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君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文化艺术创意系,福建 漳州363000)
闽南传统建筑以独特的造型结构、丰富的雕绘装饰、鲜明的地方特色著称,其建筑木雕雕工精湛、主题鲜明,是闽南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虽有少部分专业文章论及,但是侧重讨论雕刻技艺的继承。如宗明明、王永志、万千的《闽南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蒋钦全的《浅谈闽南传统建筑的几种特色工艺》,郑国明的《闽南木雕技艺的继承与创新》。在建筑装饰图案上面的研究也有部分文章论及,但多为从宏观角度以建筑整体装饰研究为主,而专门针对木雕件的作品文化特色、图案保护与传承开发等研究领域鲜为少见。
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如漳州平和绳武楼、漳州龙海埭美水上古民居、泉州蔡氏古民居等,不仅在结构上承袭了传统的建筑美学,在建筑构件上的木雕装饰更是精雕细琢,鎏金漆彩,成为家族财富和精神的表现载体。漳州平和绳武楼是闽南传统建筑中土楼文化的典型代表,主人叶处候入京师为太学生和下南洋闯荡的经历,造就了他的博学与胆识,由他亲自设计的绳武楼内庭装饰,可以说是他个人思想的缩影,也是清末闽南农村成功人士的精神缩影。楼中的木雕装饰图案极具闽南传统装饰艺术,同时也融合了儒家和道教思想,反映修身(为人处世)、齐家(管理家庭)、治国(为官之道)等文化内涵,包含了大量的闽南传统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教化意义。
平和绳武楼坐落于漳州平和县芦溪镇焦芦村,是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中最精致的圆形土楼之一,国家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土楼系列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古民居典型,属清朝芦溪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居所,内外两环,有大门、祖堂及12 个两开间的居住单元,历经嘉庆至光绪五朝长达100 多年经由祖孙三代人之手修建而成。楼里木雕装饰随处可见,据统计共有600 多处,图案题材丰富、无一雷同,被誉称为“木雕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1]98。绳武楼中的木雕工艺以浮雕和透雕形式为主,以房屋单元为载体,布局具有一定的程式化。集中分布在一楼中厅隔扇、二楼窗台隔扇、三楼横披窗及家具上,处处精雕细刻,鎏金漆彩。很多木雕件不仅在建筑的稳固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建筑增添亮丽的风景。有一句描述古宅院装饰的话说得好,“凡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2]2,绳武楼每个单元的装饰主题寓意都不同,图案元素也各有不同,主要有植物、瑞兽、动物、汉字图、器物等方面。
1.牡丹。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称,不仅寓意华贵圆满、雍容富贵,也是一个人守信的代表。绳武楼的木雕件装饰中牡丹出现次数最多,在不同中厅隔扇门上不同位置出现牡丹与其他图案的搭配,且造型迥异,无一重复。如在隔扇门绦环板上的牡丹与凤凰搭配,象征天下太平,四海共春,也寓意夫妻和睦相处,吉祥富贵;在隔扇门槛窗上的牡丹与花瓶搭配,寓意平安富贵。
2.山茶花。山茶花素有“花之寿者”的雅号,因其耐冬且长青常被用来寓意健康长寿。同样位于中厅隔扇门上,绳武楼以山茶花搭配花瓶或搭配绶带鸟,寓意家族春光无限,生机绵长。
3.梅花。梅花因其迎风搏雪、“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常被用来象征坚强刚毅的性格。因“梅”与“眉”同音,在吉祥图案中多与喜鹊搭配,寓意喜上眉梢。绳武楼木雕中梅花图案占有大量的比例,在不同构件中寓意不同,数量、造型及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别。有单独表现梅花,也有与喜鹊搭配且姿态迥异;或取喜鹊登梅、喜上眉梢之意;或取坚强刚毅之意。
4.菊花。菊花常与梅花同被视为顽强刚毅的正人君子。因多在秋季开放,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绳武楼中在中厅隔扇门绦环板上的菊花与黄雀搭配,寓意举家欢乐,家庭和美。
5.荷花(莲)。荷花(莲花)是吉祥图案中最为典型的花卉。荷花的“荷”与莲蓬的“莲”谐音都有很好的寓意,如“合”“和”“廉”“连”等。绳武楼中的荷花因雕刻位置及形态的不同而表达不同寓意,出现在二楼窗花上象征的是道教主题“八仙过海”里何仙姑所持宝物,与周围窗户一起表达“八仙过海”主题,寓意平安吉祥。
6.佛手柑(香橼)。佛手柑是民间常用的祈福纳吉之物。在绳武楼的木雕中,除了取其福寿之意,也因香橼的闽南语发音“香圆”与团圆相似,寓意多福多寿,团圆美满。在单元的整体装饰中,将佛手图案与牡丹凤凰置于同一中厅隔扇门上,搭配槛窗上的卷草纹装饰,寓意家族生生不息。
7.石榴。石榴因其花色火红被认为是繁荣昌盛、和睦团结的吉庆佳兆,果实为多子多福的象征。绳武楼中的石榴以花朵为主,寓意家族繁荣昌盛、子孙和睦团结。
8.桃。桃常被寓意为多子、长寿。佛手、桃和石榴组合是清代最为流行的吉祥图案,以“佛”寓多福,以“桃”寓多寿,以“石榴”寓多子孙,亦称“三多”。绳武楼中桃与佛手、石榴组合亦是此意。
9.芭蕉。绳武楼的木雕件中出现罕见的芭蕉串铜钱图案,以枝大叶盛的芭蕉叶来隐喻闽南语中的“创大业”,也因“芭蕉”闽南语发音与“招”相似,双铜钱寓意财运连连,整个图案象征事业发达,招财进宝。绳武楼中将茶花、石榴图案置于同一中厅隔扇门上,搭配芭蕉串铜钱、寿桃、佛手瓜图案,反映出房屋主人子孙满堂、福寿绵长、招财进宝的祈愿。
1.龙。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也是吉祥图案常用的题材。民间多用暗藏的龙纹—草龙(卷草缠枝龙)作为装饰,即将身体、爪子和尾巴做成卷草纹样,龙头部特征较为明显,把龙化于卷草纹中,希冀带来高贵、祥瑞之气。草龙灵活多变,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装饰,常与人物、蝙蝠、文字和器物等搭配。绳武楼中的草龙形象也是如此,或暗藏于中厅槛窗的花瓶图案上,或暗藏于绦环板上;位于绦环板上的草龙木雕件,初看只是一个花卉卷草纹图案,细看就会发现中间是香炉形态,而旁边的卷草实则是两条草龙形态,寓意天官赐福。
绳武楼中多处出现龙纹装饰,且形态各异。除草龙外,还有拐子龙、螭龙在木雕件中随处可见。三楼房间门顶上及二楼窗花上多处出现龙纹与“福”“禄”“寿”等文字和图案组合,传达美好寓意。
2.凤凰。百姓常用凤凰作为装饰图案,寓意逢凶化吉、天下太平。绳武楼中出现的凤凰戏牡丹木雕件,寓意天下太平,四海共春,也寓意夫妻和睦相处,吉祥富贵。绳武楼三楼的雀替上以龙凤形态的木雕件为装饰,象征风调雨顺、国家安宁。
3.象。象来自佛教纹饰,常与其他图案组合象征吉祥贵气,“象”谐音“祥”代表安定祥和,是太平盛世的瑞兆,即“太平有象”,绳武楼中象驮宝瓶木雕件正是此意。
4.蝙蝠。蝙蝠因谐音取意“遍福”而被视为吉祥物。在绳武楼,蝙蝠图案与文字对联“孝悌忠信、福禄寿全”搭配,体现房屋主人的道德标准,寄托修好德、福降临的期盼。
5.鹿。鹿因与“禄”“路”谐音寓意入仕通畅之路,绳武楼中鹿形态多处可见,有以图配诗的形式用画轴呈现呦呦鹿鸣的场景,表达主人以竹自喻,以鹿寓对入仕的向往及远大抱负。
6.鸟类动物:喜鹊、绶带鸟。
喜鹊。喜鹊常被视为吉祥之物,多与梅花组合,寓意“喜上眉梢”,也指“鹊报平安”。
绶带鸟。绶与“寿”谐音,多与茶花组合,寓意春光长寿。
7.水族动物:虾、蟹。
水族动物作为镇宅辟邪之物较为罕见,绳武楼木雕中的螃蟹寓意科甲及第、虾与“家”谐音,与荷花组合,寓意“家和万事兴”。
借用汉字的寓意进行图案组合设计是绳武楼木雕件的一大特色,也是主人叶处侯书生习气的体现,虽入京为太学生但无心功名,喜爱以文抒情。绳武楼中多处可见文字元素的木雕件,如在两个不同单元房里出现互相呼应的两副中厅隔扇对联。一副是以图案寓意的无字联,以蝙蝠、喜鹊、梅花鹿、书卷、花丛表示文字“福䘵书香,福喜画香”;一副则是以文字与图案组合形成“孝悌忠信,福禄寿全”,以此二联勉励族人应喜书画、守孝悌忠信之礼。同时在多个单元的一楼多次出现以画卷形式展示的诗句木雕件,有选自《滕王阁序》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有以《小雅·鹿鸣》为灵感的自作诗。三楼隔窗上也有与龙形图案组合的“福”“禄”“寿”字样木雕件。
以器物装饰表达美好寓意是常见的吉祥装饰。在绳武楼中常见各种器物与植物结合的木雕图案,如宝瓶图案与其他植物图案结合在一楼厅堂隔扇上多次出现,有平安吉祥之意;还有葫芦、宝剑、花篮、玉板等暗八仙的代表器物装饰在三楼窗格上依次展现,寓意八仙降临,守护家宅平安。
绳武楼的门窗以平棂构成为主。平棂构成是闽南民居传统建筑及土楼中常见的格心构成方式,大致分为间隔型、框格型、网格型、连续型等几种,形成统一、对称与均衡的视觉效果[3]148。中厅隔扇的格心以间隔型的平行直线竖棂为主,这些直线竖棂同形同量组合,简洁大方。顶堵的装饰则以连续型符号为主,有囍字、万字符“卍”、回形纹、云纹等文字、几何纹样,符号类型每单元无一重复。
绳武楼中的木雕件题材主要可以归纳为此五大类。总体来看,绳武楼中的木雕装饰图案取材丰富,组合多样,用象征手法将人格化意愿附加于图案之中。以儒家伦理秩序观念为主导,借用道教文化元素传导修身齐家精神,饱含励志、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如土楼第四单元第八开间一楼中厅隔扇上,由文字“清风明月”、《小雅·鹿鸣》诗句、动物、植物、宝瓶、官印等器物组合而成,体现对仕途的向往,强调廉洁从政、宗族团结的理念。道教元素图案也较为多见,如上述“福禄寿”“暗八仙”“三多”等元素引申不同寓意,衬托主题。
绳武楼的木雕装饰根据建筑造型及构件分布,围绕主题的表达由一楼从外到内再到二楼、三楼,在营造引人入胜的居住环境中起到一定的空间引导作用。木雕装饰以对称式分布,装饰图案形象整体,搭配得体,富有节奏韵律,又协调统一。
1.左右对称
物体以中轴线为中心,两边的图形形状、大小、数量、位置都相同。绳武楼中以左右对称式构图的木雕图案主要有龙纹和几何纹样,龙纹图案主要集中在二楼窗棂和三楼门顶,除部分与文字组合受字形影响外,其余龙纹均为左右对称式构图,给人以庄重、规矩的心理感受。几何纹样多根据木雕构件大小的不同以左右对称式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应用在窗格上,增加空间的稳定和秩序感。
2.结构均衡
均衡式构图同样以中轴线为中心支点来形成力的视觉平衡,两边的图形只是在视觉上获得一定的平衡感,并非一模一样。均衡式构图具有呼应式的平衡,给人以灵动又稳定的变化美感。绳武楼中的木雕图案除左右对称外大部分以均衡形式来表现,大量应用在一楼隔扇、二楼三楼窗台上。如在上述的植物、动物题材等元素丰富的组合图案中,这种均衡式画面饱满,均衡得当,相比左右对称构图更加富有生气,稳中有变。
绳武楼中透雕技法的应用使整个木雕件起伏明显,层次丰富,多的层次有六七层,少的也有两三层,在不同物体中根据形态不同又有不同分层,层中有层。图案整体层次安排以内容主次为依据,最突出的前景部分通常是画面的主体,中景为辅,背景为衬,每个部分不同形态又分为多个层次精雕细刻。整个木雕件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繁而有序,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绳武楼中的木雕图案造型多以简洁为主,线条简练流畅、舒展有力。图形中每个线条都恰到好处,动物生动活泼,植物灵动多姿,如上述芭蕉叶、卷草纹、龙纹及暗八仙器物等元素都是经过对造型的提炼净化,以简练流畅、柔和灵动的线条呈现简约严谨的形态,通过疏密、轻重、粗细的线条变化营造形态张力、形成节奏韵律美,使整体形象简洁生动、美观大方。
适合纹样是将形态经过加工变化限制在特定的形状里,因外形完整、内外元素结合巧妙被广泛应用在装饰上。绳武楼中二楼窗棂和三楼门顶的龙纹图案不仅是左右对称式图形,同时也是适合纹样,为了迎合窗棂的长方形外框,龙纹都经过了弯曲变形,使其完整地呈现在长方形外框中。异物同构是常用的图案造型手段,字画同构是其中的一种,常把文字抽象化构成图形或把图形加入文字中构成图案字,文字与图形的结合使整个形态的装饰意义大于文字本身意义。绳武楼的木雕图案中多次出现字画同构的适合纹样,如三楼隔窗上的龙形与文字“福禄寿”的组合,以龙形表达字形同时适合于长方形外窗框。一楼中厅隔扇上相互呼应的两幅文字图案对联,字形适合于圆形中,与周围形态完美结合。
通过对绳武楼的深入调查发现整个建筑楼体保护相对较好,内庭装饰的状况却不尽人意,部分单元因损坏较为严重已不对外开放,木雕件的破坏尤为明显。主要因素有:
绳武楼历经岁月,多数木雕经受烟熏火燎与时间洗礼,漆金褪却图案残破,且风化正在逐渐加剧。由于后人没有当时建筑装饰的记载,所以无法准确无误辨识纹样内容,只能通过周围信息进行推理。如图1(摄于2015 年)卷轴右边的文字内容尚还清晰可识,但也存在争议。部分访者认为诗句是:“萧萧双竿看劲节,呦呦两鹿听和鸣。”笔者从字形结构入手,结合左边图案及整个单元主题寓意分析,认为前面两个字应是“籊”字,形容竹竿细长的样子,而不是“萧”字,诗句应为:“籊籊双竿看劲节,呦呦两鹿听和鸣”,更能传达左图及整个单元主题寓意。图2(摄于2020 年)已更加斑驳,字迹几乎模糊不清。
图1 鹿鸣图 叶其尾 摄 2015
图2 鹿鸣图 林艺君 摄 2020
尽管绳武楼的木雕件的维护修复力度逐渐加大,但由于工匠技艺不同或其他原因,很多修复只是做简单的效仿,并没有真正从主题和风格上做到修旧如旧,修复效果不尽人意。综观整个土楼的二楼窗花设计可知:1.同一单元窗花主题与一楼中厅隔扇装饰主题一致。2.窗花以图案和几何纹样为主,布局穿插有序,节奏韵律、虚实对比明显。推窗装饰图案时左右屏风以几何纹样装饰;反之推窗装饰几何纹样时左右屏风则以图案装饰。图3 窗台左右屏风是以图案装饰,那么遗失的推窗应以几何纹样装饰,很显然后期修复只是简单地仿造其他推窗图案进行修复(图4),并没有认真考究图案主题与布局。
图3 单元护栏 叶其尾 摄 2015
图4 护栏修复 林艺君 摄 2020
类似修复情况在绳武楼颇为常见,如图5 外层护栏的修复细节图,将左边修复后的纹样与右边原始状态的护栏条纹相比较,存在造型不够严谨,线条粗糙,缺少古朴韵味。如此修旧如新,应引起重视。
图5 修复细节图 林艺君 摄影 2020
对古建筑装饰构件的修复,不是简单地以新补旧或把新的做旧。应该对现存图案进行溯源,考究其来历、寓意,按照原来的工艺、材料、造型、尺寸以及细节处理进行修复。这些对工匠的技术和制作标准的要求也非常严格,需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工艺、材料、修复技巧、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考核。因此在后续的修复工作中需要从图案溯源到工匠技术以及现存实际情况等方位考量,力争做到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还原绳武楼风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4]28。通过摄影及三维扫描手段对现存木雕图案进行数字化采集,借助3D 打印手段对木雕件进行模拟还原,结合图案溯源分析形成图案档案、建立修复日志,让往后的维护、修复工作有源可溯,有迹可循。
传统民间工艺除了展现民间文化外,更因为是百工技艺和工匠精神的展现,是集合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手工作品而弥足珍贵。而今天在高效机器批量生产下的工艺品千篇一律,虽然完美无瑕,但似乎缺少了灵魂。通过合理的形式对木雕件进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对木雕图案进行“活”化,延续木雕“手作”之魂,赋予绳武楼乃至其他闽南传统建筑木雕新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性,使其以全新的形式延续装饰功能,实现更多元化的传承及传播,是木雕图案传承和开发的一个方向。
在多次尝试之后,选定以传统拓碑技法对木雕残件图案进行手工拓印,采集木雕图案;以手绘方式完善画面、创新图案,使其以绘画(装饰画)作品呈现。用“拓—画—创”的方式对木雕图案进行“活”化,延续木雕“手作”之魂。创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部分需要16 道工序完成。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主图拓印:在木雕板上施以淡墨—在木雕板上进行水晕染—上纸—手工印版—起稿—水墨底稿完成(图6)。
图6 拓印程序 和道工社 摄 2020
2. 彩墨绘制:彩墨勾勒—彩墨首遍晕染—彩墨复染—色粉提白—色稿完成(图7)。
图7 绘制程序 和道工社 摄 2020
3. 背景拓印:画稿上水—淡墨拓底纹—拓印起稿—钤印—手工托裱装框—完成(图8)。
图8 背景拓印程序 和道工社 摄 2020
同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开发以木雕图案为载体的文化创意及旅游特色产品,为绳武楼及闽南传统建筑木雕图案的保护与传承寻求更广阔的空间。在绘画(装饰画)作品的基础上提取图案,经过电脑设计再根据不同材料工艺制作成文创及旅游产品。现已成功开发一系列文创作品:书签、明信片、印章、吊坠等(图9)。
图9 文创产品 和道工社 摄 2020
通过这些新的样式,既延续木雕图案优秀的装饰语言,如形态和寓意,又迎合当代人的审美喜好和对“手作”的敬意,并且可以较为快速地创造、较为广泛地传播。我们在漳州古城的试点实验中发现,装饰画多被用来装饰商业空间、书房及客厅,在现代建筑中新生的木雕图案装饰画同样延续着装饰空间的使命,这种传统工艺与当代空间的碰撞,深受年轻人的喜欢。文创作品受众广泛,书签和明信片深受学生群体的喜欢。拓画、印章现场体验活动,受到众多游客及小朋友的喜欢。用这种方法让传统木雕装饰元素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让“手作”记忆回到人们的心中。同时也增加城市的旅游魅力,为塑造城市形象、传承城市记忆、提升城市知名度,添砖加瓦。
闽南古建筑木雕图案的传承研究是一个关乎其技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特别是“活化”传承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漳州平和绳武楼建筑木雕图案的研究与开发,是在对当地历史、文化等信息深入挖掘、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以“拓—画—创”的形式对木雕图案进行活化传承,不仅操作简单,容易复制,且成效较快。因此也将进一步尝试将“拓”的样本拓展到闽南传统建筑的其他部件,如传统花砖、部分砖雕石雕残件、以及传统生活用具等,以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为创意源泉,通过此方法对民间艺术品合理再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性,使其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并得以继续流传。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引发对民间工艺传承的思考,寻求改变传统非遗文化主要依靠“辈辈相传”的传承方式,通过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形态,激发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创造活力,达到“非遗文化深入人心,非遗产品人人都能做”的文化自信,对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