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转换师生角色的新型课堂模式,它的应用价值在于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上转移给学生,确保他们能够在深层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得地理课堂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对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生本理念在教育创新进程中的渗透,翻转课堂模式也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它要求灵活转化师生在原本课堂中的固定角色,为高中生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创造新的支撑点。因此,为了让翻转课堂模式在地理课堂中充分体现其价值,高中地理教师必然需要把翻转课堂模式作为研究视角,灵活探寻它与地理教学融合的优势和劣势,游刃有余地运用多样教学策略来诱导学生思维活力,为他们学习实践有效性的提高提供更多可能。
一、翻转课堂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优势分析
翻转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它基于信息技术灵活调整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侧重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调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教师直接式灌输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多表达个性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同时,翻转课堂模式也涵盖着“先学后教”教学要求下的深度学习思想,旨在将更多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推动地理课堂朝着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型高效课堂转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来转变学生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的时间来观看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并将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堂上加以思考和讨论,努力成为课堂的主人,往往能够引导他们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在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地理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翻转课堂价值的阻碍因素
(一)过分侧重视频制作
由于翻转课堂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实质内涵和运用途径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都对翻转课堂的含义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即等同于教学视频的制作。有的教师过分侧重于制作课前视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视频内容的讲解上,以至于在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精心备课的时间,也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去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压力,也无法将翻转课堂模式的作用充分落实在地理课堂中。
(二)教学设计脱离学生
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核心就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大脑思维的引导者和学习活动的主动者。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在其中扮演着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距离的重要角色。但就目前来看,即便是高中地理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宰”课堂活动,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落实“以生为本”的原则,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学情的细致分析,这使得课堂教学设计愈发脱离学生既定的学习目标,让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仅仅流于形式。
(三)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已然成为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最基本的条件。这也意味着高中地理教师必然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方法,以此来满足翻转课堂的创设要求。但是,这对于许多教师而言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仍旧存在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这直接影响着学生观看视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形中降低了翻转课堂的有效性。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方法
(一)巧用视频,优化课前预习设计
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与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融合运用,让地理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魅力。由于地理知识较为烦琐多样,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往往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厌倦心理。那么,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地理教师必然需要从信息化教学的视角切入,以课前预习环节为翻转课堂创设落脚点,通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运用微视频灵活优化课前设计,让学生得以在课前自主完成“精”“准”的预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时,笔者会事先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情况,了解到他们多数都对水资源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认识。因此,在设计课前预习内容时,笔者会运用“视频+学案”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将学生快速带入探究学习的状态中,以此来保证课堂的讲解和讨论时间更为宽裕。首先,笔者将一些与水资源现状相关的图片放置在视频的开头,再引入目前世界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发展状况的有关资料和图表,并配上一定的讲解声音,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清晰明确地把握水资源的概念,了解水资源在世界和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随后,笔者会在视频中以广东省水资源为例,向学生提及全省水资源总量及特点,并要求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查询相关资料,切身体验广东省水资源利用的特点主要在于人均占有资源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水质总体较好等,目的是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笔者还会辅以课前预习的导学案,其中囊括的內容有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等,同时,笔者还会在导学案上进行资源链接分享。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目标来对视频内容进行思考,并在归纳和总结出自己对新知识的不解和疑惑之处时实现能力的提高。
通过优化课前预习,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都能主动分享自己对微视频的理解和感想,也能大胆地提出问题,请求教师帮助答疑解惑。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前预习对学生探究思维的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让预习环节成为学生把握新知识的启航点,不断提升着他们的自主学习效率。
(二)分组探究,激发思维碰撞火花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通过教师有意识设计的课前视频指导,已然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形成了初步的理解。但同时,他们必然会在思考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而分组探究活动是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地理课堂中的重要步骤,它是连接课前预习环节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对自主预习活动的反馈,从而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灵活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小组任务,引导学生挖掘重难点的本质内涵,从而满足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要求。
在开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课堂教学时,笔者首先利用短短的课堂时间来对学生课前预习产生的疑问进行汇总,分析他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一主要问题的指导下,笔者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先说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并尝试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答案。随后,笔者再在课堂中随机应变,根据这个主要问题来设计分组探究学习任务:总结和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时间分布状况,结合地形、气候等条件来对分布不均的原因做出讨论交流。这种分组探究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够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水资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分组探究,学生的学习思路得以从预习环节延伸到课堂中,这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探究中的热情,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此,翻转课堂模式得以在地理课堂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灵活总结,巧妙构建课后环节
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来说,除了精妙的课前“点睛”和多样的课中探究,灵活的课后环节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翻转课堂模式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师必然不能忽视对课后环节形式和内容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与知识再次进行“亲密碰撞”,从而真正达到将知识内化于心的目标。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再次借助信息化教学的力量来构建课后环节,以此来满足学生对知识回顾的需求。
同样,在完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的教学后,笔者会先组织开展一个心得交流会,鼓励学生自主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在细心聆听的过程中,笔者很快能够了解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制定出下一步的课后总结计划。首先,笔者会先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浏览这些网站,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随后,笔者会利用微视频来引出这节课知识的重难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视频中,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回忆整个探究学习活动。这种课后学习形式与传统的书面作业有明显的区别,它有效激发了学生课后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满足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回顾要求。
通过构建课后环节的形式和内容,学生得以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这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总结,也充分落实了翻转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要求,让地理教学高质量地推进。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应用翻轉课堂模式,是满足对现代地理人才培养要求的必要举措。为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做好推动翻转课堂与地理教学完美融合的使者,诱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来展开高效的自主学习活动,使他们逐步积累学习经验,在探究、讨论和总结中实现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明杰.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引发的危机与对策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7(5).
[2]夏银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下),2019(7).
[3]焦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J].科学导报(学术),2020(14).
[4]林巧.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地理讲评课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导报(学术),2019(39).
[5]仲叶婷.例谈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实践探索[J].课外语文(上),2020(7).
[6]沈恩健.翻转课堂中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J].考试周刊,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