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文原版小说语言真实地道,其节选作为英语教学材料越来越受到高中EFL课堂的青睐。高中EFL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即培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最基本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说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通过细读文本,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解读小说的深层次内涵。再者,在升华主题之后,教师提炼小说主人公的精神,增强文本与实际的联系,鼓励学生跳出文本,反思、审视自我,并讨论其对自我的启示,从而培养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师构建的支架之下,学生更新了知识,升华了情感体验,充分锻炼了自我学习能力。如此,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联动,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小说教学
【作者简介】刘鹏辉,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阶段的EFL教学越来越关注原汁原味英语语境的渗透教学,因此依托于内容的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高中英语教师的青睐。评优课以英语原文小说节选作为教学材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本文以《老人与海》节选片段为例,对高中英语小说教学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
基础教育改革新浪潮的重点落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文以高中英语小说教学为依托,将知识融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一主题语境当中来,通过一些逻辑关系和认知规律构建小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回答问题和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促进高中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优秀个人品质的产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面的熏陶和影响。
二、理论依据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St. lanbert的immersion programme,是基于某种主题或某个学科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理念。CBI理念在于将外语同主题内容相结合,将外语作为进行与主题相关活动的媒介,从而产生最为理想的外语学习条件(Dupuy,2000;kasper,2000;Stryker & Leaver,1997)。本次评优课正是基于CBI理念,是对theme-based approach的尝试。CBI理念要求教学活动。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一致。
20世纪中叶,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他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另外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知道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本节课可以通过教师的支架构建与问题引导,实现学生语言学习到思维品质提高、再到情感体验升华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和尝试
1.教学材料和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材料节选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的场景。通过文本细读,以发问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一张流程图,从而对节选片段有个整体的认知。教学对象为刚入学不久的高一学生,他们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期待,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期许。高一学生对于该小说汉语版有所了解,英文版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课选取的材料为一封求助信、一段节选、一张纸和一个要求,形式不一,侧重点不同。求助信是真实任务情境布置;节选片段用于知识和策略指导;纸是思维引导(mind map);要求是每人以一个句式在鱼形卡纸上写一句英文,最终贴在海蓝色纸板上并串成一首诗,升华主题。
2.教学目标。整体来看,本次评优课上要达到阅读课“五读俱全”的目的,即“Reading for reading, reading for listening, reading for speaking, reading for writing and reading for culture”。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学会提取(select)、加工(process)、概述(summarize),甚至同义替换(paraphrase)。
(2)学生掌握本节课重要表达,譬如“A is to B what C is to D”,还有一些励志的流行句,如“Everything that kills me makes me feel alive.;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3)本节课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一话题情境作为切入口,通过学习使得学生明白老人身上可贵的品质。老人捕捉的是“鱼”,以此为契机引导鼓励学生也去捕捉自己人生中的大“魚”。
3.教学重点与难点。这节评优课的重点在于知识、思维品质和情感体验的三重融合,各个材料看似关系松散,实则都是在为最后的情感升华作铺垫,环环相扣。教学难点在于教师如何将这一节形散而神不散的课上好。
4.教学步骤。(1)反弹琵琶,创设情境——敏感的倾听者(an acute listener)。学生的学以教师的启迪为前提。这节课刚开始,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教师以前的一位学生写来一封英文求助信。它充当着本节课的导入,同时也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泛读材料。本着教学工作中充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师积极采用多模态手段促进教学效果。这封求助信是以听力的形式出现,为了保证语言输入的真实性,教师请了外教进行录音。纯正的伦敦腔完全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迅速进入情境,并积极为求助者提出建议。信件内容如下:
Dear Henry,
Haven't seen you for months! How time flies! Miss you. Recently, my English teacher has asked us to read the original nove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ut I found it boring. What should I do?
Yours,
Jack.
来信听完之后,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What problem is Jack faced with?”接着请学生们口头给出相关建议。鼓励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较为合适的建议,几个建议给出之后,为了使Jack的意见更为贴近实际,自然而然地引入今天的主要内容,请学生依托亲身经历来学习《老人与海》的一小个片段,以此顺利进入文本材料的解读阶段,从自己的真实感受给予Jack更有说服力的建议。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专心的阅读者(an attentive reader)。老师引导学生对该小说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What is the story below about? How many times does fish straighten himself and swim away?”,并对文章段落进行细分,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老人和鱼的情况对比,师生互动第一次人鱼交战,并鼓励生生互动完成其他三次较为重要的交战。由于课上时间较短,所以让学生分为三组进行讨论,并分工合作填写流程图表格。由于涉及诸多细节,所以这个阶段学生们一定需要专心投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教师用投影进行分享,并对此进行评价与补充。具体流程图表如下:
(3)信息反馈,目标检测——敏感的写作者(a sensitive writer)。经过文本材料的文本细读和流程图的认真填写,学生们对于老人和鱼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有了非常明晰的理解,从而易于对老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归纳,学生借助流程图中老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是精神上却始终坚持如一的记录,在黑板上写出老人的性格特点便顺理成章。这个时候再播放与文本内容一致的电影片段,从而掀起学生们内心与老人情感共鸣的高潮,此处应该是学生们收获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再让学生们总结归纳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有趣之处,以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为Jack提出意见与建议,这将是更有说服力的。
接下来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这部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就是老人的性格特点是如何一步一步跃然纸上的。借助于小说的写作特点可以探讨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象征主义,并且鼓励学生跳出文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小说中人物的抽象寓意,探讨文本内在的深层次内涵,解读海明威作品的文化特质。
(4)经典句式,串句成诗——浪漫的诗人(a romantic poet)。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理解大海象征着大环境,鱼象征着我们美好的人生目标。此时教师抛出优美的句式“The fish is to the old man what_________________is to me. Even though life ahead is_________________, I
wi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勵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仿写。前一句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目标进行补全,而后一句则要求学生填写人生处于逆境的表现。学生的每一句话写在鱼形彩色卡纸上,写完之后由一名学生来讲解,并最终贴在海蓝色背景的纸板上。这也象征着学生们多彩的人生,他们徜徉在社会这片大海中,将来一定会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虽然每个学生只写一句话,但是十句合在一起就是一首美丽的小诗歌。教师将这首小诗命名为“Anything That Kills Me Makes Me Feel Alive”.
(5)齐声朗读,升华情感——坚定的发言人(a determined speaker)。最后一个环节由教师请一名学生带领大家朗读学生的十句小诗。这一做法体现了学本课堂的重要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他们朗诵着自己的理想与梦想,他们的声音散发着青春耀眼夺目的光芒与力量。这节课的亮点体现在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让教师惊讶于他们理想的远大与意志的坚定。
四、结语
这节评优课力争做到为读而读、为听而读、为说而读、为写而读、为文化而读。学生在整节课中扮演了五种角色:an acute listener、an attentive reader、a sensitive writer、a romantic poet和a determined speaker。本节课是一节泛读课,以CBI理念为指导,在教师建构知识、结构和情感的关系网之下,透过知识的深入、策略的运用,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们在写诗歌过程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体现了课堂的灵动,使得整节课顺利而又充满亮点地完成。本节评优课以语言知识为切入点,透彻分析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新形势下,教师唯有不断自我提升,挑战传统,积极创新,才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思,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突破和自我创新,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汲取教学能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Dupuy B.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33 .
[3]Kasper L F. 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 Mahwah[J].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2000.
[4]Stryker S B, Leaver B. L.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5]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