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郡伟 林骏科
【摘 要】构建基于个性发展目标的学生评价体系,是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创新并发展教育评价、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评价结果往往游离在目标之外,或者说与目标本身的匹配度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改变现状就要正视当下教育的真实问题,要厘清目标本身的内涵价值,尝试以评价驱动目标达成。
【关键词】学生学习;个性发展;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6-0055-02
【作者简介】1.殷郡伟,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江苏常州,213000)副校长,二级教师;2.林骏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江苏常州,213000)教育研究院院长,二级教师。
发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个性化发展目标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成为教育发展的目标。而现实问题是,基于目标本身的评价策略以及基于目标视域下的行动评价方案是模糊的,所以,导致我们最后的评价结果容易游离在目标之外。
一、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的缺失
1.对于个性的漠视。
在当下教育评价体系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标签、分数、等次,这些象征着层次性的“符号”“标识”看似对应了全面发展的需求,但是却缺少评价之于“个性”的考量。换言之,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进行了“筛选”,他们往往关注了许多群体而忽视个体变化,往往关注了结果而忽略过程中的表现,更有甚者凭借着所谓的经验以及自我的主观意识,对某些关键要素视而不见,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颇。
2.对于发展的短视。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与行为方式中还存在固化思维。有的评价模式一旦被确立下来,就很难再进行调整或改变,这也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评价本身的个体性、差异性与发展性。但人的发展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此评价方式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3.对于过程的忽视。
随着学习過程的不断深入,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志、情感、性格、经验等方面都会随之改变,但是这一点却往往在评价过程中被忽视。这主要体现在评价手段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效果上,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优势与潜能做不到及时捕捉,甚至往往忽视那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微表情、微细节。这些“末梢神经”所引起的学习活跃程度在一定范围上影响着后续的学习状态,而往往因为评价的“顿感”而导致这种活跃度骤减,甚至磨灭个性的生长。
二、以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难点突破
1.“评价内容”的整体优化。
在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彰显评价意志与功能。基于脑科学理论,重塑评价内容的三个维度,即内容(知识、理解、技能),动机(动力、情绪、意志)和互动(活动、对话、合作);实现评价过程中“意义能力”的功能性,“心智与身体平衡”的敏感性,“个体在相应社会情境与共同体中的整合”的社会性,让“作为能力发展的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纲要”与“标准”,将“目标评价”可视化,为学生提供资源(评估量表、资源包、脚手架、工具箱),并关注“过程评价”的跟踪,形成基于评价目标的检测系统。
2.“评价过程”的丰富提升。
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支持。如教学配置按照学生的学习意志进行供给;教学时间可以提供选择性支配;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定制;教学过程根据学情进行选择。同时,重点聚焦“过程观察”研究,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进行观察评价量表制定,形成叙事—描述范式、话语—解释范式、观察—评价范式等不同范式形态的评价研究路径。
3.“评价关系”的深度重构。
所谓“评价关系”,即在教与学过程中针对参与评价的个体或是群体展开相对平等的、相对稳定的正式关系,其核心特征在于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和关系的持续性。这种关系可以建立在学生与“知识”“他人”“情境”等不同维度的关系参与者之间,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多侧面性,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被评价者在解决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提升、素养达成等方面呈现出来的个性化表现。
三、以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展望
1.抓住评价的“关系变量”。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发展规律,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关系变量”,围绕“态度”“内容”“行为”“时间”等维度进行系统评估,为完善评价设计、反馈、修正等奠定基础。
2.设置评价的“量化标准”。
结合辛格提出的“IMSTRA”模型,围绕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沉浸”“结构化”“应用”三个阶段的特质,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围绕学生个性发展特征与规律,提取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情感支持、课堂组织、教学支持等),形成相应的分析模型,以支持评价的推进。
3.形成评价的“支持系统”。
根据时间、行为、认知、情感和内容等检测维度,确立评价的信效度。基于“互动时间的不同层级”“互动行为的不同表达”“互动认知的不同层次”“互动情感的不同体验”“互动内容的不同效果”的检测项目细分,从而形成相应的评价支持系统,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