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婷 刘佩菱 刘嘉杨 孙海轩 周冬梅 刘清泉 王洪
摘要 近年来新加坡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新加坡中医管理部门及法规、中医师注册条件、中医学术团体机构、中医学历教育和中医继续教育等方面介绍了新加坡中医药发展现状。随着新加坡中医药事业从立法规范到管理制度方面逐渐完善,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形成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不断发展,新加坡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会变得更加广阔。加强中新两国中医药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向海外扩展,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新加坡;中医;继续教育;中医师注册;中医学术团体机构;中医学历教育;新加坡传统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教育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ZHU Huiting1,LIU Peiling2,LIU Jiayang2,SUN Haixuan1,ZHOU Dongmei1,LIU Qingquan1,WANG Hong1
(1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China; 2 Singapor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Singapore 328127,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ingap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ingapore′s TCM from the aspects of Singapore′s TCM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regulations,registration requirements for TCM practitioners,TCM academic organizations,TCM education and TCM continuing education.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ingapore′s TCM from legislative norms to management systems,a comprehensiv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has been formed from academic education to continuing education,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cademic groups and academic exchanges.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ingapore TCM will become more broad.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s of TCM between China and New Zealand can better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overseas TCM and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 Singap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ing education; Registration of TCM practitioners; Academic organazations/institutions of TCM; TCM education; Singap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Committee; TCM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4.030
新加坡是东南亚洲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核心之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部分欧亚裔(欧洲人与亚洲人混血)共同组成了一个多种族共處的社会。其中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5%,多数华人先祖为中国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的移民。由于中医与华人关系密切,中医药在新加坡社会得到较广泛认可,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加强与新加坡在中医药方面的合作,以及更好地将中医药推广至海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合作开展了“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项目。我们有幸参与其中,并于2018年夏至2019年初在北京中医医院新加坡明医馆从事诊疗工作,对当地的中医教育、传播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现分享如下。
1 新加坡中医发展概况
1.1 新加坡中医管理部门及法规 1994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并着手将中医药纳入新加坡国家医疗体系的规划,卫生部成立了15人的“传统中医药委员会”[1]。1995年,该委员会撰写了《传统中医中药白皮书》,从中医师的培训与注册、中成药的管制、中药师的培训与注册3方面制定准则。委员会也建议中医药团体组成一个统一机构,并制订一套划一的行医守则和纪律规范。待中医界适应了这个有所管制的环境,以及中医师都把专业水平提升之后,当局将会在法制的架构下,正式实行中医师的注册工作。在此背景下,1994年12月成立了旨在协调联系中医界与卫生主管部门以及中医界各团体的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2],其所属团体有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新加坡中医药促进会、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新加坡同济医院、新加坡中医学院毕业医师协会、新加坡针灸学会、新加坡新医协会和新加坡新华中医药协会(新加坡新华中医药协会于2004年并入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
2000年11月14日,《中医注册法令》在新加坡国会得以通过,确立了新加坡中医师、针灸师注册制度。《中医注册法令》规定了中医师在新加坡的合法地位[3],并明确:自2004年1月1日起,只有持有有效执业准证的中医师才能在中医全科领域合法行医。此后于2001年2月7日在此法令指导下成立了中医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TCM Practitioners Board),设有3个下属工作组,分别是过渡性注册组、考试组和行规道德组。《中医注册法令》中要求中医管理委员会拥有不少于5位但不多于9位的委员,其中必须有1位注册官(由卫生部官员兼任)、1位是注册西医执业者、2位有10年或以上行医经验(任何指定的中医执业范围)的注册中医执业者。而且所有的委员需由卫生部长委任,任期3年。委员会2001年开始为针灸师注册(需注意的是目前针灸师注册只开放给合格的新加坡注册西医和牙医),2002年实施中医师注册。新加坡在2006年1月开始执行《中医执业道德准则及道德指导原则》,此行规是由政府授权中医管委会行规组制订,作为对注册中医师与针灸师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让他们执业时有所依循,保证中医药在新加坡可以更深入的发展。
目前新加坡设有2个政府机构负责监管中医中药事业:健康科学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HSA)和新加坡传统中医药管理委员会(TCM Practitioners Board)。中医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医师的注册、审核注册中医师的学历、审核提供中医课程学府的资格、于提升中医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设定和维护行规准则。健康科学局主要负责中成药与中药保健品(丸剂、胶囊、颗粒等剂型)引进、审批、质控、中成药进口等[4]。目前,中药饮片(未加工成为最终制剂,如丸剂、颗粒、胶囊)无需取得入市前销售许可和执照,但受毒物法令和药物法令等的管制,中药材代理商售卖的中药材必须不含任何下列有毒或法令禁止的物质。例如中药材中不含甲酰胺酸(含盐),重金属不能超标等。
1.2 新加坡中医师申请注册条件
新加坡中医师注册分为正式注册和有条件注册2类。一般来说,新加坡公民在满足相应条件后可申请正式注册;对于新加坡永久居民及非新加坡公民满足相应条件后需先申请有条件注册[5]。
1.2.1 新加坡公民申请注册中医师的条件 1)拥有新加坡中医学院或新加坡中医学研究院颁发的专业毕业文凭(5年全日制或7年兼职制),或中医学士学位证书(5年全日制或7年兼职制);2)拥有中医管理委员会所承认的8所中国中医大学(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颁发的中医本科学士学位证书,但不拥有受承认的外国中医师执照的新加坡公民,须在新加坡中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学研究院或南洋理工大学(被认可和批准的新加坡中医院校)完成至少1年的临床实习和所规定的中医临床培训403学时;3)拥有中医管理委员会所承认的8所中国中医大学颁发的中医学士学位证书,同时拥有受承认的外国中医师执照者的新加坡公民,在被批准的中医机构和在合格主管中医师的监督下完成1年的中医临床实习。符合以上任何一项条件的新加坡公民,就能参加由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新加坡中医师注册资格考试,考试及格后,方能被考虑准予正式注册成为中医师。
1.2.2 新加坡永久居民及非新加坡公民申请注册中医师的条件 1)拥有中医管理委员会所承认的8所中国中医大学颁发的中医学士学位证书;2)拥有受承认的外国中医师注册证书和执业证书,并有受承认的行医经验8年以上,以及副主任医师资格者;3)拥有新加坡雇主有意雇佣申请者为从事全职执业中医师的证明文件。符合上述3项条件者,方能申请有条件注册下的中医执业者。
需注意,有条件注册的职业医师只能在被批准的中医机构和新加坡本地合格主管中医的监督下全职行医(不能兼职),这类机构至少有3位或以上正式注册中医师,而合格主管中医师必须有至少15年的新加坡行医经验;有条件注册的中医师在临床行医满1年后,如无争议,可以每年更新注册。有条件注册中医者在新加坡完成监督下的3年全职行医后,并在期间无不良报告或投诉,可(只)有1次机会参加最临近的新加坡中医师注册资格考试。考试及格后,即能获得正式注册。但在有条件注册期满后至考试举行前,不能要求延长行医。
1.3 新加坡中医学术机构 早在1929年9月,在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废止旧医案”的大背景下,为保存中医中药,医生黎伯概及其他中医药人士发起组织了新加坡历史上第一个中醫药团体——“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6],可见新加坡中医药团体的发展起步极早。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师数量增多及中医师专业细化、学术交流等需要,中医药团体数量逐渐增加,涌现出“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等学术机构。目前经政府认可的新加坡中医药相关学术机构有14家,分别是新加坡中医研究院、新加坡中华医院、新加坡中医药促进会、新加坡中医学研究院、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院、新加坡新医协会、新加坡针灸学会、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新加坡中医学院、新加坡大众医院、新加坡中医学院毕业医师协会、专科中医研究院、同济医药研究院。其中新加坡中医研究院(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Singapore,ACMS)是新加坡最高的中医学术机构,成立于2015年10月,肩负开拓中医教育、提升中医师临床技能、推动中医科研、倡导中医循证医学和促进中西医学学术交流的使命。研究院执行理事会共有13位成员,其中7位是中医专业工作者,由普通会员在每2年一度的“常年会员大会”上投票选出;其余6位分别由中医师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及卫生部推荐,并由新加坡卫生部长亲自委任。此外,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创立于1946年,由民国福建名医吴瑞甫在新加坡行医期间联合其学生及本地中医师成立的中医师组织[6],历史较为悠久。其成立初衷不仅在于团结中医药人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术交流提高同行的执业水平。在此信念指引下,更发展出新加坡中医学院、中华针灸研究院、中华医院及中华医药研究院等下属机构[7];通过中华医院年30万余人次的门诊量及中医学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加坡当地较为系统的中医学教育、临床体系。
2 新加坡中医学历教育
目前新加坡中医学历教育机构有新加坡中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学研究院、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院3家。中医学历教育为5~7年[8]。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新加坡中医学院,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医专门学校”,由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创办和注册,1976年改为学院[9]。创办中医学院旨在实现公开、系统性地传授中医学知识,为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培养中医药人才和接班人。目前新加坡中医学院已开办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是新加坡培养中医人才最主要的教育机构。该院自创办以来,秉承“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办学方针,已为新加坡培育了近3 000名中医专门人才。1973年,新加坡中医药促进会又创办了中医学研究院[10],以培训中医全科人才。该院最初为4年制非全日制培训,后来逐渐丰富课程至6年非全日制中医专业文凭课程。2006年开始,研究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办7年非全日制本科学士学位兼读课程,以培养学士学位学生。其毕业有资格参加由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新加坡中医师注册资格考试。且自2001年起,研究院陆续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办中医硕士研究生课程,已举办6届;2007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再度合作开办中医博士课程,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本地学历教育体系。
2005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合作举办3+2双学位本科中医专业项目,学制5年,前3年在南大生物科学学院完成生物医学学士课程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在新加坡授课,后2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完成临床中医课程。毕业颁发由双方共同签发的项目毕业证书和双学位证书,即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证书、医学学士学位证书,南洋理工大学Degree B.Sc.(Hons)in Biomedical Sciences(生物医学本科学士学位)。2001年新加坡中医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五年全日制中医学士课程、中医硕士研究生课程[10]。2006年起新加坡中医学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开设七年制中医学士学位课程、中医博士研究生课程,还有护理、中药、中医健康管理、药膳课程等,为新加坡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中国各中医药高校经过多年与新加坡联合办学的实践,在课程设计、实习效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涉外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培养了中医涉外教学人才和团队[11],培养了较多合格的中医毕业生,如南洋理工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都能顺利通过新加坡中医师注册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到93.3%,获得新加坡中医师执业资格[12]。
3 新加坡中医继续教育
新加坡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共有1 946名注册中医师,其中1 727名活跃行医中医师,219名非活跃中医师;2010年已有2 322名注册中医师,其中1 974名活跃行医中医师;2018年,共有3 004名注册中医师,其中有2 234名活跃行医中医师,770名非活跃行医中医师;而到了2019年,则有2 284名活跃行医中医师,761名非活跃行医中医师[13]。中医师注册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加坡中医师技术水平、拓展中医师知识面、促进学术交流,新加坡于2013年起试行自愿性中医继续教育制度(Voluntary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TCM Education)[14]。2019年2月11日中医师(修正)法案获国会通过,法案规定:从2020年4月1日起所有执业中医师和针灸师须通过强制的中医继续教育计划,在2年内取得50个持续专业教育(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CPE)学分才能更新中医师/针灸师执业证,其中30学分必须来自管委会预先批准的中医药教育项目。为此,新加坡政府还为每位中医师拨出新币$200的中医药发展补助金,以减轻中医师参加CPE课程的费用。新加坡14家被政府认证的中医机构、中医院校均可申请举办继续教育,确定好内容、讲者、时间、地点向中医管理委员会报备,管委会批准即可。新加坡继续教育形式基本与中国国内医学继续教育一致,多数为半天时间的讲座,以及某一专科为主1~3天的培训班。内容也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皮肤等中医优势学科。由于和中国中医交流密切,继续教育经常邀请国内某一学科或某一中医技法的知名专家团队前往教学,促进了中新两国中医药文化的交流。
获得管委会预先批准的本地继续教育项目一般每小时参加者及主讲者可获得1学分,上不封顶;本地的其他讲座、学术会议1~2小时可获得1学分,1天可获得4学分,3天或更长时间可获得12学分。除此之外,参加新加坡之外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班在提供会议/培训日程、出席证明书或培训单位评估报告后也可获得相应学分。出版中医学术专著、教材,会议上宣读论文、壁报展示、在认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编辑或审阅中医药学术著作、教材、认可的专业期刊也可获得每篇/每本2/5学分(著作、期刊主编、国内外学术会议宣读论文第一作者获学分5分,其他作者获学分2分)。
4 展望
中医药目前尚未能纳入新加坡政府医疗保健体系,仅有部分商业保险支持中医诊所费用的报销。但随着替代补充医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有更多的人愿意接收传统西医治疗模式与替代补充医学相结合的照护模式,其中就包括中医药、针灸等。在一部分西醫院中,如新加坡莱福士医院和陈笃生医院,已设立有中医诊疗中心、综合医疗中心、康复中心等部门提供专业针灸、中医药等治疗项目[15]。目前中医药在许多国家的医疗卫生保健中起着愈来愈积极的作用[16-17]。在这之中,随着部分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在中医方面陆续推出国家规范性文件,中医师执业法规有了明确认证途径,中医师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18]。随之而来的是东南亚中医药科教发展更加普及,尤其是新加坡,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策略下,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推力,积极开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
回顾新加坡中医药发展历史,自19世纪中医药随着华人不断迁入而传入以来,本土的中医教育发展经历了家传师传自学阶段、中医专校成型阶段、改革交流阶段和政府统一管制阶段[20]。在这一过程中,中医教学从无到有,从松散管理到规范化管理,最终形成了正规学院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
尤其自2000年新加坡《中医注册法令》通过以来,新加坡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立专门的中医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立法规范,建立了完善的中医师注册考核的管理制度,从当初1家中医师公会到现在14家中医药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百花齐放;从最初的“中医专门学校”发展到现在3家中医学历教育机构、多专业与国内中医院校联合办学等多种中医教育模式并存;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形成了全面的、复合的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和注册中医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未来新加坡中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提升了新加坡中医技术水平,为中医药学科在新加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时,新加坡中医学历教育及继续教育制度与我国的中医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制度大同小异,且在学历方面认可国内部分中医药院校的学历,为促进两国中医药人才的交流、互相流动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前提条件。随着新加坡中医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国内中医药院校的合作逐渐增多,中医专门人才储备不断丰富,新加坡与国内中医药行业、院校交流合作层次不断加深,相信新加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加强中新两国中医药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向海外扩展,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海外华人中医药群集体.国际中医药发展和立法情况概览[J].中医药导报,2016,22(9):1-5.
[2]洪两,许杏莲.新加坡中医药的现况及发展趋势[ER/OL].(2005-12-03)[2019-07-04].https://www.angtcm.com/Current-trend-development-Singapore-TCM.html.
[3]许永璋.中医中药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1):92-98.
[4]新加坡政府.Guidelines for Traditional Medicinal Materials[ER/OL].(2019-10-9)[2020-01-03].https://www.hsa.gov.sg/content/hsa/en/Health_Products_Regulation/Complementary_Health_Products/Guidelines_for_Traditional_Medicinal_Materials.html.
[5]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申请条件[DB/OL].(2019-09-13)[2020-01-03].https://www.healthprofessionals.gov.sg/tcmpb/zh/registration-requirements,2019-9-13.
[6]傅建忠.名医吴瑞甫与近代新加坡中医事业[J].中医文献杂志,2014,32(2):53-55.
[7]崇为伟,文庠.国际化视域下东南亚中医药教育概述[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1):1-3.
[8]刘铜华,肖诗鹰.国内外中药市场分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46-339.
[9]王勇,李勇华.新加坡中医学院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2):92-94.
[10]陈岩,邹建华.中医药在新加坡的发展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3,8(5):575-578.
[11]赵翠芳,祖娜,杨军,等.中医药国际合作办学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77-78.
[12]赵翠芳,林谦,何厚夫.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医教育,2014,33(5):22-23.
[13]新加坡政府.Numb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DB/OL].(2020-04-04)[2020-11-11].https://data.gov.sg/dataset/numbe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actitioners.
[14]中医管理委员会.自愿性中医继续教育计划指南[EB/OL].(2018-03-30)[2019-11-10].https://www.healthprofessionals.gov.sg/tcmpb/zh/continuing-professional-tcm-education.
[15]孟宪军,朱安宁,廖秀莲,等.针灸在新加坡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针灸,2013,33(10):925-929.
[16]方盛泉.新加坡中医药发展及现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8-10.
[17]Tat-Leang Lee.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me for Critical Engagement[J/OL].(2006-11-06)[2019-11-10].http://annals.edu.sg/PDF/35VolNo11Nov2006/V35N11p749.pdf.
[18]潘沙沙,張思容,王露,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医执业法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8):595-598.
[19]潘沙沙,张思容,苗青,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医药科教概况[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729-732,798.
[20]杨妍.新加坡中医药的传入与中医教学的本土化变迁[J].中医药文化,2018,13(4):16-35.
(2020-01-18收稿 责任编辑: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