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宁,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教师。
统编版2017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1课,是传统篇目《核舟记》,《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该文详细介绍了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雕刻的一枚桃核舟,这枚核舟雕刻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核舟记》开篇首先说明王叔远是“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接着陈述了这枚核舟的来历和主题,然后详细介绍了这枚核舟。先介绍了它的长和高,继而按照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来介绍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最后“通计一舟”所雕刻的人、物、字的数目,并赞叹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这是一篇内容与形式并举的说明文,堪称说明文中的典范,因而它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教材版本虽屡经变更,而这篇文章一直被保留着。
然而,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对《核舟记》中的“船背”所指的部位产生了与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不一样的看法。人教版与统编版的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都把“船背”解释为“船顶”[1-4],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合理,应该将其解释为“船底”。
1.从介绍核舟的顺序来看,《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介绍这枚核舟时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他先介绍了桃核中部的船舱部位——“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这些文字介绍了船舱的布局和雕花等。接着介绍船头——“船头坐三人……”等文字描写了苏东坡及其朋友的衣着、动作、神情等。然后介绍了船尾——“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主要介绍了舟子的动作和神情。最后介绍了“船背”——“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集中介绍了这枚核舟的题字和篆章。由此可见,魏学洢既是按照由船舱到船头、继而到船尾,最后到“船背”的空间顺序,也可看作是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同时又是按照由主要部位到次要部位的逻辑顺序来介绍这枚核舟的,而且这枚核舟是一艘无帆船,对于无帆船而言,船篷就是船的顶部了,这就是说,魏学洢在介绍船舱部位时就已经介绍了船顶,如果按教材上的把“船背”解释为“船顶”,难道在介绍完船头和船尾之后再折回去又一次介绍船顶吗?那岂不是使说明的顺序显得前拉后扯、很混乱?作为一篇流传数百年的优秀文章,是绝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的。
2.从核舟雕刻的内容来看,“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这句话不仅交代了船舱的位置,而且说明了船篷的材质和花纹,也就是说核舟的船顶雕刻着箬竹叶花纹的船篷。接下来的文字是“旁开小窗,左右各四……”这表明船顶已经介绍完了,船顶只有箬竹叶的花纹,并没有其他,更没提及题名、印章、时间等文字。作为一件核舟工艺品,船的整个上部(即船舱、船头、船尾)是它的主要部位,是最能体现一位艺术家艺术才华的部位,是主要呈现给观赏者的部位,因此,王叔远在这些部位雕刻的是箬竹叶花纹的船篷,船篷两侧的能够开启、关闭,并刻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6个字的小窗,船舱里面左右相对的雕花栏杆,船头的衣着、动作、神情各异的苏、黄、佛印三人,船尾的一个视端容寂烧茶的舟子和另一个大概被火星烫了脚的舟子两人。一枚小小的核舟,要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如此丰富的内容,只能是刀刀紧扣主题,而不是在主要部位去题名盖章。
众所周知,无论是书画,还是瓷器,或者是其他工艺品,它们的题名、印章、时间等往往都被安排在次要位置,也就是边上、角上或者底部。而这枚核舟的底部就是它的次要位置,因为只有把核舟拿起、翻转过来才能看见它的船底,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很适合题名、刻章、标注时间呢?
此外,这枚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部分都有丰富的雕刻内容,也都被做了详细的介绍,唯独没有介绍的就是“船底”部位,因此,用“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这段介绍来对应船底部位是能说得通的。
退一步讲,如果说“船背”指的是“船顶”的话,船顶已经刻了箬竹叶的花纹,还怎么呈现那“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题名并篆章”的18个字呢?况且,这18个字还颜色繁杂,其中的14个字是“其色墨”,另外篆章上的4个字“其色丹”。再退一步讲,即使把箬竹叶的花纹和那18个字都刻在船顶上,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是把字刻在中间,周围缀以箬竹叶花纹呢,还是字重疊在箬竹叶花纹之上呢?如果是前者,魏学洢在介绍船顶时为什么只提到“箬篷覆之”,而丝毫没有提及这些字呢?如果是后者,那“细若蚊足”的字还能让人看起来有“勾画了了”的效果吗?观赏者还能一眼看出船篷是箬竹叶花纹的吗?船顶的雕刻拥挤、重叠成这样,而船底却什么都不雕,就让空白着吗?这都不符合情理。因此,文中的“船背”指的就是“船底”,而非“船顶”。
3.从核舟雕刻的惯例来看,核舟工艺品的题款部位都在“船底”。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由清代雕刻家陈祖章雕刻的橄榄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它的船底就雕刻着苏东坡《后赤壁赋》三百余字,以及“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的落款[5]。另有河北省抚宁县的工艺美术大师杨洪武,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于2006年雕刻的题为“南湖红船”的橄榄核舟,也是在“红船”船底雕刻着一大的党纲和题款。核舟“红船”的后面拖着一条小舟,这条小舟的“舟底”也刻着23个字,它们是一大闭幕时代表们所喊的口号[6]。还有常熟市文化馆收藏的清代雕刻家杜士元刻的橄榄核舟《渔乐图》,同样是在舟底部有“乾隆乙丑造,先传杜士元”行书雕款。更有广东增城博物馆珍藏的一枚槟榔核舟,它由清代的广东增城县人湛谷生所雕刻,它的底部刻着苏轼的《前赤壁赋》。更具说服力的是,王叔远的朋友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写道:“虞山王叔远有绝技……贻余核舟一,……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小印章如米粟,文云:‘王毅印。”由此看来,王叔远本人及各朝各代的雕刻家们雕刻核舟的惯例是:落款都在“船底”。因此《核舟记》中的“船背”绝非“船顶”,而是“船底”。
4.从观赏核舟的需要来看,作为一枚核舟工艺品,它的价值就在于供人观赏,因此它就需要被摆放在某个平台上陈列起来,这就要求它要有一个摆放时的“着陆面”,只有舟的底部较平,才能放稳,而不至于倾倒。正好文中也写道:“其船背稍夷,”“夷”就是“平”的意思。所以船底较平既符合情理,又符合需要。而关于核舟船顶的样式文中写道:“中轩敞者为舱”,“轩敞者”意即“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显然魏学洢强调了船顶部位的“高”和“敞”,并没有强调“平”。所以,这“船背”指的就是“船底”。
5.各类词典对“背”和“船背”的解释。如果说笔者以上的推理正确的话,那为什么在几经变更版本的教材中都把“船背”解释为“船顶”呢?
各版教材都沿用了近代著名学者隋树森先生的观点,隋先生认为:“船背”是指船的上面,“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并用白居易的诗句“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来佐证他的解释,但众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对他的这个模糊的解释和此“船背”非彼“船背”的佐证提出了反对意见,笔者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无论是隋先生还是后来的教材编者,都是严格地按照“背”的本义——“脊背”“背部”来解释“船背”的。可是,词义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每个词在本义之外都有多个引申义,因此翻开任何一部汉语词典,“背”都有很多种意思。《辞海》和《古代汉语大词典》对“背”解释的第二个义项都是“反面;后面[7-8]。”《新华字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背”解释的第二个义项是:[名词]物体的背面、反面[9-10]。《辞源》(修订本)解释的“背”的第二个义项是:凡物之后面或反面皆称背[11]。对于核舟而言,雕刻的主要部位——船舱、船头、船尾当然属于它的正面,那么船底自然就是反面。因此,把“船背”解释为“船底”就是正确的。
另外,《简明古汉语词典》中“背”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名]底背。例句就是“其船背稍夷”这句[12]。叶苍岑主编的《文言常用词》对背的解释是:“背:脊背,又背后。又底背。例:《核舟记》:‘其船背稍夷[13]”。还有一些古文献书籍对《核舟记》中的“船背”也都有相应的解释,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古文鉴赏大词典》注:“船背:船的底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文观止新编》注:“船背:船底。”[14]这几个解释就非常明确、具体。而几乎各类字典、词典对“背”的诸多解释中没有一个解释是“顶、顶部”的。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材中《核舟记》一文里“其船背稍夷”一句中的“船背”只有解释为“船底”才是正确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其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教材里如果出现错误,既关系重大,也不应该,希望教材编订部门对《核舟记》再加以考究,对文中的“船背”做出科学、合理的注解,消除各方争论,以正视听,我们广大师生期待着这样权威教材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3第1版.
[2]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2第1版.
[3]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3第2版.
[4]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2第1版.
[5]綠宝石.台北故宫收藏“东坡夜游赤壁”橄榄核舟赏析[J/OL]http://www.zhongguociwang.cn/show.aspx?cid=143&
id=9107,2013.11.26.
[6]李京.核舟雕出新意“南湖红船”刻制成功[EB/OL]. https://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6/06/23/00769
9124.shtml,2006.6.23.
[7]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第1825页.
[8]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05第1版(辞海版),第1800页.
[9]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修订本,第19-20页.
[10]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3.07修订版,第10页.
[11]词源(修订本)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12修订第1版,第2551页.
[12]简明古汉语词典.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03第1版,第14页.
[13]文言常用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05第1版,第10页.
[14]郑建军.从明代桃核舟看魏学洢《核舟记》[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