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谈散文教学

2021-06-30 02:36杜艳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散文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的第一组散文。“本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描述:“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语文教学活动该如何进行才能让以上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四点思考。

一、把握“学情”,明确教学方向

“所谓‘学情,就是学生自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什么地方能读懂,能理解、能感受、能欣赏,什么地方读不懂,不能理解、欣赏、感受。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们由于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局限性尚不能理解、感受、欣赏的地方。”(李节《关注‘学的阅读教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荣生访谈》,《语文建设》2011年第6期)很显然,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情”了然于胸,才有可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求知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预习阶段遇到的难点和堵点,切实保障教学实效。

关注“学情”必须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无论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已然成为公论。阅读教学也是一样。王栋生说:“读书是个人的事,很简单的常识。”既然读书是学生个人的事,那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也是了解“学情”的应有之义。教师将阅读教学实践建立在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之上,明确教学方向和任务,教学成效的凸显也就水到渠成了。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都是写景抒情散文名篇。景物描写都很精彩,情味深长,达到了情与景完美交融的程度。但教師应该可以预见的到,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局限,是不可能在阅读之初就对散文当中渗透的情感追求和民族心理有深刻理解的,因为两篇文章中的趣味与中学生的情感经验存在很大的疏离感。学生倾向于想当然地凭直觉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一般都是浮于表面的“我以为”,而缺乏实证精神。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用深沉的笔触将故都的秋景、秋味、秋色和秋声描绘的细致入微,学生读起来也颇有好感,但要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加以描绘,领悟文字背后的深意,恐怕还是有较大难度。《荷塘月色》中,作者用铺陈的语言,运用大量的修辞,文章辞采华丽,学生在初读之时很容易被文字的富丽灵动吸引,对作者的笔下的荷塘与月色充满向往,但往往也容易止步于此,从而失却了对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情感意蕴的挖掘。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最终提升课堂效率。

二、关注“合作”,揣摩文本语言

课堂教学上要讲“合作”,顾名思义,就是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进课堂的生成。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进程推进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自然达成教学目标。恰如褚树荣老师的观点:“(把语文课)上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读书课,能让孩子好好读书,不折腾孩子,这是一堂语文课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就是不折腾孩子,平直的话语中蕴含着真理。所谓“不折腾孩子”,也就是要相信学生,将学生视为平等的合作对象,相信他们的能力足够解决遇到的学习困难和障碍。

要如何“合作”呢?语言赏析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汪曾祺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是和思想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可以像橘子皮一样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思想的载体。作者的情感指向和文本的内涵主旨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外化,最终被读者所理解和领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之中重视语言品鉴也就是理所应当了。提高语言欣赏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教材上两篇课文的“学习提示”上有这样的表述:“学习时要关注两篇写景散文的语言艺术,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如《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荷塘月色》善用叠词,语言朴素典雅、准确传神、贮满诗意。阅读时应多加体会。”可见,仔细揣摩语言是这两篇散文的学习重点之一。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的秋进行了描写,那么他是如何准确抓住景物的独有特点,细腻刻画出属于故都的秋的那一份“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郁达夫的文字之中充满了对北平的眷念和热爱,师生必须一起对相关的语言细细品读,才能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审美旨趣和文人情怀“提取”出来。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创造的朦胧悠远的荷塘意境,让一代代读者为之心驰神往。作者到底是如何让妙笔生花的呢?朱自清将自己的心绪付诸笔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透过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暂得宁静”的微微欢喜的朱自清,也能想象到一个心情重归尘世喧嚣、内心失去宁静的有着淡淡的忧伤的朱自清。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的涵泳咀嚼,把握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特点和蕴含的人生思考,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三、优化提问,撬动思维支点

提问作为教师推进教学进程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正如卢正芝和洪松舟所说:“课堂设问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提供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学生做些什么,如何做的暗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由此可见,提问的终极目的指向的是学生热情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而现在的现状是,课堂提问随意化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教师想当然的提出问题,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一定能回答出来他提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的答案不理想,他又会想当然的认为是学生的能力不够,而自己的提问并没有任何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更容易理解那些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贴近、针对性强、内容具体的问题,而那些碎片化、与内容关联度低的问题则往往在消耗了学生的大量精力之后,又不能深化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收效甚微。优质的课堂提问则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他们开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大门。“思维发展和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落实的学生能力之一。余党绪老师说过:“聚焦阅读中的思考,这必然导向思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是理性主导的阅读,是对话式的阅读,是探究式的阅读,也是建构式的阅读。”(余党绪《阅读改进,终会聚焦思维(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4月上旬)而要真正实现这种“思辨性的阅读”,优化课堂提问无疑会起到添砖加瓦的效果。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散文佳作,入选教材,绝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有着细致入微、灵动鲜活的景物描写。寄寓在两篇文章文字背后的深厚意蕴、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是让它们成为经典的更深层的原因。作为情、景完美融合的散文典范,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应该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上,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写秋的散文,其中不乏佳作。《故都的秋》作为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教师应该如何施教,才能教出独特的“这一篇”,值得研究。优质的课堂提问能够恰当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迅速理清文章脉络,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比如《故都的秋》文章题目就大有深意。课堂可以设置提问:为什么郁达夫要将北平称为“故都”?将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好不好?学生只要解决了这一问题,就能准确领会“故都”二字当中蕴含的将自然境界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而这也恰恰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荷塘月色》作为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同样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文章围绕着清华园里面的一方普普通通的荷塘展开,抒发特定历史背景下朱自清的独特的个人情怀。本文的结构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情感脉络上都首尾呼应,虚实交织,显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设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这样的线索设置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如果能顺利解开以上疑惑,学生既能掌握散文双线结构的相关知识,又能更好地深入作者的内心,把握文章“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相互交织”的复杂的情感宣泄方式。

四、主题阅读,整合课堂教学

教参上写道:“以上的整合教學、群文教学是新课程的常态,从以前的‘单点变成现在的‘套餐,加大了思维的容量,更能形成贯通、比较式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形成文学鉴赏的眼光,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说,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明确学习任务,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然如此,传统的以“单篇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不能再适应新的教学实践,必须要予以改变。主题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整合式的阅读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能弥补传统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但必须明确,主题阅读并不排斥单篇精读,反对的只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一言堂”式的单篇教学。现在提倡的是,即使是单篇教学,也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融入文本,协助他们开展自主学习。而且,单篇精读同时也可以成为实施主题阅读的一种途径。毕竟,只有单篇文章理解透彻了,主题阅读才有可能深刻。诚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中说的:“我并不认为教师的责任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可以自己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而要想引导学生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吃透已有的文本,以深刻的认知去推动自己举一反三,打破未知,收获新知。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同属于“自然情怀”这一主题,教师可以按照板块创设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分步骤完成单元教学任务。当然也可以先创设一个整体的学习情境,再以不同的学习任务作为载体分别承担相应的单元目标。根据教参,单元目标之一是“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可见,对于两篇文章而言,教师引导学生吃透文本,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手法应是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研读文本,探究意蕴”的教学任务,即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探讨,分别厘清两篇散文在写景、抒情、语言特色、作家创作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思索和创造活动的前提。而比较阅读教学作为高中阶段非常实用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发现问题,找到解读文本的突破口,从而为“主题阅读”的落实提供了依据。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将两篇文章整合到同一主题框架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并将所思所感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通过思想的碰撞打破学生思维的“壁垒”,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杜艳红,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散文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荷塘月色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