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新课标中的人地协调观

2021-06-29 11:46姚松查海涛曹治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学科

姚松 查海涛 曹治

主持人: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相较于2003年版课标,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查海涛(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于地理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最显著的变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经过凝练,在新课标中转变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四大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其中,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念,具有更为重要的育人价值。

主持人:什么是人地协调观?结合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来看,人地协调观具有怎样的育人价值?

曹治(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而人地协调观则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指导观念。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应该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其具体内涵是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其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認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自然环境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突出、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瓶颈。在这种形势下,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蕴含着深刻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脱离环境保护的发展既是“竭泽而渔”,更是“缘木求鱼”。在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将人地协调观置于核心位置,正是充分反映和体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人地协调观是看待发展问题的正确地理视角,是地理学科回应和服务时代发展的重要指针。

主持人:那么,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人地协调观的核心地位呢?

查海涛(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具体来看,高中地理新课标从培养目标、内容设置及学科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的核心地位。

第一,人地协调观引领培养目标的设置。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来看,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而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习的基本价值观念。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充足、有效的活动经验和正确、合适的思想方法。因此,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培育人地协调观的基础,人地协调观引领着其他核心素养的推进和发展方向。

第二,人地协调观贯穿地理教学内容。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学习,落脚点是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内容的组织便围绕此展开。新课标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涉及高中地理课程的每个模块,在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至少有15处“情境导入”、16处“案例设置”以及7处“问题研究”模块体现出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两本教材,几乎所有内容都对人地协调观有所体现。

第三,人地协调观是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考试测评是核心素养显性化的方式,人地协调观作为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必然成为考试测评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比重大幅提升,如2018年全国Ⅰ卷中“乌裕尔河对扎龙湿地的影响”、2019年全国Ⅱ卷中“云南省宜宾县的农业发展”、2020年全国Ⅲ卷中“毛乌素沙地面积的变化”等,均通过创设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相关联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分析,并以人地协调观作为评价标准。

主持人:人地协调观在新课标中具有核心地位,那么,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该如何突出这一点呢?

曹治(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要体现、落实好人地协调观的核心地位,就需要从教学理念、知识传授及实践应用方面着力,充分发挥其引领性价值。

第一,树立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引导者,自身要强化并明确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从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如进行《流域内协调发展》一节的教学时,可以选用黄河流域协调发展案例,将上、中、下游在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作为首要设计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区域认知与分析训练,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人地协调观的理念和内涵。

第二,加强人地协调观的知识教学。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以对各类地理要素的充分掌握为基础,如自然环境要素、人口城市要素、产业区位因素等。教师应当明确各类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构建、深化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确保学生通过知识原理的应用和迁移,培养运用人地协调观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融入生活。地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服务生产生活实践,教师应当以生活为教育来源,善于发现、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运用雾霾现象、低碳生活、绿色食品等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与实践,最终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新课标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