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相关模型研究进展及痛风病建模思考

2021-07-01 10:31杨婷林志健王雨张冰姜卓希邹丽娜
世界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痛风研究进展模型

杨婷 林志健 王雨 张冰 姜卓希 邹丽娜

摘要 目的: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研究进展,为契合临床疾病特点的痛风病模型提出展望与思考。方法:通过近30年来相关文献整理,从造模方法、模型载体选择、造模原理及模型特点等方面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思考痛风病模型建立的切入点。结果:痛风相关模型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尿酸性肾病模型,模型动物常用啮齿类及禽类动物,其造模方法以饮食或外源性药物诱导为主,模拟其高血尿酸、尿酸盐沉积及炎性反应等疾病表现。模型细胞常见尿酸代谢及炎性相关细胞,可直接反映其病理变化。结论:现有痛风相关模型较难契合临床痛风整体进展性特点,且诱导尿酸盐沉积模型相对缺乏,而鹌鹑与人类尿酸代谢途径相似,是建立痛风病模型的理想动物。

关键词 痛风;模型;研究进展;痛风病;思考

Research Progress of Gout Related Models and Thinking of Gout Disease Modeling

YANG Ting,LIN Zhijian,WANG Yu,ZHANG Bing,JIANG Zhuoxi,ZOU Lina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isting gout related models in vivo and in vitro,and to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 and assumption for shaping the gout disease model more in line with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sorted out in recent thirty years,the existing gout related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modeling method,model carrier selection,modeling principle and mode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gout model establishment was considered.Results:Gout related models were mainly hyperuricemia model,gouty arthritis model and uric acid nephropathy model.The rodents and poultry animals were commonly used in model animals,and the modeling methods were mainly induced by diet or exogenous drugs to simulate their manifestations such as high blood uric acid,urate deposition and inflammation reactions.Uric acid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ion related cells were common in model cells,which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Conclusion:The existing gout related models are difficult to fit the whole clinical progressive characteristics,and models for inducing urate deposition are relatively lacking.Quail has a similar metabolic pathway of uric acid to humans and is an ideal animal for establishing gout disease model.

Keywords Gout; Model; Research progress; Gout disease; Consideration

中圖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1.008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先进发展,痛风及其相关疾病的认知正不断更新。2020年发表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根据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及组织中有尿酸盐沉积的先进影像检查新发现,确认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病理连续过程,认识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相关联的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1],具有进展性特点。

国内现已有多种痛风相关研究的模型,分别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尿酸性肾病模型。但现有模型仅表现单一病程,与临床痛风进展性发病特点存在差距,且在临床契合度、模型稳定性等方面仍有不足。如何塑造更贴近痛风病整体发病特点,建立高血尿酸基础上尿酸盐沉积及进一步诱发炎性反应的全病程模型?这将有助于其疾病研究及防治需求。故本文基于本课题组对尿酸代谢领域动物模型塑造的近三十年研究经验,结合现代最新进展,分析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研究。旨在为建立符合临床疾病特点的痛风病模型寻找切入点,同时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整体动物模型

1.1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

高尿酸血症常用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及禽类动物(鸡、鹌鹑)为模型动物,啮齿类动物因体内存在尿酸酶,与人类尿酸代谢途径有较大差异,对模拟符合临床高尿酸血症发病特点的模型仍有差距;而禽类动物尿酸代谢途径与其临床拟合度高,受到界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模拟临床高尿酸状态,其实验造模主要从尿酸生成与尿酸排泄途径入手。

1.1.1 常见高尿酸血症模型 研究报道,唐灿等[2]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 000 mg/kg造模,于造模后的30 min血清尿酸值达到高峰,通过该法可制备一种较为稳定的尿酸生成增多型小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李永新等[3]采用腺嘌呤(300 mg/kg)灌胃方式给予大鼠,1周后血尿酸升高9.7%,同时伴随肾功肌酐、尿素氮的显著升高,出现严重的肾损伤。李媛媛等[4]研究发现以氧嗪酸钾灌胃联合酵母膏饲料造模,适用于大鼠长期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沈芹桂[5]采用氧嗪酸钾(300 mg/kg)与吡嗪酰胺(300 mg/kg)联合造模,可有效建立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且模型稳定性好,适用于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王雨等[6]以10%果糖饮水灌胃给予SD大鼠造模,实验20~40 d期间动物血尿酸水平可显著升高。Dool-Ri Oh等[7]通过连续7 d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 mg/kg)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可用于评价软骨细胞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以上方法对于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均有不同特点。在尿酸生成途径上,主要包括次黄嘌呤、腺嘌呤、酵母粉、果糖等,通过增加尿酸前体物质、补充高嘌呤物质,促进体内尿酸的生成。在尿酸排泄途径上,常用乙胺丁醇、烟酸、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等,通过抑制肾脏的尿酸排泄、尿酸酶代谢活性,实现体内尿酸的累积升高。其中,1)腺嘌呤对肾脏具有一定的损伤性,多适用于探索高尿酸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等肾损伤的研究;2)果糖饲喂伴随着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显著升高,更适于探索高尿酸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研究;3)次黄嘌呤维持的高尿酸状态较不稳定,多联合造模,如次黄嘌呤+烟酸、次黄嘌呤+氧嗪酸钾等;4)氧嗪酸钾以抑制尿酸氧化酶活性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其饲喂法造模周期长、腹腔注射法为混悬液较难溶解完全,以灌胃法较常使用,对模拟临床发病病因仍有局限。因此,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1.1.2 本课题组对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 酵母,作为一种高蛋白、富含核苷酸的物质,与人类摄入高蛋白饮食诱发高尿酸血症的病因极为相似,安全性较好,被广大学者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造模剂。但应用于啮齿类动物时,因其体内的尿酸酶及自身饮食特性,存在适口性差、尿酸水平不稳定等问题。本课题组长期研究鹌鹑特色动物模型,前期已完成了造模用鹌鹑品系、造模诱导剂的筛选,采用酵母粉喂饲迪法克雄性鹌鹑可成功建立高血尿酸血症模型。刘小青等[8]以酵母食饵(15 g/kg)饲喂鹌鹑,实验14 d可见模型鹌鹑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持续至实验35 d,模型较为稳定。同时发现,肾功能、血糖在造模初期有一过性升高,14 d后可自行恢复,提示酵母造模无明显毒性反应。

本组成功建立了高嘌呤诱导的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该模型已被陈奇教授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及苗志敏教授主编的《痛风病学》等著作收载[9-10],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该模型具备如下优势:1)酵母饲喂法与临床病因相符,实验动物鹌鹑尿酸代谢途径与人类相近,弥补了啮齿类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缺陷,具有临床相似性;2)该造模剂价格低廉、安全性好,实验操作简便;3)造模期间可维持稳定的高尿酸状态,稳定性良好,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是研究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1.2 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尿酸盐晶体(Monosodium Urate,MSU)作为诱发痛风的关键物质,在体内高尿酸水平达到饱和程度后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促发TNF-α、IL-1β、IL-8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外源注射尿酸盐是建立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经典方法,为贴近其疾病发展进程,逐渐采用伴高尿酸状态下的联合造模法。

1.2.1 常见痛风性关节炎模型 早在1987年,Coderre等[11]采用尿酸钠盐局部关节注射,成功建立了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该经典造模方法被后续大量学者所采用,黄火高等[12]通过向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入5 mg/mL的MSU晶体,可出现明显的关节红肿,且发现踝关节注射MSU晶体(20 mg/mL×50 μL)为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最佳剂量。为体现痛风的发病进程,常联合高尿酸造模法,郭玉星等[13]研究对比发现,以3%氧嗪酸钾腹腔注射结合踝关节尿酸盐注射方式,可成功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其模型关节红肿、关节炎病理改变明显,且滑膜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显著升高。李高玺等[14]以10%果糖水连续21 d诱导大鼠高尿酸状态,后采用3%尿酸钠混悬液注射踝关节,研究发现在大鼠高血尿酸状态下可成功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且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人类痛风的发病进程。

尿酸盐注射法,通过直接将炎性递质尿酸盐(MSU)注射入动物关节腔内,模拟得临床关节痛风的症状表现。由于尿酸盐常沉积于人体拇趾、趾跖、踝、膝等关节处,在模型动物的模拟时,可见膝关节注射、踝关节注射及足趾垫注射等。但该法仅能体现关节局部病症,适用于局部关节症状的观察。伴高尿酸状态下的联合造模法,常见高嘌呤成分或尿酸酶抑制剂结合尿酸盐注射法,虽然实现高尿酸基础的模型诱导,但仍以尿酸盐注射诱发痛风性关节炎,仅引起暂时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无法形成持久的模型。

1.2.2 本课题组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研究 禽类动物作为尿酸代谢性疾病研究的理想动物,其尿酸盐沉积體内,表现为内脏型与关节型痛风。已有研究报道应用特异饲料配方可诱发鸡痛风性关节炎,但鸡的体型较大,存在指标测定和实验饲养困难等问题。本组在探索痛风模型的塑造上,选用鹌鹑为实验动物,通过种类及剂量的筛选,确定酵母粉和骨粉为高嘌呤高钙饲料诱导剂,以常规动物饲料:酵母粉:骨粉(5∶2∶3)为最佳配比,同时联合限水条件。研究发现,该模型鹌鹑于实验第10天血尿酸水平已见显著升高,同时伴随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的显著升高,实验至50 d,部分鹌鹑已出现关节肿大、变形等痛风症状[15-16]。

以高蛋白高钙日粮塑造的鹌鹑痛风模型与人类痛风具有较高的相似性。1)发病病因的相似性,与人类因大量进食海鲜、动物内脏类高蛋白食物等诱发痛风的病因极为相似;2)临床表现的相似性,禽类关节型痛风表现为关节肿胀,且发生于末梢关节,如足趾关节、腕关节等处,与人类痛风症状表现相似;3)病理进程的相似性,禽类与人类均缺少尿酸酶,通过饮食自然诱导高尿酸状态进而引发尿酸盐沉积,形成痛风,其发病机制与临床相符。但该痛风性关节模型尚不稳定,成功率仅见部分鹌鹑,仍需对其造模条件作进一步优化与调整。

1.3 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

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由于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沉积于肾脏的肾损害疾病。通过持续增加体内尿酸生成或抑制肾脏尿酸排泄,致使尿酸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

1.3.1 常见尿酸性肾病模型 腺嘌呤,尿酸前体物质,既可增加尿酸生成,又可造成肾脏损伤、影响尿酸排泄,是尿酸性肾病的常用造模剂。乐心逸等[17]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腺嘌呤诱导大鼠尿酸性肾病,对比发现在饲料中添加0.5%的腺嘌呤为最佳造模剂量。为加速肾脏的尿酸盐沉积,腺嘌呤常联合使用。蓝伦礼等[18]研究发现以100 mg/kg腺嘌呤和15 g/kg酵母共同造模8 d诱导的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其肾功能指标、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肾脏形态病变可较准确达到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理要求。王莉等[19]通过腺嘌呤与氧嗪酸钾混悬液连续灌胃21 d,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郭思彤等[20]采用10 mL/kg酵母粉腺嘌呤混悬液(酵母粉10 g/kg、腺嘌呤100 mg/kg)灌胃造模,模型组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见显著升高,可用于研究驱风止痛散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Meng Z等[21]给予小鼠灌胃乙胺丁醇250 mg/kg和腺嘌呤150 mg/kg,实验持续14 d,其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显著性升高,可成功诱发小鼠尿酸性肾病模型。

腺嘌呤类物质诱导的尿酸性肾病模型虽能维持动物一定的时效性和稳定性,但该法主要通過肾后梗阻引发肾功能损害,与临床人类尿酸性肾病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发病机制不尽相符,属继发性尿酸性肾病。且研究发现,该法造模后期模型动物存在血尿酸降低现象,造模导致的肾损害问题尚无定论[22],提示尿酸性肾病模型的塑造仍需反复推敲。

1.3.2 本课题组对尿酸性肾病模型的研究 本组在鹌鹑痛风模型的塑造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限水条件,筛选最佳限水剂量15 mL/(d·只),成功建立鹌鹑尿酸性肾病模型。褚梦真等[23]采用高蛋白高钙食饵结合限水给予鹌鹑,实验持续40 d,可见模型组血尿酸水平持续显著升高,同时伴随肾功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肾脏组织尿酸盐染色见肾小管周围散布大量黑色尿酸盐结晶沉积,故应用该法可成功诱导鹌鹑尿酸性肾病模型。

通过高蛋白高钙食饵结合限水建立的鹌鹑尿酸性肾病模型,其原理以高蛋白食物酵母粉有效升高体内尿酸水平,以高钙食物牛骨粉抑制肾脏的尿酸排泄;同时结合限水条件进一步抑制禽体内的尿酸排出体外,致使尿酸盐沉积肾脏。该法模拟临床饮食结构改变,与人体尿酸代谢的生理特点具相似性;可维持动物高尿酸状态及出现明显的肾脏尿酸盐沉积,具稳定性;其造模剂配制简单,价格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重复性。且该模型已授予专利保护,可用于尿酸代谢性疾病的病理药理研究及痛风的中医药基础研究,适用性广泛[24]。

2 体外细胞模型

痛风相关细胞模型根据不同阶段的病症特点,给予相应造模剂,如高尿酸血症细胞模型从尿酸的生成、排泄途径入手,痛风性关节炎细胞模型以尿酸盐刺激。其造模方法较为直观,可直接反映病理变化。1)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细胞常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KC)、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正常肝细胞(L02); 2)尿酸性肾病模型细胞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 3)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细胞选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巨噬样细胞(大鼠骨髓巨噬细胞、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人单核细胞株(THP-1)等。

2.1 高尿酸血症细胞模型

补充尿酸法:1)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KC),尿酸主要经由肾脏排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肾脏占重要作用,起重吸收与分泌作用。任娇艳等[25]采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为造模细胞,通过诱导物腺苷配合黄嘌呤氧化酶,促进尿酸生成水平,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细胞模型。2)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1/3尿酸通过以肠道为主的肾外途径排出体外,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结构和功能类似于分化的小肠上皮细胞,可用以模拟体内肠转运实验。王雨等[26]通过600 μmol/L尿酸条件培养Caco2细胞,模拟高尿酸血症细胞模型,以此阐释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因子表达的病理联系。3)人正常肝细胞(L02),肝脏是尿酸生成的重要场所,体内产生嘌呤后,经肝脏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氧化为尿酸。以腺苷结合黄嘌呤氧化酶孵育肝细胞(L02),即得到高尿酸血症肝细胞模型,适用于筛选降尿酸药物[27]。

2.2 尿酸性肾病细胞模型

高尿酸刺激法:1)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NRK-52E),陈继承等[28]采用26 mg/dL浓度尿酸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 h,发现尿酸可抑制HK-2细胞增殖,诱发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等病变,成功建立尿酸性肾病的细胞模型。2)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邓蓉[29]以180 μmol/L浓度尿酸刺激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建立尿酸性肾病细胞模型,用于验证尿酸引起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2.3 痛风性关节炎细胞模型

尿酸盐刺激法:尿酸盐作为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关键物质,体外细胞模型主要以此进行造模。1)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由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连是急性痛风产生的本质,经尿酸盐刺激的炎性因子可诱导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高表达,且促进嗜中性粒细胞在HUVEC上的黏附,故HUVEC细胞常用作尿酸钠诱导的体外急性痛风模型[30]。Shi L等[31]采用尿酸钠诱导HUVEC细胞的体外急性痛风模型,评价四妙丸的高、中、低浓度和阳性对照吲哚美辛对细胞的抗炎作用。2)巨噬样细胞(大鼠骨髓巨噬细胞、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在尿酸盐晶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诱导炎性反应的研宄中,单核/巨噬细胞是参与痛风炎症启动及进展的主要免疫细胞[32]。赵璐等[33]通过250 μg/mL尿酸盐(MSU)结晶诱导大鼠骨髓巨噬细胞建立痛风模型,用以检测诱导后巨噬细胞中MRP8的水平。Chitra D等[34]采用尿酸盐结晶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的体外急性痛风模型,探讨桑色素的抗炎机制。3)人单核细胞株(THP-1),THP-1细胞能够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并且经诱导后转变为巨噬细胞,被广泛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的机制、信号通路研究。朱春霞等[35]将THP-1细胞给予浓度为100 μg/mL的MSU进行培养,成功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发现虎杖苷-桂皮醛可能通过抑制TLRs/My D88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3 痛风病模型的思考

3.1 痛风相关模型的特点分析

现有痛风相关模型主要包括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尿酸性肾病模型。其造模方法各有侧重,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升高尿酸水平为主,痛风性关节炎以尿酸盐沉积为切入点,尿酸性肾病以尿酸性肾损伤入手,病症表现显著;为贴近临床痛风的发病特点,主张采用联合造模法,成功建立伴高尿酸状态的痛风模型,但造模剂多选用外源性物质尿酸钠,与临床发病机制尚存差异。同时,目前通过内源性诱导尿酸盐沉积的痛风模型相对缺乏。

实验造模动物常用啮齿类动物,与人类尿酸代谢途径相似的禽类动物的深入应用亟待关注。本课题组根据前人研究基础及自身研究经验,选取禽类动物鹌鹑为造模动物,以高嘌呤饮食自发性诱导痛风相关疾病的发生,已证实该模型对建立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的明确优势,是建立痛风整体发病进程模型的理想动物。

3.2 痛风病模型的建立思考

随着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连续病理过程。2018年,由欧洲风湿病联盟制定的痛风指南提出痛风应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无症状尿酸盐沉积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期[36]。时至2020年《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亦提出高血尿酸与痛风性关节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将其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无症状尿酸盐沉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伴尿酸盐沉积、痛风、痛风石性痛风、侵蚀性痛风、初次痛风发作、复发型痛风发作8个状态[37]。由此可见,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整体是一发展性代谢疾病。

现有痛风相关模型的造模方法多样、各有优势,但在临床痛风病的整体应用中仍有一定的局限。1)就动物模型的选择,需进行动物的经济性、可操作性、稳定性、重复性等方面的考量。啮齿类动物经济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可实现模型的复制应用;但该类动物尿酸代谢途径与人类存在差异,难以维持高尿酸水平下模型的稳定性及持久性。禽类动物鹌鹑体型小、易饲喂管理,满足模型的可操作性与重复性,同时贴近人类尿酸代谢机制,保证了模型诱导过程中高尿酸水平的稳定性,是建立痛风病模型的较佳选择;2)就痛风病整体模型的建立,现有模型仅建立其单一病程疾病,如高血尿酸阶段的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升高尿酸水平为主,尿酸盐沉积及致炎阶段的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关节红肿热痛的典型炎性反应表现为主,忽略了痛风病整体的进展性病理变化,应注重模型的整体病程模拟。临床痛风的发病多与饮食因素、生活习惯有关,长此以往引发痛风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因此,模型诱导时可考虑从饮食因素入手,本组长期应用鹌鹑特色模型动物,通过高嘌呤饮食已成功诱导高尿酸至尿酸盐沉积的鹌鹑尿酸性肾病模型,提示该模型动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3)就痛风病模型的应用,痛风病的发展发生应包括高尿酸水平、尿酸盐结晶、炎性损伤表现3大要素,在模型建立时除考虑模拟疾病整体发病特点外,还应考虑动物是否存在自愈性,其造模剂对模型是否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以及成模时长及稳定性等问题,才能保证痛风病模型的成功建立。

4 小结

痛风病作为一慢性、进展性疾病,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该病的高病发率、高致残性及多并发症,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推进其药物研制进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痛风病整体模型的建立。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细胞模型的建立可直观反映该病的作用机制、评价药物的药效、毒性等,同时辅助验证动物的试验结论。因此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梳理及结合本课题组研究经验,系统分析了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的模型载体选择、造模方法及模型特点等多个方面,同时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提出自身见解与思考,致力于突破痛风病模型建立的瓶颈,为后续学者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2]唐灿,杨奎.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初探[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5):292-294,321.

[3]李永新,孟陆亮,张延英,等.益气化湿胶囊干预腺嘌呤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的研究[J].甘肅中医,2010,23(5):22-24.

[4]李媛媛,周海燕,吴绿英,等.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与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27(6):747-752.

[5]沈桂芹,于世家.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8):55-59.

[6]王雨,林志健,聂安政,等.Glut9在果糖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6,32(12):2287-2290,2299.

[7]Dool-Ri Oh,Jong Ro Kim,Chul Yung Choi,et al.Effects of ChondroT on potassium Oxonate-induced Hyperuricemic mice:downregula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and urate transporter 1[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9,19(1):10.

[8]刘小青,张冰,胡京红,等.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建立及菊苣提取物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44-47.

[9]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85-1188.

[10]苗志敏.痛风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69.

[11]Coderre T J,Wall P D.Ankle joint arthritis in rats:An alternative ani mal modle of arthritis to that produce by Freud′s adjuvant[J].Pain,1987,28(3):379-393.

[12]黄火高,孙运峰,胡明,等.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特点[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29(6):538-542.

[13]郭玉星,熊辉,陆小龙,等.改良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复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40(2):18-23.

[14]李高玺,林志健,张冰,等.高血尿酸状态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007-2012.

[15]王海鸽,张冰,林志健,等.高蛋白高钙日粮对鹌鹑尿酸代谢及痛风发生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8,40(19):22-27.

[16]王海鴿,林志健,张冰,等.高蛋白高钙饮食合并限制饮水建立鹌鹑痛风模型初探[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29(4):15-22.

[17]乐心逸,刘艺,李默影,等.腺嘌呤诱导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研究[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35(2):125-128.

[18]蓝伦礼,江滨,刘梦楚,等.不同剂量酵母和腺嘌呤诱导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的建立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2):33-43.

[19]王莉,徐柳青,施映枫,等.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动物模型建立及发生机制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5,31(3):203-207.

[20]郭思彤,许立拔,梁小玲,等.驱风止痛散对酵母联合腺嘌呤致痛风性肾病的作用及机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3):342-344,349.

[21]Meng Z,Yan Y,Tang Z,et al.Anti-hyperuricemic and nephroprotective effects of rhein in hyperuricemic mice.[J].Planta Med,2015,81(4):279-285.

[22]张超,曹克光.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9,16(4):18-21.

[23]褚梦真,林志健,张冰,等.鹌鹑内脏型痛风模型的诱导初探[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36(6):879-883.

[24]张冰,林志健,王海鸽,等.一种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CN111418710A[P].2020-07-17.

[25]任娇艳,刘丹.一种高尿酸血症细胞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在降尿酸功效评价方面的应用:CN106190953B[P].2019-12-10.

[26]王雨,林志健,张冰.中药菊苣改善氧化应激性炎症介导的“肠-肾”尿酸排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5):2552-2557.

[27]任娇艳,刘丹.一种高尿酸血症肝细胞模型及其构建方法:CN106190954B[P].2019-12-10.

[28]陈继承,康洁,高碧珍,等.尿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48(1):25-28.

[29]邓蓉.褐藻多糖硫酸酯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8.

[30]Terkeltaub R,Baird S,Sears P,et al.The murine homolog of the interleukin-8 receptor CXCR-2 is essential for the occurrence of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in the air pouch model of acute urate crystal-induced gouty synovitis[J].Arthritis Rheum,1998,41(5):900-909.

[31]Shi L,Xu L,Yang Y,et al.Suppressive effect of modified Simiaowan on experimental gouty arthritis:an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y[J].J Ethnopharmacol,2013,150(3):1038-1044.

[32]Martin W J,Walton M,Harper J.Resident macrophages initiating and driving inflammation in a monosodium urate monohydrate crystal-induced murine peritoneal model of acute gout[J].Arthritis Rheum,2009,60(1):281-289.

[33]趙璐,孙俊波,魏桂梅.MRP8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痛风细胞模型中IL-1β的表达[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6):44-47.

[34]Chitra D,Sowmiya K,Mahaboobkhan R,et al.Morin,a Bioflavonoid Suppresses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Induced 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 in RAW 264.7 Macrophage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Intracellular ROS Levels and NF-κB Activation[J].Plos One,2015,10(12):e0145093.

[35]朱春霞,顾祖莲,杨博,等.虎杖苷-桂皮醛对MSU诱导的THP-1细胞痛风性炎症模型的影响及机制[J].中药材,2017,40(7):1710-1713.

[36]Richette P,Doherty M,Pascual E,et al.2018 updated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gout[J].Ann Rheum Dis,2019,79(1):31-38.

[37]黄叶飞,杨克虎,陈澍洪,等.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7):519-527.

(2020-12-10收稿 责任编辑:徐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406);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项目(1040063320004);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项目(20200633200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7ZX09301024)

作者简介:杨婷(1996.1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E-mail:yt12652178@163.com

通信作者:张冰(1959.08—),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E-mail:zhangbing6@263.net

猜你喜欢
痛风研究进展模型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自制空间站模型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精神压力大可诱发痛风
模型小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