坚。肾属水应冬,故肾脏属阴应寒。因此咸温搭配即可以泻肾水之坚,泻肾水之寒。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丙寅 丙申岁 上少阳火 中太羽水运 下厥木……其化上咸寒,中咸温,下辛温,所谓药食宜也”。即中运水运太过需用咸温之品。

2.4.3 咸热祛脾湿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太阴湿土太过,可致脾湿太过,脾湿太过则寒湿下注于肾[20],因此用咸热之品可以泻肾水,同时也就达到了祛脾湿的目的。

2.5 苦味药结合四气对脏腑的补泻规律

2.5.1 苦味泻脾,苦寒泻湿热,苦温(热)泻寒湿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医学启源》曰:“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脾主运化,脾主湿,而苦泻脾,故苦味有燥湿之功。《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苦与寒结合,则如《医学启源》曰:“苦寒泻湿热”。苦与温热结合,苦温(热)则泻寒湿,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甲子 甲午岁 上少阴火 中太宫土运 下阳明金……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指出中运土运太过,湿气流行之时,则要用苦热之品。

2.5.2 苦寒坚肾,苦温温寒水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辅行诀》曰:“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因此苦味有坚肾的作用,即有助于肾的封藏。《医学启源》曰:“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苦属阴,寒亦属阴,因此苦寒具有清热坚肾,补肾阴的作用。但是苦温则具有温化寒水的作用。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戊辰 戊戌岁 上太阳水 中太徵火运 下太阴土……其化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所谓药食宜也”就指出太阳寒水司天之时,采用苦温以温化寒水。

2.5.3 苦降肺逆,苦温泻肺燥,苦寒泻肺火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故苦味具有降肺逆作用。如果是因寒引起的气上逆,则选用苦温热药,若是因火热引起的气上逆则选用苦寒药。苦与寒均可泻热,因此苦寒有泻肺火的作用。另外苦温还具有泻肺燥的功效。火克金则生燥,苦可以清火;燥属阴,温可制约阴,因此苦温可以泻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丁卯 丁酉岁 上阳明金 中少角木运 下少阴火……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指出阳明燥金司天,宜采用苦小温的药食来泻肺燥。杏仁就是一味具有润肺燥功能的苦温之品。

2.5.4 苦寒泻心火 《辅行诀》曰:“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医学启源》曰:“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苦属阴,苦泻心即泻心火,寒属阴,寒泻心亦泻心火,因此苦寒凉药具有泻心火的作用。

3 结语

以上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研究了药物的气味对脏腑的补泻作用,从以上研究可知:同样的味与不同的气搭配,同样的气与不同的味搭配,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功能效果。而每一种气味通常也都具有对多个脏腑的补或泻的作用。四气五味的补泻理论与中医脏腑的生理特性是一脉贯通的。因此,对四气、五味影响脏腑气血阴阳、气机升降等的精确把握将有助于中医临床组方回归中医理论本源思维上来,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伟.《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學术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2]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王冰撰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53.

[3]田合禄.“形与神俱”之科学和哲学实质探秘[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5):345-351.

[4]张娜,刘晓燕,郭霞珍.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6,11(2):224-227.

[5]施娜,郭霞珍,许筱颖.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本质与“天-人”时空结构的相关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8,13(5):1091-1094,1099.

[6]段阿里,鞠宝兆,王宏利,等.基于《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的脏腑发病规律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510-4513.

[7]刘宁,张海涛,赵进喜,等.整体观念,重视天人相应;着眼个体,倡导三因制宜[J].环球中医药,2020,13(4):652-655.

[8]佚名.神农本草经[M].日·森立之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0-20.

[9]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8-49.

[10]王洪图,沈殿礼.谈谈燥邪的阴阳属性[J].北京中医,1989,39(2):54-56.

[11]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

[12]杨文娟,林雪娟.浅谈栀子豉汤与“火郁发之”[J].光明中医,2016,31(8):1066-1067.

[13]衣之镖,赵怀舟,衣玉品.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09.

[14]刘时觉.试论辛味[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8-10.

[15]朱勤,陈洪宇.浅议肾玄府理论及辛味风药在肾病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18,59(4):281-284.

[16]张卫,张瑞贤,韩垚.《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及五味功效浅议[J].中医杂志,2012,53(11):903-905.

[17]张志聪.侣山堂类辨.医学真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4.

[18]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19]张介宾.明清中医名著丛刊——类经[M].郭洪耀,吴少祯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1997:208-209.

[20]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5-6.

(2020-04-17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基金项目: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

作者简介:刘晓燕(1975.10—),女,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及其临床应用,E-mail:liuxy1088@sina.com

猜你喜欢
素问药食心火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餐饮中的清补运讲究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
“药食两用”啥意思
劳宫穴断心火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