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丽
摘要:双减政策已出台,该政策与理念不仅解放了学生天性,也给了我们教师施展的舞台。作为一名初中英语一线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实效性,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理念;初中英语;实效性
1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多喜欢教学水平高、性格好且具备丰富知识的教师,与此同时,学生也可能会将对教师的喜欢而转移到教师所教学的科目上面来。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师长转变成为朋友,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更加阳光、更有激情,充满自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加以科学、适当的批评,切实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批评不只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如对于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以委婉的方式去提醒学生,尽可能地降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的抵触心理。
2重视课前导入环节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课前导入环节是学生能否让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能否调动起学习的兴趣的重要环节,有趣的课前导入更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进入到良好的学习学状态,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前导入。课前导入可以同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情景导入,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前导入中,调动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把英语沟通作为日常沟通的一部分,更有助于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和英语兴趣的提升。例如:在教授外研社八年级“How to learn English?”这一课时,笔者便以聊天的形式,与学生们分享笔者学习英语时的趣事,给单词编故事、自制艾宾浩斯单词记忆本等,学生们也纷纷向笔者分享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师生之间像朋友一样聊天,使得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十分成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生本环境
生本课堂下初中英语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十分重要。因此,老师要明确传统教育思想的落后性,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并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环境,真正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在主动学习中促使自身的发展。比如在教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8 Time off时,笔者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曾经去过或者旅游过的名胜古迹。在学生的分享中,除了故宫、泰山等景点,还有几名学生分享了他们老家的优美景色与当地的特色。例如爷爷居住过的陕西窑洞等,兴致所至,还有学生也讲述了父母在老家居住时的童年趣事,例如上房顶看鸟窝、去山上放羊等,在學生们的踊跃参与下,课堂气氛十分高涨。这堂课以学生为本,生本环境打造较为成功。
4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进行模拟情境的创设
初中学生年龄并不大,因此接触的事物也并不多,他们的认知大多来自学习以及日常的生活,因此,如果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让他们更加认真进行学习,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理解力,更加容易掌握各种英语教学难点。在现代化社会中,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大多缺少包含真实生活内容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真实的生活经验,创设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真实生活教学情境。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更多能够吸引他们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比如教师在进行有关未来时态的英语知识教学时,能够使用多媒体设备,把各种生活中可能会做的一些事情展示给学生,学生也将会被这些多媒体文件所吸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对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这时,教师就能够根据多媒体文件的内容进行提问,“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受到多媒体文件的吸引,课堂教学气氛将会更加活跃,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5优化提升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
事实上,不论是否展开分层教学活动,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更何况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教学任务更紧,需要能够对学生展开合理科学的分层管理,并且能够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能够不断优化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丰富初中英语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分层教学下的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中笔者就双减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进行了简单讨论与研究,以个人工作经验为主要参考,给出了若干教学策略,望诸位同仁与领导给予笔者宝贵的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1]吴云开,陈惠莉,林鉴,等."双减"目标下初中英语思维型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J].福建教育,202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