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华军、王俊鸣两位老师的一篇有关人教版《兰亭集序》注釋质疑的文章中,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兰亭”“万殊”“静躁”“放浪形骸”和“喻之于怀”等注释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严谨的考据。并强调了整体把握、以文解文、以理解文,结合文章前后语境来明确释义的原则。[1]我认为非常细致,并充分体现出两位老师治学与教学的严肃态度。而在此基础上,我仍有些问题,想要同两位老师及其他一线老师进行探讨,希望进行交流,得到指正。
首先,确定以文解文的原则,我认为非常必要。它展示了一位优秀作者流畅严谨的创作思脉,使文意的流转有了自然的意蕴。
因此,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文章第三段中引用《庄子·内篇·德充符》中的一句“死生亦大矣”,课本解释为“死生是一件大事”,就有些不妥了。为什么呢?因为“死生亦大矣”后面,紧接着王羲之就发出了自己的感慨:岂不痛哉!如果前句说的是“死和生”,那么这是每个人最平常不过的生命轨迹,是无论谁都要经历的,依据以文解文的原则,这又有什么值得王羲之感叹“怎不让人悲痛”的呢?这“生”又代表着“出生”“生存”,还是“生命”呢?“出生”“生存”或“生命”又有什么可悲的呢?
如果说王羲之是以古人的话来总结前文所讲种种,那么前文中有什么内容能让人推断出这“痛”的来源吗?到底为什么前文所感之“乐”,转瞬之间又成为“悲痛”了呢?
要想解释清楚,还要从文章开头讲起。而这也是两位老师文章中没有谈到的部分,希望通过本文的补疑,能使大家对《兰亭集序》的文脉转折、对文章中所反映出的可贵思想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以便显示出文章在文学史、思想史的地位,以及在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引领作用。
一、人生之至乐
作为一篇宴集序,文章首先记录的是当日兰亭集会的盛况。出于习惯,序文作者都要对当时之情境做一番夸耀性的赞赏,这从另一篇著名序文《滕王阁序》中亦可见一斑。
兰亭集会这日,阳春三月,生气勃发,人们洗去身上一冬的污浊,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畅快,修禊事带给人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愉悦。而群贤聚集,少长兼有,又使这一聚会多了几分人贤事雅的相知之感。
再看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好一派山色水光!又赶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公作美。虽无丝竹之乐,但一觞一咏,亦能助众人之兴。真可谓是“四美具,二难并”!
于是在这样的情境中,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人生之乐足以极。因此,在最后王羲之是想说,这样的盛会、这样的人事交往真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啊。
二、至乐之短暂
然后,第三段王羲之便承接这快乐的聚会交往,唱出了快乐的短暂。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常常会关注到“俯仰之间”意指时间的短暂,但却忽略了在这里短暂所指的并非人生,而是像兰亭集会这样的快乐时光。否则就不必提“人之相与”,而只需像曹操一样慨叹“人生几何”即可。
而这样解释出人与人交往的快乐,也照应了下文不同人之间的趣舍万殊。那为什么人之相与的快乐会很短暂呢?王羲之是这样解释的:
1.人生苦短,乐不长久
不管一个人的性格是好动还是好静,是追求听任自然还是崇尚积极进取的胸怀抱负。当他遇到了所欣喜之人之事之物,就像兰亭集会中的众人,有了这样的赏心乐事,都会在这短暂的拥有中感到一时的快乐和满足。但他们都逃不过时间的制约,在他们意识不到的时候,时间的流逝就使他们的生命走向了衰颓,也随之带走了快乐。
2.万物变化,乐不长久
有的人可能会进行反驳,既是少长咸集,还有那些时日尚久的年轻人呢?他们的快乐能长久吗?王羲之接着解释,很不幸,也不能长久。为什么呢?
首先,人是会对已有已得厌倦的。之前所喜爱的、欣赏的,可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使人产生感慨。就像这次兰亭集会的美好回忆,也许会被其它的记忆所冲淡,被时间遗忘。
其次,即便是我的感情专一、坚定,但我喜爱的对象也会发生变化。那些我原来所喜爱的事物,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成为遗迹,不复原来的模样。也许许久之后,这兰亭这曲水,也会成为历史的尘埃。所以,这如何不让人产生难以抑制的感叹呢!而且,按照这样的理解,我认为“老之将至”后应是句号,而“所之既倦”和“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之间应是意义上的递进,地位上的并列关系了,分号应出现在“感慨系之矣”的后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后也应是句号了。
再进一步说,更别提我们这些感叹之人竟不知何时就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全凭造化的安排,全无预知的可能。那么这人生之至乐,哪里还有一丝一毫,全然化为人生之悲了。所以最后王羲之说,我是真的悲痛啊!那么王羲之最后真正痛的是什么?难道不是生命无预示的消亡,以致于所有美好、快乐的消尽吗?
因此,在这里我理解的“死生亦大矣”,被称为人生的大事的,应该是“死”,而在文言中也确有偏义复指这样的情况。[2]这样一来,使王羲之悲伤的,承接着“乐”以及“乐之消亡”的痛,就自然明晰了。所以,这里的解释不应为“死生是件大事”,最起码要将“偏指死”标明出来,让人明白王羲之悲痛的是“由生到死”的终归于尽。
三、人生何义
当我们明白了王羲之对“死”的悲痛的时候,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造化弄人,生命有终,那王羲之如何看待这种“悲”,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兰亭》中的思想呢?
这还要从当时魏晋时人的名士风度说起。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3]
申祖胜也在《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中称魏晋名士“思考思辨的中心已不再是提出救世治世之良方,生命哲学从总体上取代了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实现,意味的是人本身的觉醒与解放。它也有极认真之处,但不是疗治社会,而是拯救自身。”[4]
而王羲之就是在这样的一种风气中创作出了《兰亭集序》。既然“死”在王羲之看来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是和“生”区别开来的事,那么“生”的意义就更应该被重视,“死之痛”就应该在“生之时”真切地去感受去化解。于是王羲之想到了“昔人”,他说“每当我读到古人产生兴发感叹的原由,都深有同感”:我之所痛,古已有之。那么,我们这痛苦的生命的意义,就应该让它在时空的链条中充当一环,在千古的历史中留下真实的印记。
于是,生命价值的觉醒在时空中得到了呼应。而这也正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给予我们后人最宝贵的东西:真实的活着,充分的体验,认真的记录。而这也正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带给我们中学生的可贵思想。
注释:
[1]张华军,王俊鸣.《兰亭集序》人教版注译质疑[J].中学语文教学,2019(3).
[2]王林喜.中学文言文同义复词与偏义复词探析[J].语文知识,2015(2).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08.
[4]申祖胜.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112.
梁威,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