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及命题展望

2021-06-28 19:17童志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学类断句命题

童志国,安徽省铜陵市第十八中学教师。

毋庸讳言,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师生最费力也是成效最低的一项学习内容。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文言文本身存在的与当代学生之间的语言隔膜,二是间歇性的学习模式且学了之后并无运用的局限,三是教师灌输性的教学方式碾压了学生原本就不大的兴趣。正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几无兴趣,效率低下,所以在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环节,大部分学生都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即使勉强着手复习,也是被动而茫然,最终陷入盲目刷题的“备考”泥淖。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顺利实现文言文高考备考突围?笔者认为要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指导学生认真研究高考真题,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要摸清学情,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依据真实学情制定合适的复习方案,切不可盲目刷题;三要向学生推介操作性强的答题策略,最好指导学生在答题中总结答题技巧,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答题思路和个性化的解题技巧。下面笔者将自己带领学生在文言文备考中的实践与思考简述如下,以求方家指教。

一、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思路

我们梳理了近五年(2016—2020)来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试题,并将2020年全国三套卷试题列表如下,发现全国卷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固定化和模式化了。高考文言文选文来源一般为正史,题材多为人物传记,字数600字左右。选文结构一般呈“纺锤形”,即首尾细、中间粗。具体来说,开头主要介绍传主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祖上官职等基本信息;中间部分为主体,主要概写传主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交代传主的结局及时人的评价或朝廷追赠的封号。另外,试题考点分布及考查能力设置相对固定,分别考查了文言文断句、文化常识、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句子翻译,能力考查点为理解和分析综合;题量、题型和分值固定,即四小题、三个选择题和一个翻译题、分值共计19分(见表一)。

从历年全国卷文言文考查内容来看,知识点分布虽然较为丰富,既有断句和文化常识,又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文言翻译,似乎涵盖了文言文的全部:字词句篇,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命题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比如第三题“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仍然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对文章个别字词理解等细枝末节方面的考查,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分析”的特质。

二、仔细研究学情,夯实基础知识

要想有效地应对高考文言文试题,提高答题效率,除了了解试题的样式及考查能力点之外,我们认为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不少考生看来,文言文复习时知识点繁多,难以理清头绪,感觉无从下手,从而在心里就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梳理一下,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或者说主要复习内容无外乎四个方面:字—词—句—篇(见表二)。抓住这四个方面,文言文的备考复习就能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成系统的知识才是有用且有效的知识,否则,零散的知识非但不能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增加人的记忆负担。同样的道理,在复习备考文言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将基础的文言知识形成网络化、体系化,着眼整体,通盘考虑,然后再各个击破。

以“字”为例,我们指导学生将其再列表如下,学生就会对“通假字”这一文言现象有了深入的理解。

再以“词”中的“古今异义”这一知识点为例,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告知学生为什么会有“古今异义”现象,其次要帮助学生理清“古今异义”的类型,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古今异义”这一文言现象,才能在阅读和翻译时不至于以今律古。

本世纪初以来,由于强化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结果导致语文知识的教学退出了语文课堂,尤其是淡化语法知识教学的倾向,致使不少学生连基本的语法知识都不懂。这无疑也成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大障碍。所以除了上述的基础文言知识外,学生还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否则在词类活用和倒装句等知识点上仍会一头雾水。

从这样的学情出发,笔者在复习备考中给学生凝练了两个语法知识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即一个单句其正常句式其结构模式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如:(饥肠辘辘的)小王[一口气]吃<光>了(两)(大碗)面条。在这个常式句的参照下,文言四大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又称介詞结构后置)的“特别之处”立即显现(具体见表三)。这样文言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内涵就会在学生脑海扎根,而非虚无缥缈的专业名词了。比如《荆轲刺秦王》中有一句话:“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其中“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就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知其事”是“宾客”的定语,整句话的意思是“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属于表格中“定语后置1”的类型。

二是向学生介绍充当句子六大成分的常见词性,比如名词、代词通常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作谓语,名词和形容词可以作定语,副词一般作状语,补语主要由动词、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另外,“XX的”往往是定语的标志,“XX地”是状语的标志,“XX得”是补语的标志。如姚鼐散文名篇《登泰山记》中名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在“明烛天南”句中,“明烛”乍一看会以为是明亮的烛光,但这样理解与前句意思脱节。事实上,这里的“明”指明亮的雪光,名词“烛”处于谓语的位置,此时活用为动词,意为“照亮”,整句话的意思是“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明亮的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学生真正弄清了这两个方面的语法知识,在文言翻译上就能快速准确地辨别“采分点”,从而顺利地完成翻译。

三、厘清考点内涵,掌握解题策略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要有一个整体思维,读懂文段大意是准确答题的前提。具体而言,要求考生在阅读时动笔圈点勾画,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重点关注知人(知晓传主及其与他人关系)、明事(理清文中的事件)、寻线(寻找文本的思路层次)、评价(分析作者或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四个方面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概括和分析”题的四个选项来助力对文章疑难处的理解。

(一)文言断句题解题策略

文言断句题解题的根本思路是要读懂大意,然后根据句意来断句。比如2020年全国卷I的断句题,“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这几句话的大意说,苏轼代理礼部贡举职位,恰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院子中,冻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约束,使他们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华。巡视考场的宦官每每侮辱士子,并抓住模糊的单一言辞,诬陷为士子们的罪状,苏轼奏请朝廷赶走了这些宦官。据此,我们可以将其断句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当然,在读懂大意之外,适当地掌握一些断句的技巧更有利于考生准确选对答案。具体而言,技巧主要有四:一是利用名词或代词的语法功能断句。因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所以其前或后往往要断开。如上句中的“士”“轼”和“巡铺内侍”均为名词,且在句中作主语,故其前应断开。上句中的名词“贡举”“约”“技”“举子”“单词”“罪”等均作了宾语,所以要在其后断开。二是利用动词的语法功能断句。在文言句子中,主谓结构句式较多,并且多是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句。因此,在断句中抓住动词,找到其前后的词语,大致能确定句子主干,从而完成断句。如上例中抓住动词“知”,勾连前后内容,可知本句省略了主语“苏轼”,其后“礼部贡举”为“知”的宾语,换言之,“权知礼部贡举”是一个省略了主语的完整句子,主干应该为“轼知贡举”,故而要将其独立地断开。三是利用虚词的语法功能断句。文言虚词虽然在句中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在表达语气和传递情感上有着独特的功用,并且有些虚词在句中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断句。比如有些虚词用在句首,是为句首发语词,如“夫”“且夫”“若夫”“盖”“凡”等等,断句时要在其前断开;还有一些是句末语气副词,如“尔”“耳”“乎”“也”“矣”“欤”“哉”等等,这意味着断句时要在其后断开;另外,还有一些诸如“而”“以”“于”“则”等虚词,经常出现在句中,表示修饰或并列或承接等关系,一般不需要断开。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文言句式的特征来断句。如判断句式的标准格式“……者……也”,宾语前置的句式“何……之有”,被动句式“为……所……”“見……于……”,固定句式“不亦……乎”“无乃……乎”等等。

我们以2019年全国卷I的断句题为例,原题为“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以上面的断句技巧来分析,“洛阳人也”是判断句,其后要断开;抓住动词“闻”“召置”“幸爱”,可知这三个句子都省略了主语“吴廷尉”,故其均独立为一句,需要断开;抓住介词“于”,可知“于郡中”是状语后置,应在其后断开,故该句应断为“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最后,高考文言文断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其实降低了题目难度。在这种考查方式中,考生要学会找不同,依据上述方法,确定一处正确断句,完成“四进二”的第一步选择,再确定一处,最终完成“二进一”,选出正确答案。

(二)文化常识题解题策略

虽然包括《考试说明》在内的高考指导用书都将文化常识考查题的能力层级视为B——理解,但事实上,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似乎仍然停留在识记的能力层级——A。比如2020年全国卷I的文化常识题B项:“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科举考试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绝大部分考试在备考中都会关注,所以这一题基本上就是送分题,这是一个不需要理解就能判断是错误的选项——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再比如2019年全国卷I的文化常识题A项:“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同样的道理,此题也属于识记性能力的考查。诸子百家中影响最深远的非儒家莫属,其次为道家,再次为法家。

鉴于此,我们认为文化常识题的备考策略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结合“名句名篇默写题”的复习备考,强化对课本中出现过的文化常识积累。在答题的过程中,要能及时唤醒自己沉睡的记忆,完成知识的迁移转化。比如,对“迁”的文化常识的分析,我们就要联系学过的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古人以右为大,“左迁”是贬官;另外,“迁”在古代汉语中指调动官职,其情形有三:平调、升官和贬官,具体是何种情形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第二,虽然教材课本上出现了不少文化常识,但相对于整个纷繁复杂的古代文化常识而言,毕竟只是少数。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做“加法”,尽可能地搜集较为完整的文化常识,然后分类归纳,全面识记,突出重点。比如我们可以将文化常识分为:称谓、地理、典籍、风俗、服饰、官职、历法、纪时、纪年、科举、器物、音乐等方面,因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体裁是任务传记,所以要重点识记关于人物称谓、官职升迁、风俗礼仪和科举制度等方面的文化常识。第三,在识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理解性地运用,避免死记硬背。

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解答文化常识题还得需要一些解题技巧。概而言之,考生首先要能猜度命题人的出题思路,一般情况下非常陌生的文化常识出现在选项中都是正确的,考生要学会避难就易,不需要在生僻的文化常识上纠缠以免耽误时间。其次要善于发现选项表述的特点。命题人在使用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时,往往喜欢设置陷阱。其误区主要有:并列不当、随意添加并列内容。如2020年全国卷III选项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此题就是将“军事、科举”等内容添加到本不是太守的职责范围之中,故而是错误表述。另外,还有随意扩大范围,从而导致专有名词内容的泛化。如2020年全国卷II选项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而得名。“禁中”是指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选项将其泛化为“皇室宗族所居之处”,所以是错误选项。再次,有些选项涉及了选文中的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回到原文的语境中去判断。如2019年全国卷II选项B:“汤武即商汤和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这个选项是否正确?这得回到原文:“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这句话为对称句式,“汤武”对“夏殷”,“汤”指商汤没有问题,“武”指孙武就错了,因为孙武根本就没有称王,原来此处的“武”指周武王。最后,有些选项用全称来表述,也往往是命题人所设置的误区,值得考生在答题时留心。

(三)理解分析题解题策略

这几年理解分析题的命题思路往往是对文章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概括评价。选项由两部分组成,结论性的评价和具体的事例或实绩的印证。这类题如何设置陷阱?从理论上说,有两种方法,要么是结论性的概括与评价不够准确,要么是后面的具体印证展开出了问题。

然而,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来看,这一题型的误区设置均在后半部分,即具体展开印证在表述上出现问题,并且越来越呈现出细微化的倾向。为了帮助考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命题人的思路,我们将2018—2020年这三年来全国卷九道题设置的误区列表如下。

基于这样的命题思路,我们建议考生在解答概括与分析题时,分三步走,一是要认真阅读选项,并对选项的关键信息作勾画圈点;二是快速找到选项表述的内容所在文章的部位;三是将选项与文章对应内容进行仔细比对,从而作出判断。其中,第三步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我们指导学生要在这几个方面仔细比对:一是比对时间、地点和担任官职,防止出现张冠李戴、时间与事件等顺序错位的错误;二是比对关键词语,防止出现曲解文意的错误;三是比对选项中添加的内容,防止命题人设置无中生有的干扰项;四是比对增加或删除的表示范围或程度的词语,防止出现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的错误;五是比对选项中有没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防止出现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的误区。事实上,文言文概括和分析题的设误类型与论述类文本的设误类型非常相似,这从一个方面说明阅读方法具有共通性,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细心、冷静,切不可粗枝大叶、一带而过。

(四)文言翻译题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文段一般600字左右,要求考生翻译的句子为何是这两句而不是其他的句子?这里面其实是有讲究的。其讲究在于,要求翻译的句子在字词句上有“特别”之处,即要么是使用了关键实虚词,要么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或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要么是使用了特殊句式,而这些文言现象就是翻译时赋分的主要“得分点”。

一般而言,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前提,而对文意的准确理解往往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上所述,文言文翻译题是按照得分点赋分的,而其得分点往往体现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上,考生在答题时紧扣这三点,就抓住了翻译題的命题点和基本得分点。作为采分点的重要文言实词,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将关键实词准确翻译出来,就是准确理解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偏义复词,并能借助上下文语境推断出语境义的多义词,并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和表达出来。作为采分点的重要文言虚词,一般指句中的副词、连词和介词。翻译虚词要注意的是,必须翻译出来的一定要准确翻译,比如有实词义项的“之”“其”等,要结合语境翻译出它们的实词义项;而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等,则不必翻译出来。最后文言句式是翻译题中的重要得分点,做题时考生要练就一双慧眼,及时快速地发现句中的特殊句式。审读出特殊句式后,考生要调动平时积累的关于特殊句式的知识,从而准确地翻译。在备考中,考生要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文言文翻译总体要求是“信”“达”“雅”,翻译原则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匹配翻译原则的实践操作思路为一一对应、单音变双音。“信”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原意,“达”指要文通字顺,句意畅达,“雅”指用语得体,简明优雅。在高考的翻译中,一般要求考生达到“信”和“达”即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考生还要牢记文言文翻译的“六字诀”:留、补、换、删、调、变。简言之,“留”指现代汉语中仍然在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语保留原形,不需要翻译;另外如朝代、年号、人名、官职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不需要翻译。“补”指要增补添加上句子中省略的或隐含的成分,如果不补充翻译出来,会导致表意不明确甚至句意的残缺。“换”主要指将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其范围有通假字要换成本字,古汉语单音节词要换成双音节词语,古今异义要转换成今义,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等。“删”指翻译时删去没有意义的或不需要翻译的衬字和虚词,从而保证翻译的简洁和贯通。“调”主要指将文言特殊句式(变式句)调整转换成常式句,使句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变”意为要灵活变通的翻译,指对句子中使用了典故或修辞的词语,要变通地换成原意或修辞本体来表述。

事实上,要提高文言文备考效率,唯有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下功夫。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创设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喜欢上情思丰富的文言文,爱上古朴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学生有切实的获得感,这样复习备考时师生应该是笑靥如花,而非眉头紧蹙。

四、高考命题展望,助力素养提升

不可否认,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思路已经程式化了,几无创新。三个选择题的考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检测考生的真实水平。尤其是文化常识题的命题方式,能力层级虽名曰理解,其实仍然停留在识记的层面,并且与选文关联不大,学生仅凭记忆就能顺利地拿到3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鉴于此,笔者对高考文言文命题有三点展望:

第一、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虽然文言断句题涉及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但因为其是选择题,不排除考生凭借语感甚至瞎蒙而答对题的可能,所以此题型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明显不够。这一点,北京市高考试题的命题就很有特色,值得全国卷借鉴。如2020年北京高考试题第11(1)题:“因为对‘与的理解不同,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也有人断句为‘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请你分别说明这两种断句中‘与的意思,并解释全句的意思。”这道题就将断句与词义理解以及句子翻译结合起来考查,综合性很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全国卷中能看到类似的题型。

第二,坚持情境化、任务化的命题价值取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命题原则和阅卷”中明确指出:“以情境任务作为实体的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这意味着,高考试题的命题取向是情境化和任务化。然而,与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相比,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尤其是文言文的命题在情境化、任务化方面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推进,我们期待着情境化和任务化的文言文测试题尽快走进全国卷。

第三,适当增加对主观题和开放性试题的考查。目前,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主客观题比例为1:3,主观题相对较少,没有开放性试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命题和阅卷原则”还指出:“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这意味着,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测试题同样不可墨守成规,需要改革和创新,尤其要多设置能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的试题,要让试题成为学生才华展现的平台,而非限制甚至束缚其创新性思维的枷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关系到千百万考生的利益,目前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程式化倾向需要改革,但不能一蹴而就,而要渐进式地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高考“引导教学”的功能,使教——学——考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互补相融,形成合力,真正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语文天生具备文学性。文学鉴赏是语文的核心素养,所以高考语文试题必然要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通过对2021年1月23日全国八省联考模拟演练语文试卷(湖北)(以下简称为“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与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认真比较,我们发现新高考模式之下,高考语文试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直观变化:

一是名称变化。以前叫“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改成“现代文阅读Ⅱ”。目前看来,这种名称上的变化似乎无关宏旨,为方便起见,本文仍然沿用传统称呼,也就是还称作“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是题量和赋分的变化。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由过去的一道客观题、两道简答题变为两道客观题、两道简答题,多出一道客观题,赋分相应的由2017年的14分(1道客观题3分,1道主观题5分,1道主观题6分),2018年、2019年、2020年的15分(1道客观题3分,2道主观题各6分)提高为2021年八省联考的16分(2道客观题每题3分,共计6分;一道主观题4分,一道主观题6分)。题量和赋分的增加,反映了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学鉴赏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加强;

三是文本选择在时代、国别、风格、体裁上更加自由。近四年来,文学类文本选择,不变的是在主题上,注意传达正能量,歌颂美好情感,反映时代进步,但在形式上比较灵活。从时代来看,以前文本选择以当代为主,但是,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窗子以外》(林徽因)、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有声电影》(老舍)、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节选的《理水》(鲁迅),这三篇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从国别看,以前文本选择以中国为主,但是,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的《越野滑雪》(海明威)是美国作品,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小步舞》(莫泊桑)是法国作品。在风格上,有幽默的,有简洁凝练的,也有蕴藉的……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但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窗子以外》(林徽因)和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国文教员》(金克木)都是散文,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赵一曼女士》(阿成)的体裁甚至还是全国卷考了多年的传记文学。

另外,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的文学类文本的选择是否意味着某种导向,值得关注。在文学类文本采用非连续性文本,并且试图贯通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的文学类文本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第一个变化是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采用非连续性文本,这有点类似于互联网時代的网文后面附注的链接。在文学类文本的选择上使用“相关链接”(其实也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这不是第一次,比如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课标全国卷Ⅰ和卷Ⅱ,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套试卷都采用了。时隔多年,这种考试材料组合重出江湖,并且加大了难度,似有意味,值得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采用,丰富了考试题材,加深了考查深度,尤其是思维深度,为新题型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比如文学的对比阅读。第二个变化比较微妙,就是文学类文本的材料一还是文学作品,但是材料二却是文艺短评,属于论述类文本。这个变化就意味着文学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界限第一次被打破了。

上述几个方面的变化属于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形式上的变化最值得关注的是选文的国别和时代变化,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采用、论述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的联合是否会意味着选文和题型的变化,目前尚难肯定。由于选文的时代对于学生是陌生的,甚至在文化上还存在隔膜,这会给考试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比如选文《理水》(节选),如果学生不熟悉这种旧瓶装新酒,借古讽今的写法,就不太好理解,《小步舞》也要懂得时代背景,甚至一些选文尽管是当代作品,但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读起来甚至恍如隔世,比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到梨花屯去》。

纵观2017年以后的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更大、更深刻的变化来自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和方式方面。这种变化年年翻新,使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富有创新性的题目,其翻新幅度和频率不亚于当年的语用题,所以理所当然备受关注。

下面,我们就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题中的客观题在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上的变化,以及师生相应的应对策略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考查内容的变化

文学理论的深度应用。高考试题不考概念术语,也不考查纯理论,这是常识。但这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理论修养,更不意味着高考语文应试不需要理论指导和理论思考。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第9题,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故事新编·理水》的基本特征;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文学类文本主观题要求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简要说明文本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毫无疑问,这两个题目作答,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理论修养和文学阅读鉴赏的常识。

文学研究热点和文学理论新学科的渗透。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中,时常出现文学热门学科的踪迹。如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第6题题干“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本题探讨作品的人称运用问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叙述的视角。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题干是“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题干表述中出现了“叙述方式”这个词语。同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Ⅲ的题干是“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要求探讨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和“幻想”两个要素的关系。前两题题干都涉及到叙事学,叙事学是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显学;后一题考查科幻文学,科幻文学近年来也备受重视,作为天生有导向作用的高考试题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热点予以关注,这是语文考试的新趋势。

文学类文本题目追踪文学热点,未必要师生掌握学术前沿,但需要师生了解学术热点的基础理论和利用这些基础理论分析文本的方法,并形成能力。这些基础理论在教材中都有涉及,了解这些理论,运用这些基础理论分析文本,是中学语文的教与学的应有内容。语文考查的这种变化,也意味着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这方面,还是在学生的“学”这一方面,都应该“变”。

着重考查考生思维深度。学科教学的核心是学科思维的培养。作为高中生,思维必须具备一定深度;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对考生思维方法和思维深度肯定有一定的要求。学科思维的初阶阶段,可能有一定模式可以遵循,模式思维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这种演绎思维毕竟肤浅,与高考的选拔性不相容,更与创新思维格格不入。近年来,高考命题反模式化答题的导向十分明确。如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第8题,题干的表述是:“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这个题目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从文本出发,归纳概括出“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这个题目新颖,有深度,既考查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取作者的理论思考。变演绎思维考查为归纳思维考查,学生在答题时,不但要有解读文本的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储备,并且要根据自己的文学理论储备,提取文本中的独特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6题,其题干是: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前可能只需要指出文本风格特点,或者举例说明,现在则是要对文本风格特点做解构分析,考查深度大大加深。

这种变化,反映了大学人才选拔的要求,也是对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呼唤。可以肯定,高考注重思维深度的导向不会变。

大胆运用陌生概念。高考试题题干运用的概念往往是学生烂熟于心的,师生大可不必为新概念新术语大费周章,但是现在事情却起了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还不是微妙的。如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第9题,其题干是:

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陌生概念——“新世说”。上述的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题第8题中的“传统小说”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仿佛十分熟悉,可仔细思考,又觉得理解上漫无边际,无从下手。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中的“叙述方式”,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第8题的“叙述很有层次感”,学生也不一定能明确的理解。陌生概念,或者说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的运用,增加了试卷的难度,但也考查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灵活的理论运用能力,从而增加了考试的效度。

高考试题中陌生概念的运用,或者说,高考试题中对那些学生平时熟视无睹却缺少深入理解的概念的运用,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大语文的时代到来了,躲进书斋,只读教科书的时代结束了。

不回避高考冷点。高考考点本无冷热之分,只是每年的試题题量限制,高考考点覆盖面不可能周延,这就无形中形成了考点的“冷”和“热”。但“热”并不意味着永远的考下去,“冷”不意味着长期不考。实际上,历年来,经常出现高考考点由“冷”变“热”的情况。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第6题题干是: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要求对语言幽默做出分析。这两个题目考查的是文章风格,这是一个平时训练中不太容易注意的问题,倒不是因为语言和风格不重要,或者平时讲得不深不透,而是因为大家一般认为语言和风格的感受主要凭直觉,很难做理论分析,难以命题,难以作答,所以复习备考时往往不受重视,高考试题中也难见专门的语言风格试题。但近年来,语言特色和风格题目多次出现,成为考试热点。这种现象提醒我们:高考没有冷点。

二、考查方式的变化

出题着眼于全篇,摒弃碎片化考查。众所周知,碎片化阅读在当前十分流行,它会导致人们缺少思考、让浅阅读盛行,可谓弊端丛生。传统的授课也往往割裂课文,高考的阅读试题也难免“盲人摸象”。面对这种现实,高考试题在不断的演进。

2017年全国卷Ⅰ第5题题干是“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2020全国卷Ⅲ第9题题干是“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这两个题目的题干出现关键词“谋篇布局”“统摄全篇”,这两个词语本身就是在提醒学生,作答要着眼全篇。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第5题题干是“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是一个情节分析题,同样是着眼全篇的考试题型。这种题目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大量出现,就是对碎片化阅读的反动,也是对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中的肢解式阅读的倒逼。

考试角度新颖。一些试题的考查内容是传统的,但命题人选取了新角度。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5题: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选取了文人气质和军人的冷峻这两个角度考查。

又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9题题干: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这个题目要求从“匠人精神”角度作答,减少了书写量,缩小了思考范围,但难度有所提升。

采用新角度考查传统内容,其实就是在考查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深度。上述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6题的要害是“不同”和“分析”两个词语,这个题目提醒我们,高考的考查内容在向纵深发展。

三、师生备考应对策略

1.教师方面

毋庸讳言,高考仍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试题的变化对中学教学和中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变化,同样对中学语文老师,尤其是高中语文老师和高中语文中的文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深入研究语文的核心素养,从语文的答题“套路”中解脱出来。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势必会深刻的影响中小学的学科教学。就文学类文本考查而言,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思维发展与提升”尤其相关。近几年来,语文命题中的反答题“套路”思路非常明显。老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传统答题的公式化模式化的训练方式不管用了,师生的“教”和“学”都应该紧扣核心素养,回归语文的本质,掌握审美鉴赏的理论和方法,努力提升思维品质。

二是更新知识结构,追踪研究学科热点和时代热点。中小学教育定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养成基本能力。但无论是“基础”还是“基本”,都不等于故步自封画地为牢。实际上,近年来各学科命题都不同程度的追踪时代热点,不但命题材料与时俱进,而且在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上都追求与时代合拍。高考试题命题材料的选择更是涉及到多学科、多观点、多学派,文学类文本的选择设计到多国别、多时代、多風格,要求学生运用的文学理论不断突破原有的“框框”,命题人和考生,甚至和一线老师很难达成“默契”。教师不但要扩充阅读面,而且在学科理论上要关注本学科热点,关注学术前沿,与时俱进,及时“充电”,补足短板。

三是重视教材的科学、灵活运用。高考命题为了保证不出超纲题,在命题完成后,要做出双向细目表,列出每一个题目所对应的教材内容,保证高考试题不脱离教材,所以,高考试题归根结底是来自于教材的。但高考试题肯定不会和教材“粘”得太紧,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但如何运用教材却是见仁见智。根据新高考试题的演变,老师有必要在试题的启发下,根据教材的引导,深入研究教材,重读课文,运用文学理论和文章理论,重新作出解读,同时,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学理论要重新梳理。

四是对知识点深入剖析。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学现象的判定,而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和文学现象的各构成要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五是重视选修课的教学。选修教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是对必修教材的补充、拓宽和延伸,它理所当然的会在试题中有所反映。比如上述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9题题干中提到的“冰山理论”就来自于选修教材。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选修教材的教学,而且,要善于运用选修的知识来解读必修的内容,达到融会贯通。

六是在语文任务群教学中贯彻新高考精神。当前,统编版教材在逐步推行,语文任务群教学在探索中前进。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或者教学方法的推广,必然会在高考中得到反馈。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任务群教学以点带面,统摄单元,甚至打破单元界限。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任务群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读本单元,甚至是不同单元的文本和文学现象。

2.学生方面

一是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并且要逐步学会运用文学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能力。无论是思维品质的发展还是审美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理论指导。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学习文学理论,自觉养成运用理论分析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习惯,把自发的阅读体验上升为自觉的文本解读。这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不二法门。

二是树立大语文观,加大课外阅读量,坚持阅读典范的文学作品。当下,在应试教育和娱乐多样化的双重挤压下,中学生的文本阅读量严重不足,典范的文学作品阅读越来越小众,文学教育受到挑战,语文教育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语文在文化上的薪火相传作用被弱化。与此相反的是,语文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考查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拓展,学生必须加大典范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才足以应对考试形势的变化。学生在选择阅读文本的时候,一要典范化,少读非经典的文本;二要领会整本书阅读精神,反对阅读碎片化。

典范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我们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问题的起点,有了这种直觉,加上文学理论和审美理论的加持,我们就能变直觉为理性。努力提升思维品质和自觉的审美能力,必须依靠大量的阅读;没有相当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没有持久的阅读经历和深入的阅读体验,提升思维品质和提高审美能力就无从谈起。

三是对文学类文本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要全覆盖并且要吃透。对于教材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无论是出现在必修中,还是出现在选修中,无论是以知识短文形式出现,还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都要掌握,并且要弄懂吃透。比如“冰山理论”就要与一语双关的修辞和语句的表层、深层含义区别开来。语言风格方面,不但要能凭借直觉鉴别,还要有理性认识。

四是审题要深入,学会抓住关键词分析。很多题目不会做,不是真的不会做,而是题目没读懂。题目年年有翻新,但命题人也用心良苦,如果试题有较大的的翻新,命题人一般会在新表述中予以巧妙的提示。比如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中第9题提到的“新世说”,这个概念有两个要件:“新”和“世说”,考生只要结合文本,分别理解这两个词语,作答不是很难。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9题要求用“冰山理论”分析课文,题干引用海明威的话对这个概念作了诠释,考生抓住其中的“八分之一”,就会知道还有一个“八分之七”,那么,哪是“八分之一”,哪是“八分之七”,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再思考二者的关系和表达效果,作答也不难。

五是临场冷静,学会突破答题“套路”。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平时的积累,深入思考,大胆作答。文学类文本的主观题问得难答得易。比如要学生思考“故事”和“新编”的关系,“科幻”和“虚构”的关系,学生只要解构文本,分别找出“故事”和“新编”、“科幻”和“虚构”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运用语文思维,悉心品味,就会答得八九不离十。所以有时觉得,高考语文试题问得越难,答案越容易。

六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现实。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9题要求分析“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就是对应当前的舆论热点,回应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却大而不强以及社会浮躁的现实。学生如果平时不关注时事,不懂国情,对这个概念猝然临之,就可能茫然无措。

猜你喜欢
文学类断句命题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读练结合,读写交织,读悟贯通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年度图书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
妙用标点巧断句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断句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