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际俭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历史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让历史教学可以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带动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实践
随着现今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更新和深入,历史教师积极寻找其应对策略,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前进。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讲解,引导和激励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了解,进而更有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对历史课堂的要求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顺应新课改的请求,明白教学目的,要深入把握新课程变革的详细请求和规范,对历史课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操作性强为教学请求,设计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然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经过多元化的教学,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可以经过完整的教学任务而将教学目的和课堂历史知识点有效分离。
2.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将本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抛弃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离实践教学状况,明白教学的目的性,注重历史教材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发掘教材内容,對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搜索相关的课外材料,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地讲解,让学生具备将教材内容和课外材料相结合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丰富的课外材料,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并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观察性,让其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求能力,进而完成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是在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以此探寻历史的真相,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总结经验教训。历史教师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例如,在必修课程“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这一专题学习中,教师采用讲授法叙述工业革命的基本内容,可以选取关于工业革命的有关文字和图片材料,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成果,而在讲到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时,可以以问题为引领,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思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1.理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要求下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要明确教学目的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事件,在真实的场景中回忆历史,并在剖析历史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性,将教学目的熟记于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到有目的的教学,进而提升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每个学期教学的总目的性。再依据学生真实情况以及详细的教学状况,将教学目的进一步规划并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到有目的、有内容、有灵敏性的教学。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明白向学生表述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课堂的重点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和规划,进而让学生在课上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祖国统一的知识点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继续进行情感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预习。教师能够向学生讲述我国“一国两制”政策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对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结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之后,对知识点的主线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朝一日能为祖国的统一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2.寻找身边史料,学会细节实证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历史资料去探索,并学会细节实证,进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或者图书馆的历史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些历史资料中去进行分析和整理,提高学生的细节实证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历史资料中进行针对性地阅读,进而得出一定的结论,使学生更加尊重历史史实,培养学生意识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根据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制定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探究,提高学生的细节证实能力,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深挖教材内容,提升时空观念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非常复杂的,各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很多学生在观念的表现中都有些不尽人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有一个清楚的联系,还要培养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背景以及意义有基础的认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时间建模,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将时间置于大历史观念之下,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的时间主干,然后再在实际教学中慢慢地将具体历史活动的时间点填充到历史时间轴上。然后在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当时的历史时期、历史年代,并结合大历史的背景,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合理地分析,让学生在大历史的背景下对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形成时间建模。在教学完必修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己画一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纵向比较、记忆各阶段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必要时可以引入这一阶段的政治情况、外国历史情况,通过教材的整合,不厌其烦地多方面地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4.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知识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一些大型历史事件,而在教学时,教师主要是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这整个教学过程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因此,要求在新时期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主动进行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融入教学情境中,深入体会历史事件,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体会和感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魅力,培养起相关的思维能力,这对于辅助学生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我国的历史教学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的改进与调整。这就必须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传授学生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将教学目标理顺,重视历史细节,推进课堂导入。
参考文献:
[1] 郑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年第6期。
[2] 王彩霞《统编教材背景下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辽宁教育》2019年第6期。
[3] 房树红《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变化及教学策略调整》,《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