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摘 要: 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肩负着激起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育人使命。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构建“云思政”大格局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网络育人的有力抓手。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和话语体系,分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施策重难点,提出建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云思政 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育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延展性拉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维度,网络信息的杂糅性增加了思政工作的复杂度。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此背景下,“云思政”应运而生。“云思政”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囊括线下思政活动“在线化”的形式与内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结构性转移到线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网络思政密不可分,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思想行为特点和网络参与现状探寻“云思政”大格局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一、网络赋权下大学生网络栖息生态
(一)价值多元化与泛娱乐化相互交融。
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广泛使用微博、QQ、B站、豆瓣、抖音等社交软件,他们有独特的关注焦点和兴趣部落,在汲取信息、观点、文化中呈现出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发掘个性化的兴趣点,形成了独特的、差别化的网络话语体系,在网络中对所归属社群进行重塑和解读,催生出“硬核”“走花路”“隐形贫困人口”等网络亚文化热词,呈现出大学生多元的文化偏好和思想动态。
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呈娱乐化趋势,具体体现为:勇于发声、信源广泛、信息碎片化、理性与情绪化表达并存。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娱乐消遣以71.9%的比例占据我国大学生上网目的首位[2](106-111)。当代网络生态表征出大学生网络使用以娱乐为导向,以聊天、短视频、直播、网游为主要内容。随着电子竞技成为职业化的运动项目,粉丝经济成为拉动网络周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数字生活明显呈现出泛娱乐化特征。
(二)分众个性表达与传统话语交织。
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行为和话语中对热点时事、网络舆情及亚文化讯息高度关注,同时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他们创造网络词语建构个人和所属群体,如“圈地自萌”表征他们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在他们活跃的发言中体现出对“个体”情绪、偏好、观点的重视与强调,呈现出个性化的主观意志。
在网络赋权下的分众传播中,受众通过不同途径接收媒介分流的讯息,形成网络话语的个性表达,这种价值观多样的思想和话语表达是当代大学生的突出特征之一。但存在少部分缺乏理性的信息,有时会使大学生在网络参与中一定程度消解部分传统话语权。虽然大学生是“数媒土著”,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时代深度理解与契合,但网络的匿名性、交互性,使部分法律意识、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和权责意识模糊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时难以被规制,其言行对传统话语的交织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引领、内容监管及效果评估带来一定难度。
(三)多元思想与学生自主参与交汇。
在网络中站在不同立场的群体会有不同角度的发声,成为“发言人”,对主流话语和思想产生一定冲击。有研究显示,部分大学生因缺少坚实有力的思政教育而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对国家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大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最直接的受众,非常关注实时报道和事件发展进程。高校思政教育应以关键节点的事件为爱国主义教育契机,推动大学生将网络参与转变为内化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學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聚焦
(一)爱国主义宏观理解与微观认知协调性加深。
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积累形成的对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主题特征等宏观概念,比较清晰。能够明确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但学生之间的微观个体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大学生存在专注某一历史阶段的片面史实,为彰显其“个性化”的话语表达,对其他社会群体、少数族群存在片面认知;部分大学生凭借网络小众圈层获取的部分失实信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部分内涵存在误读。这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实际的协调性,提出较高要求。
(二)爱国主义理论宣讲与深入践行匹配度提高。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不乏对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的理论宣讲和思想启蒙。但部分大学生受网络传播形式的影响,对课堂讲授和课件兴趣欠缺。说明不能顺应传播媒介发展的授课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使学生将理论思想外化于行动之中。此外,一些院校对彰显爱校、爱国等行动事迹的精神升华与表彰不够突出,对在团日活动、党日活动中树立个人及团队卓越榜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高校应抓住突发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关键性庆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爱国主义内涵与时代特点和实际活动相结合,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爱国主义目标追求与家国使命统一性增强。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话语表达,是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塑造。目前,部分学生在推优评奖、社团工作中存在利己倾向,着重强调个人利益,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刻,未能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相联结,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高等学府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世界眼光的新青年,需要在大学生有关学业发展、就业选择、人生理想的教育中根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治学,为扎根基层惠民一方的目标择业,为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终生奋斗的决心。
三、创新化新时代爱国主义育人路径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既拥有平台资源上的机遇又面临信息爆炸的挑战。因此,应把握“云思政”大格局建设契机,通过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精准化前置、校内外联动、课内外拓展、人际传播矩阵等工作的筹备路径,把握传播规律,创新传播内容形式与方向,在攻克重难点环节中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和育人体系。
(一)精准定位,育人前置。
要构建大学生对网络传播特点的系统认知,在提高大学生整体媒介素养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思政工作者要把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中的精神交往观、大众媒介观、政治传播观等理念作为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武器。让学生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全媒体理念,了解网络媒介作为“社会权力”的地位,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快闪、直播等创新素材在学生中奠定教育基础。
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要包含完整的社会信息传播规律,从契约性、代表性、社会责任、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安全底线等层面引导学生认识传播本质、树立法治意识、明晰网络作为拟态环境存在的特点:信息爆炸、易形成舆论场、存在信息茧房、知识沟等。将学生惯用的知乎问答、豆瓣小组、慕课等形式引入相关数据文献、分析谣言生成机制,让学生对网络社会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对网络舆论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和理性的认知,对国家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刻思考。
(二)顺势而为,内外联动。
当前网络信息的“隐蔽性”和学生网络行为的多样性为高校网络育人带来挑战。但高校可以依托大数据及时捕捉网络及社会事件,快速评估事件和舆情风险指数,对大学生网络参与情况进行研判、预测,并结合时事热点在事件分析中为学生提供多个视角的信源、多种声音的引导,以理性客观的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在少部分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同时强调我国已取得的不凡成就与强大实力,使学生秉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为思政育人提供抓手。
当前高校着力推动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是联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历史,讲授史实与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奋斗自强不息的战斗史、革命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学校和学院在与就业单位、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的对接中,充分挖掘单位基地中的奋斗精神领袖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政策优势、制度优势、经济环境优势等教育元素,多角度践行协同育人。
(三)集腋成裘,多点开花。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创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育人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增强其能力。思政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政教师应在课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制订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精神丰富内涵融入课堂;结合学生的网络话语以更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授课话语破解负面论调,使主流意识形态占据思想教育的高地,强化学生爱国意识,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宏观理解与微观认知相一致,形成高校思政新格局。
高校辅导员应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在门户网站、学生工作平台、院系官网、官微、QQ公众号平台建立成熟的移动传播阵地,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方法,积极助力主流媒体和国家主流话语体系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扩大,掌握网络舆情中主流声音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有效将爱国主义精神价值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在网络思政中散射式传播,同时坚定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顶层设计,朋辈共振。
习近平同志利用新媒体准确把握舆论生态和传播规律、转變引导方式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新要求[3](53-54)。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线下平台的交互性,创新地、有针对性地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思政工作者应将新时代思政工作指导精神作为教育契机,规划网络思政方案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结合短视频、H5小游戏、AR、直播等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线上党课、班团活动、文娱活动中,逻辑自洽,形成矩阵效应。要统筹心理中心、保安处、就业中心、社团等资源,在不同领域宣传爱国实践的价值内涵。
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在朋辈之间的交互影响力的发挥至关重要。要形成高效的学生间的精神传播矩阵,培养有潜质的“意见领袖”,在重要事件和观点论争中,表达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和思想,对多数学生的家国概念和认知产生积极影响和引领作用。在传播矩阵中,可以结合学生党建带动团建的组织架构,使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新媒体素养,成为中国文化底蕴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骨干力量及网络平台中的国家形象的维护者和思想价值的引领者。
四、结语
高校肩负责着科学研究和培育人才的重任,科研和人才培养应以在社会思潮和发展中起引领作用为目标,同时肩负起文化传承和强国复兴的重担。在“云思政”背景下,高校应在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的同时,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育人,使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并参与推进大学生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学习生活等中的各个环节,最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公共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王晓霞.当代大学生网络运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
[3]陈欣.基于网络舆情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探究[J].今传媒,2018,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