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仲玉
摘 要: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推广的同时也推动着高中语文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可以切实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来锻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中的综合实践水平,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语文的角度来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促进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的实现。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育,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及人文精神,文章结合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来进行分析,促进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的进一步转变,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以及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促进高中学生实现多方位、全能型人才的培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围绕核心论题的议论来展开,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作者所持有的观点与态度进行分析与阐述,说明某种具体道理,并引发读者的深刻共鸣。在进行此类文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际现象、案例开展分析,通过辩证的思维来驳斥一些老旧的思想观念,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对同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推动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论述类文本教学中可以切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后续阶段的语文学习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二、 现阶段高中论述类文本教学课堂现状
在高中阶段的文体类型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是比较特别且难度较大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阐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并对此展开讨论。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在很多时候并不完全契合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开展,课程内容较多,但课时数量并不足以支撑,有时候在实际教学中急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对文章的特点与重要性的讲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首先交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来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的熟悉与了解,随后直接将观点抛出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缺乏了一个学生主动探求的步骤,自然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综合文化素养以及个性化發展层面起到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是关系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缺乏良好阅读学习氛围的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阅读兴趣,缺乏兴趣指引的学生在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难以发挥出实际阅读效率,长此以往,导致学生难以突破语文阅读的瓶颈,很难取得实际发展。
在学生层面,也有一定学生缺乏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地位的认识,觉得阅读此类文本并不会对实际学习生活带来价值与意义,通篇理论并不利于知识的累计,在错误观念影响之下的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面对课后作业,负面心理因素影响了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培育。
三、 学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对学生能力培育的影响
高中生语文思维的培育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对语文知识的不断挖掘与思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高效科学的逻辑能力,善于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积极发现并思考问题,并对此积极开展反思与总结。在这种培育途径中学生可以逐步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锻炼学生语文学科思维模式,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语文知识进行解答,利用语文思维模式来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在生活中推动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论述类文本阅读则主要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活跃地发表自身看法与观点,在相互交流中学会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论点来进行思考与分析,积极发现其他人发言不完善的地方来进行纠正,进一步推动独立思维的培养。
在这种阅读教学环境中,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显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在活跃的课堂氛围的影响之下,在活跃了思维的基础之上更能推动同学之间的交流频率,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之下感悟阅读带给学生的魅力,积攒知识开拓视野,学会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实际问题,更加全面仔细地应对考试或生活中的难题,为学生后期进一步学习语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四、 阅读教学的有效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吸取经验改进教学方式
培育学生的语文思维,可以通过改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将主体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与思考,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小组来对文本中的具体信息、论点来进行提炼、分析与概括,从而主动地寻求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观点,达到创新教学方式的目的。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减少灌输性知识的所占比重,通过分析与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与能力来培育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在讨论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推动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进行《拿来主义》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实现搜集资料,自主分析什么是拿来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对拿来主义的看法是什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给我们输送什么信息,以及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对我们产生哪些帮助?通过对这些教师预创设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实现通过不同角度来分析文章,进而锻炼了思维的思辨性,切实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高度契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炒作类的事件,针对这些事件也带来了大量的论点,从而让事件实现快速发酵,从而实现博取眼球的效果。在这种现象的推动之下,直接推动了社会民众的大范围讨论,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这些实际案例,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并以此来迁移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中来促进阅读的学习。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提取最新的课堂观点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加到课堂中的积极性,灵活高效地对文章材料进行学习与思考。
例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如课堂迟到的问题,在本质上迟到十分钟和迟到二十分钟有区别吗?迟到十分钟的同学是否可以嘲笑迟到二十分钟的同学?教师辅之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在课堂开始阶段便可以营造轻快的氛围,放松学生的身心,集中注意力到课堂内容之中,进一步感悟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