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群 李晓华 赖凡
摘要: 将“思政课程” 向“课程思政” 转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是各高校都在提倡并高度关注的发展方向及实施方向。 而在诸多论述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有关 “课程思政” 都有各自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经验总结。本文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落实到“食品加工技术” 课程当中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想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加工技术; 经验总结
一、《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现状
现阶段的《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主要涉及果蔬加工、肉品加工、乳品加工、饮料加工、焙烤加工等常见食品的制作。内容上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即使在教学中加入课外拓展内容也主要以新技术、 新工艺流程为主。 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专业课教师的重点放在讲解专业概念、生产原理和生产方法上,较少考虑到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慢慢渗透进课堂,也缺乏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有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与专业教师无关。即便有些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而添加思政元素,常常会显得十分突兀, 与课程内容衔接不流畅,即 无法做到使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当中,无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好思政内容,以思政内容指导生活、指导工作、指导信念。 最后,学校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引导性也不够。大多学校将专业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分块教学安排,专业课教学的评价标准偏向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传授,专业课程的“政治思想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缺乏制度规定和保障,因此,老师们的意识不够,言行及授课中也跟不上。
二、《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食品加工技术》的课程思政体系通过课程设计来完善,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涉及我们生活中常常食用到的各类食品。我们必须从以往加工课程中单纯的加工原理、 技术及工艺流程当中解放出来,拓展视野,能够看到整个食品产业当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行业、企业 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加工过程中的细节管理,让学生了解产品品质控制的关键点,知道细节对成本、品质的影响。通过案例,让学生吸取优秀的经营理念,评价错误案例,不断的在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案例,达到“润物细无声” 地将课程思政内容灌输给学生。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学生必须加强动手操作。因此,在实践授课中,我们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转换角色,培养其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实训中采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等等。在实践结束后要进行教师、组内、组间考评,提高产品的品质,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思政要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及价值观引领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德育教育,需要长期开展,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思政要素主要以行业道德为主,通过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生产、保质保量,保障消费者利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为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实践心得
生产加工专业教师注意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并不等于上思政课,也不是在专业课程上死搬硬套思政元素。而是要在整堂课当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当中去,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水乳交融、自然融合。 也就是在学科专业的性质、 本位不变的基础上,让其学会以专业为基础,从中引发和专业相关的问题, 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从而达成学生的全面成长。生产加工课程有学科文化特点,有学科知识、运用知识的技术规范和实践场所。 教师因势利导地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在专业课当中学习科学知识最终也要運用到社会实践当中。 从课程思政角度来讲, 教师就要运用好实践大舞台,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 增进对百姓情感、 社会发展的理解,特别是对学科社会应用现状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国情意识,促进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 [J]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3): 64-66.
[2] 宁喜斌,晨凡.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17) : 153 -154.
[3] 张丽娟.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J] .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42 (1): 239-241.
[4]高原平. 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 . 长沙: 湖南大学, 2011.
课题项目:双高建设背景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研究。ZY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