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文从网络信息传播、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育人重要性,对高校网络育人路径探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一定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1]。”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资源更加丰富,信息传播更为迅捷,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获取、交流沟通、消费购物等行为,同时新的互联网模式也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网络育人路径探究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拓展网络平台,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建好用好网络平台,创新高校思政育人载体,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发挥网络育人作用,积极营良好的网络空间,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2]。
一、网络育人的意义
(一)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为高校网络育人目标服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网络冲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其信息量、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超过了任何一种传播手段,同时也大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应当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推进网络思政,形成育人合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但是如果高校学生使用网络不当,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网络游戏”让大学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时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提高自控力,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理性分析网络信息,使网络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推进高校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网络和大学校园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大学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时代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发挥网络文化滋养人心的重要作用。
二、网络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以新媒体为依托,做好顶层设计
互联网的发展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全新思路,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建设机制。一方面,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宣传党团理论知识,包括专题党课、团校系列报道等,主动引领学生思想潮流,保证党之所向、团之所往、青年之所行,使一流学科快速发展,一流思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以实践活动为支撑,积极宣传报道各项实践活动,包括三支一扶、文化宣传、学术调研、志愿服务、大学生创业等实践活动。
(二)打造网络育人平台,提高网络思政的有效性
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精心打造网络育人平台,一是打造微信官方公众号,对公众号进行系统化设计,分设“院系动态”、“信息发布”、“学习专区”、“红色教育”等栏目,公众号将集结学生日常管理、学习、讨论、交流的功能。二是结合院校的特点,加强网络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读网络热点,加强红色网络教育
通过新媒体技术对党和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进行解读,指导学生成长发展,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网络话语,创新宣传方式,包括海报制作、录制访谈、心灵FM(心灵广播电台)、vlog(视频网络日志)等,以此提高大学生喜爱和关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政工作。
红色网络教育就是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开辟网络红色阵地,将红色文化和校园网络阵地相结合,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定期向学生推荐历史事件、红色文化等,比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网络文化品牌,使红色文化充分融入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四)立足理论研讨,引领实践探索
身处教育信息化新时期,要想将思政工作进一步提升需要将工作实际转化成理论研究,定期组织学校辅导员进行关于网络育人体系建设的学术研讨,通过思政工作者的共同研究,激发思维火花,提高思政工作水平。思政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通过理论研究提升认识,在更高的层面上指导网络育人的实践活动。
三、总结
加强高校网络育人是高校校园网络走向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的需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把高校网络建设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勇于探索网络育人的实践路径,做好顶层设计,打造网络育人平台,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提高学术研究,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真正把网络育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张蓝月,崔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遵循依据、现实问题与主要途径[J].高校辅导员,2020(02):67-72.
[3]李正星,陈树海,朱文拿,储文静,成建.试论高校开辟红色网络阵地的意义及方式[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3): 55-56+127.
作者簡介:
陈文洋(1992-),男(汉族),工作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职务:专职辅导员,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