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三全育人”的机理及路径

2021-06-24 09:40魏美
文教资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机制

魏美

摘   要: “三全育人”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论,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育人的强大合力。“课程思政”是育人的课程观,与“三全育人”在目标、行动和价值上高度吻合。在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必须梳理“三全育人”的现实困境,建构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三全育人”机制,探索“三全育人”的具体路径,为实现大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厚实根基。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机制   路径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聚焦于这一问题,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育人功效。然而,教书育人工作不是高校思政课的“独角戏”,而是基于跨界思维理念,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协同育人,形成高校育人的“大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最终实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目标[1](101-106)。“三全育人”作为一种育人的方法论,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关键在于“全”、核心在于“育”,所謂的“全”,就是将高校内外部的全部育人要素纳入“育人”工作中,包括思政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辅导员等,对高校各种资源、各个环节、各方力量进行整合,全部参与育人工作,形成育人合力。所谓的“育”,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把智育与德育相融合,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大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熏陶,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无论是作为一种课程观的“课程思政”,抑或是作为一种育人方法论的“三全育人”,最终目标均指向“立德树人”,价值目标指向的同一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视角,探究高校“三全育人”的问题、机理和路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一些高校“三全育人”存在问题

自“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提出以来,高校围绕“三全育人”的机制构建、方法探究、内容整合、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一些高校的情况来看,“三全育人”系统协同效应尚未完成生成。

(一)全员育人主体力量整合不够,尚未形成协作效应。

高校“三全育人”的主体具有开放性,从教学层面而言,从传统思政课教师拓展到专业课教师;从管理层面而言,从传统的辅导员群体拓展到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群体;从服务层面而言,从传统的高校内部拓展到高校外部,包括家庭、企业、社区、民间组织等。可见,全员育人将育人主体的力量进行前所未有的整合,打造全社会参与的“育人合力”。当然,要实现全员育人的功效,育人主体的无缝对接、高效联动是关键。然而,从育人资源共享来看,教学、管理、服务、心理、资助等部门和领域的育人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出现部分育人资源“单打独斗”的局面,一些部门在育人工作中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引发育人资源分配不均或育人资源运用无效,尚未形成“大合唱”的育人格局;从育人力量整合方面看,除高校思政课、辅导员等传统思政工作力量发力之外,其他育人主体力量在协同育人实践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育人工作的“孤岛效应”[2](122-124);从育人价值理念来看,部分育人主体缺乏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对全员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部分专业课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管理部门“重管理轻化育”等,导致育人效果不佳。

(二)全程育人各个环节贯通不够,难以形成长期效应。

高校“三全育人”的时间具有开放性,要求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各类教育要素嵌入育人工作中,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换,推动育人扩展到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然而,在育人过程中,教学过程与管理过程如何协同发力仍然有待破解。试看,高校管理部门遵循的是“规范性逻辑”,即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领域进行说教、引导、管理、训诫、惩处等,高校教学部门遵循的是“知识性逻辑”,即引导大学生强化知识能力,两者之间存在价值逻辑的偏差,如何弥合需要进一步探究。同时,思政课强调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体现“价值理性”的意涵,专业课强调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赋值,体现“工具理性”的倾向。此外,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方面,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纵向链接机制尚未解决,仍然表现为“简单化”的勾连,如何把各个育人环节有效贯通,急需进一步探索。

(三)全方位育人资源整合欠缺,难以形成融合效应。

高校“三全育人”的空间具有开放性,要求把不同场域、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育人资源有效贯通,聚焦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打造“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问题不容乐观。首先,课内课外缺乏有效联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致力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育中,重知识教化轻实践养成的缺陷明显,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德育品性的塑造。其次,校内校外缺乏有效勾连,体现为校企合作、家校合作、校社合作等方面,也就是说,社会各界对德育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认为育人是高校之事,并未将其作为“本职工作”,导致全方位育人乏力。最后,线上线下缺乏有效互动,在“互联网+”时空场域下,尤其是2020年,线上授课成为教书育人的主要模式。然而,在线上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将课堂教学进行简单的复制、照搬,难以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学缺乏互动,育人效果难以彰显。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三全育人”的机制构建

研究表明,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治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有效的协作关系,协作关系的实现,与资源、行动、价值等要素密切相关[3](120-124)。高校“三全育人”存在的困境,从根本上而言,即不同主体、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要素整合存在壁垒,如资源整合壁垒、行动整合壁垒、价值整合壁垒等问题,要打破壁垒,必须重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强调将思政课与各门课程高度融合,实施育人的共同行动、共同发力、共享价值,凸显协同育人,彰显协同效应。事实上,高校“三全育人”作为一种育人方法论,出发点是推动要素整合,形成深度协同关系,包括要素协同、关系协同和空间协同等,从根本上而言,不仅与“课程思政”的目标一致,而且在育人路径上,与“课程思政”高度吻合。因此,在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应构建基于要素协同、关系协同和空间协同为核心的“三维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何谓“三维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呢?概而言之,即在坚持“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过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各种要素、各种关系及各种空间进行深度整合,形成高校“三全育人”的合力。首先,从要素整合的层面而言,就是要将资源要素、行动要素、价值要素等进行整合。具体而言,就是规避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衔接度不够、失衡等问题,实现育人主体资源的合理让渡与耦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建立共同的行动方案,建立基于共同目标下的资源共享机制,弥合不同育人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育人价值偏差,最终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其次,从关系整合的层面而言,就是要将外源性关系、协作性关系、网络式关系及伙伴关系进行深度耦合,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厘清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各种关系,明确育人主体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意愿,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育人模式,推动育人主体之间的关系性协同,最终形成稳定和自觉的伙伴关系,实现育人主体育人的实践自觉。最后,从空间整合的层面而言,就是要将涉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进行深度整合,“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三全育人”场域从校园拓展到家庭、社区、企业甚至网络空间等场域,需要挖掘不同场域的育人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个性化教育、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达成育人空间场域从无序到有序、从紊乱到稳定的转变,实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空间覆盖。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三全育人”的路径选择

针对高校“三全育人”的现实困境,建构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高校“三全育人”机制,就是要坚持以协同育人为核心,聚焦于要素协同、关系协同和空间协同,发挥全部育人要素的育人功效,打造全程关照、全方位覆盖的高校育人体系,形成“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构建“三维一体”的学生成长成才体系。

(一)强化要素整合,提升育人的协同力量。

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存在全员育人主体力量整合不够、尚未形成协作效应的问题,破解这一问题,就是要坚持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要素整合,包括资源要素、行动要素和价值要素,等等。资源要素整合包括横向的思政课程资源与专业课程资源、纵向的校园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需要构建横向的资源协作和纵向的资源拓展之资源整合机制,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共同备课制度挖掘、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校内、校外、网络利用优势互补、排列组合、综合归类等方式打造多样化育人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行动要素整合强调育人主体的执行力问题,无论是思政课、专业课抑或是教学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等,都需要高度认知自身的育人主体身份,把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家庭、社会、政府、行业、企业等纳入“三全育人”的实践中,建立育人主体协同机制,推动共同行动。价值要素整合强调制度建设,推动育人主体达成价值共识,因此,在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要建立责任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增加全员育人的协同力量。

(二)聚力关系协同,发挥育人的协同效应。

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存在全程育人的各个环节贯通不够、难以形成长期效应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育人的源性关系、协作性关系、网络式关系及伙伴关系尚未完全打通,以致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孤岛效应”。对此,必须着力于梳理各种育人关系,形成横向到头、纵向到边的育人关系网络,彰显育人的协同效应。一是要建立“三全育人”领导负责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构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是“火车头”,必须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需要在高校领导带领下协调各个部门的职能,将立德树人上升到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对“三全育人”进行定期研判讨论、情况通报、专题研究、集体商谈,才能明确存在的问题,突出改革的方向,增强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三全育人”高效运转。二是要厘清校内各方、校内校外的关系,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要求把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并把专业课教师、家庭、社会、企业、行业、政府等纳入育人工作中,打造以高校为主导、各种育人力量高度参与的育人联动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全过程育人的实现。

(三)聚焦空间协同,构建育人的长效机制。

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存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缺乏有效联动的弊端,破解这一问题,需要把“课程思政”理念嵌入“三全育人”实践中,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尤其是注重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让大学生到行业、企业、社区、红色文化基地等场所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感悟实践、体验实践,形成实践自觉,实现知识内化、实践外化,凸显“实践育人”的价值关怀。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積极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资源,强化校内校外联动,从思政课、专业课育人的视角出发,积极和校外的红色文化基地、科技园区、教学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建在校外,形成动态化、开放性的育人局面。此外,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微信群等鲜活载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大学生通过互动、沟通等手段,明辨是非、学思践悟,为其成长成才提供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01).

[2]谢娟,王冬元.“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反思与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04).

[3]陶辉.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5).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机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