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瑛
摘 要:以借助群文阅读渗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展开论述,然后阐释借助课文赏析渗透传统文化,最后阐述借助写作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初中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日益完善,语文教师积极为初中生探寻和积累最优化的文化资源,以此为初中生的语文认知、性格塑造和觉悟提升输送高质量的心灵鸡汤和文化滋养。此中,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博大、深沉、悠远而逐渐成为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有效促进了初中生的主体发展。
一、借助群文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是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灵净化的人性化素材库,因此,教师可以借此开展群文阅读,沿着教材内容的既定顺序指导初中生进行群文阅读,以此引导初中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计划、有设计、有梯度的体系性悦纳活动,帮助初中生在内心深处积累足够多的优秀文化滋养和艺术精华。
以《乡愁》和《故乡》为例,《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这两篇文学作品都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而热爱故里、怀念故乡、思念故人、重情重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借此开展群文阅读,让初中生在主题鲜明的怀乡思人的系列文学作品中默默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熏陶和心灵洗礼,在初中生的思想中为“故乡·乡愁”开辟一席之地。怀乡思人的文学作品有古尔卜兰生的《童年与故乡》、沈从文的《边城》和《湘行散记》、金刚的《故乡》、林海音的《请到我的家乡来》、林俊颖的《我不可告人的乡愁》、梁实秋的《味至浓时即家乡》、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郁风的《故人·故乡·故事》、野夫的《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老猫的《我的故乡在1980》等。这样,教师借助群文阅读为初中生送去“批量的乡愁”,非常有助于初中生在思想中“摆正家乡的位置”,有效培养初中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造福家乡的积极意识。
二、借助课文赏析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育价值极高的优秀美文,教师可以在课文赏析中引导初中生一起品读、一起探究、一起赏析,借助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合力开发教材课文中的教育价值,将其隐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一挖掘出来,为初中生创设一顿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加速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以《回忆我的母亲》和《背影》为例,《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朱德,课文承载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课文里充满了作者对“老父亲”浓浓的感激之情。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文赏析将课文中隐含的对母亲、对父亲的敬爱与感激一一剖析出来,为初中生送上一顿感恩父母、感谢养育的思想教育盛宴。尊敬父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属于“孝道范畴”。教师可以借此在课文赏析中加入一些“孝道思想”,当然,要为初中生输送现代版的“新孝道”,不能“照搬照抄”,要将传统文化“孝道”中的正能量在新世纪进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与感恩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与感恩教育有机融合,为初中生的知识学习、思想提升、觉悟提高和心灵陶冶输送源源不断的人间真、善、美,让正能量在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慢慢积累。
三、借助写作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不仅可以借助群文阅读和课文赏析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写作教学中,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和启迪。写作,属于教师预设的任务驱动型主体认知活动,因此,教师的独具匠心能够让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悦纳优秀传统文化,让正能量永驻心间。
以写作任务“中秋节”为例,中秋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内涵与地位,也是教师以节日为媒介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因此,教师可以将“中秋节”作为初中生写作训练的题目,以此“驱动”初中生积极回忆自己在中秋节期间的所见、所感、所想和所得,推动初中生去注意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安慰,以此提醒初中生传统节日承载着传统文化,也成为人们进行情感交流、表达心意、融洽关系的人性化契机和情感空间。因此,初中生能够在写作任务“中秋节”的完成过程中关注人际交往的情感交流,逐渐将初中生培养成为懂情感、会表达、善交流的谦谦君子,以此體现传统文化对初中生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教师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研究者和传播者,也是语文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优化者。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借助群文阅读、课文赏析和写作教学等课堂活动切实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性、文化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为初中生的语文认知和主体成长输送源源不断的性格塑造、文化滋养、思想教育和心灵陶冶的内容,以此加速初中生的科学发展,为社会输送内外兼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袭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6).
[2]闫永萍.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才智,2020(18).
[3]俞少琼.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78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