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淼婷
摘 要: 佛教经典《五灯会元》在推动佛教传播的同时对汉语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作用。以中华书局1984年版苏渊雷点校的《五灯会元》为底本,采用描写、解释和历时的研究方法,结合历代文学作品,对《五灯会元》和现代汉语中语义不同的同一成语进行研究,发现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方式包括:在本义的基础上产生引申义、比喻义及感情色彩发生变化。语义演变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佛教化和世俗化。此外,促使《五灯会元》成语语义演变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对成语字面意义的误解误用及文化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 《五灯会元》 成语 语义演变
一、引言
自汉末以来,佛教逐渐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至宋代,佛教文教事业空前发展,禅宗著述大量增加。北宋景德年间释道原编撰《景德传灯录》以记载禅宗语录精要,此后又相继产生了《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及《嘉泰普灯录》。后僧人普济将这五部禅宗灯录进行整理,撷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共二十卷,名为《五灯会元》。此书既是一部从国外传入我国的重要佛教经典,又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书中的一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人们广泛使用,其中一部分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与原著有所不同。这些成语形式简练、意蕴丰富,语义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关于禅宗成语的专门性著作有袁宾、康健主编的《禅宗大词典》[1],该词典主要收录中国禅宗文献中八千余条常见词语,为禅宗成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雷汉卿的《禅籍俗成语浅论》[2](40-45)对俗成语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从来源、构成要素和结构等方面对比了俗成语与雅成语的不同。《五灯会元》成语研究的相关成果包括:袁宾的《〈五灯会元〉口语词探义》[3](77-81)、滕志贤的《〈五灯会元〉词语考释》[4](90-91)、张锡德的《〈五灯会元〉词语拾零》[5](43-49)、李旭的《〈五灯会元〉词语札记》[6](29-31)等。这些研究成果结合大量文献、方言等材料,考释了《五灯会元》中个别词语的语义,对增补辞书中失收的词目或义项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聚焦于《五灯会元》成语语义如何演变这一问题进一步开展研究。
本文以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由苏渊雷点校的《五灯会元》为研究底本①,沿用温端政先生对成语的定义,即成语是“二二相乘的表述语和描述语”[7](290),采用描写、解释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历代文学作品,研究《五灯会元》中成语语义的演变过程,归纳语义演变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并分析语义演变的动因。本文的语料来源于《中国基本古籍库》[8]及现当代著名文学作品。
二、《五灯会元》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
对比《五灯会元》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9](1987年版)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成语大词典》[10](2012年版),笔者发现《五灯会元》中一些成语的语义与世俗文献中的语义相比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种是在本义基础上产生了引申义,第二种是在字面意义上产生了比喻义,第三种是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
(一)成语的引申义
在《五灯会元》中,一部分来源于禅宗语录的成语在佛教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表达需要,在禅宗语义的基础上延伸出世俗语义。这些派生出来的世俗语义与本义相关,是对本义叙述范围的扩展和延伸,是本义的引申义。佛教成语引申义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通过纵向比较、研究记录这些成语的历代文学作品,才能把握语义演变的线索。
1.逢场作戏
出自《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并见《五灯会元》第三卷):“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11](129)这是一段禅师之间的对话,写邓隐峰在拜访石头希迁禅师前,师父告诫他石头希迁考验学人的手段高深莫测,就他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经受石头希迁禅师的考验。但邓隐峰自认为学习多年,对各种斗禅机的手段了如指掌,悟道在心,不拘时地,可以像走江湖的艺人一样,遇到适合场合随时可以展现自己的学识。
在禅林中,称云游四海之僧众为江湖,“逢场作戏”指江湖僧人只要遇到合适的场所,就能展现自己对佛法的妙悟;也表示江湖艺人随时随地表演才艺。例如:宋·许及之《涉斋集·卷七·次韵宣甫约元宵入城不至》:“剪彩试灯新乐事,逢场作戏旧丰年。” 明代引申出“凑热闹、随俗应酬”之意,例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我辈今日逢场作欢,系是彼此同袍,十分大有胜负,忒难为人了”。这是书生丁湜犯了赌瘾后,开设赌局,劝众人凑热闹玩耍时的言语。清代“逢场作戏”引申为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例如:清·邹式金《杂剧三集》:“诸公请了,非是俺不胜技痒,正是逢场作戏,休得太认真了。”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逢场作戏”还指在男女关系上轻浮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例如:张洁的《无字》中:“过去的女人从记忆里一一走过,不,与这一次相比,都有点逢场作戏的意味。”[12](147)
2.呵佛骂祖
《五灯会元·第七卷》:“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11](372)佛家主张佛性在于内心,认为依靠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所谓佛圣祖师消除妄念,实际上是对内心清净佛性的污染,所以禅师们常用此语接引学人有所超越,敢于突破前人所悟之道的约束。
“呵佛骂祖”这一成语进入世俗文献后产生了引申义,明代以后形容人无所忌惮,蔑视权威,敢作敢为。例如:明·卓发之《漉篱集·卷十一序二》“不必复问神理法脉于先辈,而自谓与中郎呵佛骂祖之意可同日而语乎!”再如,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故用微之,訾毁先儒,呵佛骂祖是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之故智也。”以上两例中“呵佛骂祖”的意义由佛教典籍中专指“不囿于高僧大佛的观念,自己悟道于内心”延伸到“作诗和写文章时,不畏惧权威,肆意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一语义,表义范围扩大,是在本义基础上产生的引申义。
通过增加词的义项可以为新生事物或现象下定义,一词多义有效避免了创造新词给人们交流带来不便。成语语义延伸的目的是对新生事物或现象进行叙述,在成语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语义是满足人们交流需要最简便的方式,同时丰富了成语内涵,增强了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成语的比喻义
“比喻义是语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意义”[7](138),《五灯会元》中一些成语的比喻义代替本义承担了表意作用并得以流传,这部分成语的字面意义就是本义,所叙述的内容多是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进入佛经后,教徒根据成语本义与佛教内容的深层联系,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本义之上形成比喻义形象地表达佛教的抽象概念,之后这些比喻义传入我国并被广泛使用。
1.百尺竿头
本义指百尺高竿的顶端,是古代的一种杂技,需要爬到竿子的最上面进行表演。如,宋·陈思《咏上竿伎题中书壁》:“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挂骇傍人。”该成语进入《五灯会元》后比喻修行达到极高的境界后仍不断努力以求更进一步,如:“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百尺竿头”的比喻义被传入世俗文化中指人的学识和修养到达很高的境界后仍不懈努力、精益求精,例如,明·庄昶《庄定山集》:“百尺竿头,更须努力一步。”再如,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新编·卷十四》:“百尺竿头,再须进步。”
2.单刀直入
本义为“拿着刀径直走入”。《五灯会元》中比喻抛开一切语言文字和知识见解,直抵内心领悟佛法的真谛,是禅家传授和接受道法的特殊方式。如:“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11](522)宋代以后,世俗文献中保留了“单刀直入”的比喻义,译为“不绕弯子,直截了当”,例如:明·张师绎《月鹿堂文集八卷》:“善乎能始之言,单刀直入,一棒打杀,不可入诸语言文字。”
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都是对本义的延伸,不同之处在于成语的引申义产生后,本义仍具有表意作用并且和引申义一同流传下来。比喻义不同,产生比喻义的成语本义一般是对具体事物或行为的叙述,当所叙述的事物随社会的发展灭亡后,这部分成语的本义随之消失,只有比喻义流传了下来。
(三)成语感情色彩的改变
成语因被赋予某些情感后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与历代世俗文献相对比,《五灯会元》中一些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人类情感的发展而改变。
1.看风使帆
也作“看风使舵”,出自《五灯会元》第十六卷“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11](1038)。指传授者根据被传授者的资质和能力随机应变,采取相适应的教授方式和内容因材施教,含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如:宋·圆悟克勤《碧岩录·卷七》:“世尊会看风使帆,应病与药,所以良久,全机提起。”其中“看风使帆”与“应病与药”同义连言,包含随机应变、对症下药的意义,为褒义词。
清代该词包含了贬义用法,形容一个人处事圆滑,看眼色和形势做事,没有坚定的立场。例如: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即衣冠名教中,講说道学、夸谈经济者,少什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此处“看风使舵”表否定意义,释义为:处事圆滑,看势头的变化改变态度,包含墙头草的贬义色彩。这一意义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也有体现:“连晓荷都看出点来,亦陀是两面汉奸,看风使舵。”[13](344)因此,“看风使帆”一词在汉化过程中,概念意义没有发生变化,指随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但感情色彩变化明显,由褒义词变为贬义词。
2.半斤八两
出自《五灯会元》第十一卷:“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11](916)这段对话中蕴聪禅师意在启示学人,要想去除迷惑、烦恼、嫉妒甚至仇恨的感情,就要知道半斤和八两一样重,人的本质没有任何差别,佛性都是平等的。此处体现了禅宗的“人人皆可成佛”“见性成佛”的观念,不包含感情色彩,应理解为中性词。
南宋时“半斤八两”包含了贬义的感情色彩。例如,南宋·九山书会才人《张协状元》:“(净)少我那房钱到嗔。(丑)骂得我教人怎忍。(末)你两个八两半斤。”这一处写华禄子因房钱与店婆争吵,一个无理取闹,一个咄咄逼人。意在表明两人的丑恶嘴脸,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去,此处包含明显的贬义色彩。“半斤八两”一词的感情色彩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本义客观形容两事物不差上下,汉化后中性词用法基本淘汰,一般用作贬义词,指两者都不怎么样。
“看风使帆”的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但本义仍指随机应变,“半斤八两”的感情色彩由中性变为贬义,但本义仍指两者地位相等,不差上下。因此,成语的本义是核心,感情色彩作为附加义,变化并不能改变成语的本义。
三、《五灯会元》成语语义演变的特点
《五灯会元》中的常用成语语义演变途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来源于世俗文献,进入《五灯会元》后成为佛经用语,且语义发生改变,用于表达禅宗意义;第二种是直接来源于禅宗语录,是禅师们上堂说法教化学人时所创造的,随着佛教不断在中国传播,佛教文化和汉族文化深入融合,这些禅宗成语进入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表达世俗义,这两条演变路径体现了《五灯会元》常用成语语义演变的两个特点,即佛教化和世俗化。
(一)佛教化
佛教化指一些源于世俗文献的成语进入《五灯会元》后,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被借来表达佛教意义,使成语的语义发生改变。
1.回光返照
原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呈现暂时的发亮现象。《五灯会元》中这一成语的语义有所不同,如“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11](531)。这句话意在接引学人收回向外寻求佛道的目光,转而关照自己的内心。体现了佛教中“佛性在于内心,本性即是佛性”的思想,“回光返照”这一成语由世俗文献进入佛经后语义被佛教化。
2.壁立千仞
源于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其山惟石,壁立千仞。”本义形容岩石高耸峻峭。进入佛经后,语义发生改变,《五灯会元·第十七卷》:“洞山门下,有时和泥合水,有时壁立千仞。”[11](663)“和泥合水”是禅宗用语,指禅师通过口耳相传将直接经验告诉学人,导致学人凭借他人的经验修养佛性,忽视了悟道成佛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体悟。“壁立千仞”与“和泥合水”语义相反,指僧人修行时不借助外力,从本心出发直接达到了佛教教义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佛教“顿悟”的思想。“壁立千仞”这一成语进入佛经后,为了满足佛教的表达需要,语义被佛教化。
世俗成语佛教化体现了汉民族语言对佛教的影响,有助于汉民族文化的传播。利用已经被人们接受并使用的成语表达精深的佛法,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加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二)世俗化
世俗化与佛教化相对,指一些出现在《五灯会元》中的佛教成语在传播过程中为了顺应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从禅宗的专门用语演变为世俗的常用成语。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成语的语义在汉化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1.见兔放鹰
出自《五灯会元·第十六卷》:“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11](1077)鹰是一种猛禽,捕兔时准确有力,在游猎时,看见兔子就放鹰追逐。禅宗用来比喻接引学人时能应机说法,随机应变。又如:宋·圆悟克勤《碧岩录·卷三》:“问一答十,举一明三,见兔放鹰,因风吹火。”此处“见兔放鹰”与“因风吹火”意思相近,均体现随机应变之意。汉化后,这一成语的语义改变,指看见利益就及时采取行动,竞相争取,例如: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
2.现身说法
本为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身各种形体演说佛法,出自《五灯会元·第一卷》:“度诸天众,说补处行,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11](3)后来这个成语语义被世俗化,比喻用亲身经历劝导他人,如:明·郑元勋《媚幽阁文娱二集卷三》:“人到●自见,眉公先生固自现身说法。”此处写人往往局限于自己看见的东西,因此眉公先生用亲身经历劝导别人。又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如今现身说法,就拿我讲,两个指头就轻轻儿的给你提进来了。”
世俗化是佛教语言本土化的必然选择,是佛教成语语义演变的重要特点,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对佛教语言的影响,有助于丰富汉语的词汇系统。
四、《五灯会元》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流行,佛教文化逐渐被广泛认可,与汉民族文化呈现融合的趋势。在佛教本土化过程中,受汉民族风俗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影响,一些来自佛经的成语,语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各个时期人类不同的认知水平,人们对成语字面意义的误解误用及佛教文化与汉族世俗文化的互相交流密不可分。
(一)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
《五灯会元》中的成语大多源于禅宗公案,意义深远,具有口语色彩,能被人们接受并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科学水平不同,各个时期人们对同一成语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促使成语的语义发生改变。同时,认知新事物需要人们创造新的成语或者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延伸已有成语的语义以满足表达的需要。
1.信手拈来
出自《五灯会元·第十四卷》:“昔日德山、临济,信手拈来,便能坐断十方,壁立千仞。”[11](886)本义指僧人们通过游历四方积累大量的阅历,才能参透佛法真谛,将佛法大义熟稔于心,达到应用自如的地步。后来,人们认识到“信手拈来”用到写诗、做文章时恰到好处,使该成语的用法得以延伸,形容写诗作文时可以随意运用已积累的丰富材料,下笔流畅自如。例如:宋·陆游《剑南诗稿·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二)》:“巴东诗句澶州策,信手拈来尽可惊。”此诗写陆游感叹寇准的诗句看似随手拿来却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抒发了敬佩之情。
2.隔靴搔痒
出自《五灯会元·第八卷》:“问:‘圆明湛寂非师意,学人因底却无明?师曰:‘辨得也未?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11](476)在佛教六识说中,人的六种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依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而产生。只有全面修行,才能在合适的时机体悟本性和真理,达到身心清净解脱自在。此句中学人认为只要修心修的好就能辨别是非,达到安然自得的开悟境地,这是对佛教教义的片面理解。因此,契稳禅师指出他理解片面、不透彻。“隔靴搔痒”一词由此得来,指对佛教义理的理解不透彻,没有抓住要点。
汉化后,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隔靴搔痒”一词被借用来泛指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浮于表面,没有抓住关键。例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此处指作诗时表情达意应透彻,不能没有关键。“隔靴搔痒”一词所指的对象由佛教义理扩展到说话和写文章。
此外,人们认知的发展对成语语义演变的影响还体现在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变上,例如:“见风使帆”,本义有褒义色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來越强调个性,主张坚持己见,反对看形势做事、没有立场的人。因此,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见风使帆”这一成语演变为贬义词,用于比喻做事圆滑,没有立场的人。
(二)误解误用成语的字面意思
佛经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更多人看懂佛经,大量利用已有的文字解释深奥的禅宗义理。因此,禅宗语录中成语的字面意义往往是对一则典故的概括性叙述,是对事物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实际上是用通俗易懂的四字格形式表达深奥的佛法大义,成语所表达的语义比字面意义更加丰富,是成语字面意义产生的引申义或比喻义。这些字面意义与本义不完全相同的成语在长时间的汉化过程中容易使人望文生义,对成语的理解产生偏移,致使语义改变。
1.敲骨吸髓
原作“敲骨取髓”:出自《五灯会元·第一卷》:“昔人求道,敲骨取髓。”[11](44)本义出自神光断臂求道的典故,指僧人们舍身求道的精神。后用来形容对百姓的残酷剥削。从字面上理解,“敲骨吸髓”意为敲断骨头,吸出骨髓,容易使人联想到惨烈、残酷的场面。汉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忽略这则成语背后的典故,根据主观认识以“敲骨吸髓”的字面意义理解这则成语,造成语义改变。
2.唯我独尊
这则成语源自佛教中关于释迦牟尼佛出生的传说,相传释迦牟尼一生下来就能站立,一周后就能走路,并且步步生莲花,他遍观四方,一手指着天,一手指着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這里的“我”指佛性,因此“唯我独尊”是说唯佛独尊,例如《五灯会元·第四卷》:“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11](203)汉化后,人们渐渐忽略了这则成语的出处,按字面意思将“唯我独尊”的意义理解为狂妄自大。例如,明·臧懋循《元曲选·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孤家看来,朝里朝外,唯我独尊,若要举事之时,那一个敢道个不字儿的,俺就着他立生灾祸,身家难保。”又如《官场现形记》:“张太太一向是‘唯我独尊的,如今听说要拿家当分派,意思之间以为:‘这个家除了我更有何人?便有点不高兴。”
3.灰头土面
头脸沾满灰土,原为禅宗行业语,指修行者悟道以后,为了宣说教义普度众生,投入尘世中,不顾尘世的污浊,奔波劳顿的样子。《五灯会元·第十一卷》:“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灰头土面。”[11](691)汉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忽略了成语的本义,按照字面意思将“灰头土面”理解为蓬头垢面,污秽不堪。例如:宋·白玉蟾《武夷集·卷五》:“灰头土面无人识,木食草衣嫌俗纷。”又如,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四十五杂文》:“石丛内一隐者,灰头土面。师作礼,不答。问,亦不语。”
不了解成语典故、成语的字面意义易导致人们望文生义,理解产生偏差,产生误解误用义。但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机制下,这些误解误用义被人们熟知、使用并流传至今,促成成语语义的演变。
(三)文化交流对成语语义的影响
佛教成语传入中国后,在本土化过程中不仅受到了汉民族语言习惯的影响,还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相互碰撞和融合中使成语语义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佛教成语的传入丰富了汉语的语汇系统,主要体现在数量上,例如:“骑驴觅驴”“敲骨吸髓”“不可思议”“唯我独尊”“呵佛骂祖”“现身说法”“随波逐浪”“呵佛骂祖”“雪上加霜”“超凡入圣”“豁然开悟”“舍邪归正”“寻言逐句”“和泥合水”等成语都源自佛教经书或禅宗语录,伴随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之后又融入汉民族各个生活领域当中,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这些成语的语义逐渐固定下来,最终成为汉语语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丰富了汉语的语义表达。很多世俗成语进入佛经后成为禅宗用语,用于表达佛教思想,在世俗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佛教义,如上文提到的“壁立千仞”的本义指岩石高耸,“回光返照”的本义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这两个世俗成语进入佛经后都用于表达佛教“人的本性就是佛性”“佛性在于内心”“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再如,“百尺竿头”“青天白日”“电光火石”等成语,进入佛经后产生了比喻义,将具体形象的语义抽象化以表达佛教思想,并且随着语义的不断发展,这些成语的比喻义取代本义并流传于汉民族文化中,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
成语语义演变原因多种多样,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语言交际的需要,因此,除了成语自身结构、要素的变动外,还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才有可能探求成语语义演变的真正原因。
五、结语
《五灯会元》选取唐宋时期五部禅宗灯录中的经典语录,整理成册,对汉民族语言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一部分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的成语来源于此书或经此书语义发生改变。
本文通过考释部分成语的本义,梳理语义演变过程,分别从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特点和原因这三方面对《五灯会元》中的成语进行研究。《五灯会元》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本义基础上产生引申义、比喻义及感情色彩发生改变。佛教化和世俗化是《五灯会元》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特点。促成《五灯会元》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对成语字面意义的误解误用及佛教文化与汉族世俗文化的相互交流。
注释:
①该书以景宋宝祐本为底本,以清藏本、绪藏本为参校本,是当前研究《五灯会元》较为权威的版本。
参考文献:
[1]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2]雷汉卿.禅籍俗成语浅论[J].语文研究,2012(01).
[3]袁宾.五灯会元口语词探义[J].天津师大学报,1987(05).
[4]滕志贤.五灯会元词语考释[J].古汉语研究,1995(04).
[5]张锡德.五灯会元词语拾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4).
[6]李旭.五灯会元词语札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7]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基本古籍库[M].黄山:黄山书社,2005.
[9]王涛等.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10]成语大词典(单色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
[11]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张洁.无字(第三部)[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
[13]老舍.四世同堂[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14]蒋宗福,等.五灯会元白话全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6]朱瑞文.成语探源辞典[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