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促自主学习

2021-06-28 02:44钟慧
下一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平等对话小组合作

钟慧

摘 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多方面共同着手协同完成,其中教师在此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时的启发引导,课堂上的平等对话,小组的合作安排等有效化教学都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准备。

关键词:紧贴实际;平等对话;小组合作

.

科学教材中的学生活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课堂的成功更多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气氛是否活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生活周边充满着好奇心,在科学中的各种实验现象必然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知欲,这是他们学习、探索的主动力。如果教师启发引导,适时提示,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个人认为以下方面应更多关注。

一、紧贴实际,课堂引入回归生活

科学的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如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若将一些脱离学生实际认知的情景强行引入,则会事倍功半。

七年级下册《摩擦力》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熟悉又陌生,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摩擦力,但在学习过程以科学知识加以深化却是难点。因此对于这节课,课堂的引入很关键,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这节课的引入方法有很多,曾看到有以电影中的一个片断形式引入的:主人公受到官兵追杀,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发生了一场大战。 后分别展示影片中的场景图,提问:主人公为什么能够静跨在两根竹子间而不滑下?追兵靠什么力爬上竹顶?

看电影片段从某些方面的确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刺激,问题的提出也能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但也应考虑会出现一些反面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观看过后,注意点并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先设计,他们很有可能会抛开教学内容,进而讨论电影名称是什么,接下去主人公会怎样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是教学设计中不愿出现,但却是会真实呈现出的现象。除此之外,学生对于视频内容的引入,在多媒体应用的初期兴趣很浓厚,而随着时代的前行,现阶段的新兴学生已经对这类引入逐渐引以为常,失去兴趣。

摩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何不以身边的事物作为引入点,让学生不仅看得见,更能“摸得着”。将科学课本逐页交叉叠压在一起,然后让两位同学尽其力拉两书背,观察是否能将两本书拉开。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们挑选出班级力量最大的两位来体验,学生们会发现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本很难甚至根本就拉不开来,这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自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拉开两本书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此时适时引导,就很顺利的引出今天的课题摩擦力,用这种更加直观的实验来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让学生顺畅走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中,才会使学生会自主的思考,学习摩擦力的知识点。

多媒体的应用的确在不少方面都能为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它使得有些我们目前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展示或生物钟耗时较长的现象,能够十分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但对于那些可以通过课堂真实展示,学生自己动手也可以完成的实验,还是应该回归到“原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会对知识内容有直观的接触,和更深入的认识和记忆,是学生自己想去释疑,而不是教师的要求去学,这才是我们教学设计的初衷。

二、平等对话,让学生享有话语权

学生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困惑,而这些疑问是要通过学生向教师述说出来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需要保持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也就是要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这往往是教师发现学生问题,实现 “共振”的关键。要让他自主学,那么就需要让他带着自己的问题来。

在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过程中,燃烧三条件的实际应用是本块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后都能回答出燃烧的三要素,一是可燃物,二是需要助燃剂,三是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之后我们基本都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巩固知识点,比如需要助燃剂,不少会提及蜂窝煤为什么要制作成蜂窝状?这个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们自然也认为学生也知道,于是乎基本一句话带过:由于中间有通气的孔, 燃烧时有利于空气进入,使燃烧比较充分。再问学生懂了吗,学生习惯性的会回答是的,我们也认为达到了教学的目标,继续接下去的教学内容。

可是就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当授课教师举例并说明后,就有一位学生举手提出为什么呢?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問题,我们不少会提示这个学生下课后再和其他同学讨论。而这位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原来他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倡导给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有疑问就要提出来一起解决,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已经形成了这种习惯,把问题反馈给教师。在这位教师与学生接下去的对话中,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终于明白了学生疑问的源头:这位学生在平时没有见到过蜂窝煤,在他的脑海中呈现不出蜂窝煤的图像,更不用说来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了。教师得到信息反馈后,立即找出蜂窝煤的图片,学生看过后马上释疑。

参加完教研活动后,我回到学校,问班级的学生你们见过蜂窝煤吗?很大一部分学生摇摇头,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了解后认识到原来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已经很少,甚至不用蜂窝煤,就算遇到过也不会刻意去关注,在脑海中自然也就没有印象。我们不能将以前的观念仍旧用在不同时代的学生身上,怎样知道他们的想法呢?对话,给于他平等的话语权,让他大胆的说出来。

我们常说教育要接近学生实际,从学生角度出发,怎么知晓学生呢?就需要对话,需要给学生一个平等的话语权。可是在不少的情况下,教师或说因教学进度上的问题,或说教学安排上的考量,或在心理上本已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很少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就无法真实地从学生那里获得实际的反馈。这种口头上的平等,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没办法让学生融入教学中,更不用提让学生自主学习了。教师习惯性的集体问,懂了吗?学生机械性的回答,懂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真的“懂”了吗?只有给学生公平的话语权,让他提出自己的疑惑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自主的学。

三、小组合作,强化自主学习可行性

探究实验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形成科学观念,构建科学概念,学习科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鉴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还并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的设计和开展,小组合作成为了自主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七年级下《月相》知识点的理解上要求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减缓学生理解上的难度,需要通过实验活动展示来攻克。然而如若与教材演示一致,两个同学来合作,学生往往会在活动中茫然不知所措。这时他们除了需要教师指导外,更需要其他同学合作讨论,只有在讨论中摩擦出火花,才会切实领悟。

学生在月相周期性的变化演示活动中,基本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模拟月球的泡沫球的黑面和白面朝向如何处理;(2)怎样把月相变化的规律用图的形式呈现出来;(3)应该把哪幾个位置的月相变化记录下来更能寻找出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一克服,可实际效果并不会令人满意,学生当时听后会了解,但过后遗忘也很快,知识点仍然不能有效落实。

为此,我将月相活动的每个小组扩充至9人,8个学生围绕中间的1个学生,8人固定站在在不同位置模拟月球的公转,中间的同学模拟地球上的观察者,观察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图。结束一个月相变化周期后,“月”、“ 地”交换位置开始下一个周期。在活动进行中,学生会谈论如何模拟,谈论中就会把月相的难点逐个瓦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就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很好落实,因为是自主合作讨论,掌握的也就更牢固。

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把教学设计的重心向学生的学转移,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学。这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课程的引入到课堂上活动的设计,都需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知识点,更应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学才能在获得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运开 《物理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第3期

[2]孙宝东 《中学物理》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物理编辑部  2018年第4期

[3]纪江红《游戏中的科学》 北京出版社

[4]洪源渤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平等对话小组合作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构思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论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师生的和谐互动
浅谈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