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聚 林歌
20世纪以来,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在各国引起广泛关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最早可追溯至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美国教育家古德來德曾这样描述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系:“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中小学校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大学要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高质量,就必须在学校与教师培训院校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
因此,积极推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建立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是必要的、可行的。无论是从合作研究的动因考察,还是对实践中已有的合作模式与理论实践价值分析,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都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实践变革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动因考察: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改变学院式知识生产、改变理论脱离实践的理想路径,也是实现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从中小学教育实践来看,教育实践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也促使实践转向与理论合作。没有这种合作关系,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很可能是零零碎碎的、机会主义的,而教育家们也不大可能用科学知识去改善他们的实践。
(一)从历史来看,合作研究最初的动因就是教育理论介入教育实践之需
19世纪早期,教育学知识的理论研究是以德国为中心,研究方式是“学院化研究方式”,这使教育研究日益与教育实践疏离。19世纪80年代中叶到90年代末,教育学知识的研究方式在美国发生了重大转向,开始面向实践的教育研究,开启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传统。美国最先践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最初的动因是大学为了生存,为了争取教育资源,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当时,为了生存,各院校纷纷开展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他们“争名誉、争资助,还有,最为关键的是争学生”。比如,1894年成立的“全美大学入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导高中教育教学工作;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的“中学与大学关系委员会”,开展了以合作为特征的“八年研究”。
总之,早期美国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是由于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争取实践资源的需要,换句话说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它促使大学的学者们走进中小学校,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
(二)从现实来看,合作研究也是教育实践发展变革的需要
如果说早期美国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是基于大学发展的需要,而后期的合作研究,则是基于社会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的合作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严重的社会与教育问题,再一次激发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很多研究基地从实验室转移到了学校和教室里。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一轮教育变革的到来,再加上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合作教育研究再一次受到了关注,其实践性与问题解决导向风靡世界,如加拿大的“教育联盟”、曼尼托巴学校的改进计划、英国的“面向全体儿童的优质学校计划”等。
从我们国内来看,当下激烈的教育变革,促使许多教育实践单位需要借变革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引入新的教育理论,在学科教学、学校组织重构与制度文化变革等各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大学和中小学认识到,如果还保持过去那种各自独立的运作模式,是很难解决教师教育与学校改革中的诸多问题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研究,比如,东北师范大学的“优质学校”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的“新基础教育”项目和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师发展学校”项目等,这些项目大都收到了值得称道的成效。
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共赢
当前我国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已成为一种广泛存在,也是教师教育变革和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本质上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促进教育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推动中小学校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大学与中小学优质资源整合共享,实现跨界融合、理论与实践共生共赢、本土化教学理论生成的重要路径。
(一)促进教育知识生产与再生产
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育理论更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促进教育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这种知识生产不是高校研究者单一的理论生产,而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生产。
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大学教育学者参与合作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考教育问题,解读“教育实践逻辑”创生教育理论的过程。大学教育学者能够从教育实践中获得鲜活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以此检验并修正现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从实践层面来说,大学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新的教育理论视角,帮助中小学教师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技能方法,从而推动中小学的优质发展。
(二)推动中小学校变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一些中小学校由于自身局限会面临一些发展困境,迫切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学校变革发展。大学作为教育学术机构,具有较强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指导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教育实践进行现场把脉,围绕中小学校的现状和实际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案,通过系统培训、教学实践、校本教研、联合教研、合作研究等活动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文化改良和学校发展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变革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转变,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行动平台,大学教育研究者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带领教师共同研究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可参照、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理论,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们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中获得新的行动策略和进步的力量,通过自身的积极行动进一步推动学校变革。
(三)促使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形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为在职教师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和专业发展路径,促进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研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生成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和教育智慧,也促使自己由“教书匠”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由骨干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由研究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研究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效果的学者罗德格和提法妮认为:经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锻炼的在职教师可以获得专业发展的更好契机。具体表现为:(1)更愿意承担诸如应用新教学法、教授新教学内容等富有风险和挑战性的任务;(2)通过表达个体新想法,积极参与校本研究,与同伴、职前教师、大学教师平等对话及互相交流等途径,接受更多鼓励,教育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专业敏感性;(3)在多种非传统角色中获得专业发展;(4)在教学中孤独感减少,能获得更多满足感;(5)专业自卑感、无力感明显减弱,能充分意识到个体教育行为的社会价值;(6)更愿意改善课堂教学实践;(7)教育专业情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共享和本土化教学理论的生成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沟通搭建了有效桥梁。一方面,大学研究者将深厚的理论积淀与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中小学教师学习、运用、优化、完善;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需要在双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这些优秀教学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优化,生成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土化实践性教学理论,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转化,更好地服务于实践需要。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