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呈现扩招趋势。一方面,毕业生数远远超过了就业岗位的供应数;另一方面,在部分领域,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就显的相对匮乏。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给出对大学生就业前景的预测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灰色预测模型;就业现状;应对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On the one hand,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far exceeds the supply of jobs; On the other hand, in some fields,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relatively scarce.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is paper uses the grey prediction model to give the pre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spects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grey prediction model; Employment situation; Response suggestions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行业对人才素质所设门槛越来越高,高学历就业的现象也变的普遍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之受2020年全球性疫情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更多的往届毕业生和应届毕业生竞争就业岗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是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对就业现状、就业前景的不全面认识,直接导致了就业市场的失衡。因此,结合近10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大学生的就业人数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是帮助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以及帮助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结构的前提,同时也为高校的就业指导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1.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1.1数据的收集
随着社会的深化改革,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到2019-2020年间由于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对研究生招生数目的扩招,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更加清楚地说明毕业生人数的变化特点。首先通过2008年—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获取研究数据,选取各学历毕业生数等相关数据作为预测指标。
1.2数据的分析
為了更好的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用EXCEL软件绘制出了我国各学历毕业生人数变化折线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以看出各高校毕业人数是逐年增加的,其中,研究生毕业人数上升较为平缓,涨幅较小,维持在65万人以下;本科生毕业人数在2012年达到一个峰值374万人后虽有下降趋势,但在近5年,尤其是2018,2019年,本专科毕业人数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且预估2020年仍会延续这个趋势。
2.灰色预测模型的构建
灰色预测模型的核心是灰色模型,其优点是不需要很多数据就能解决历史数据少、序列完整性以及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1数据预处理
首先,为了保证方法的可行性,要对已知数列进行必要的检验处理。将时间序列设置为:
然后对序列的级比进行计算和判断
当时,序列可作为GM(1,1)的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否则,需要对模型进行平移变换
使得序列的级比会落入中。
2.2建立模型
通过对数据处理,对原始模型一次累加后生成序列(1—AGO),AGO为的均值生成序列
式中:
GM(1,1)模型相应的白化微分方程为
式中:是指发展系数,是指灰色作用量。
则由最小二乘法,求得使达到最小值的的估计值为:
2.3检验预测值
(1)残差检验。令残差为,计算
这里的,如果<0.2,则认为可以达到一般要求;如果<0.1,则认为可以达到较高的要求。
(2)级比偏差值检验。利用计算出的,再用发展系数求出相应的级比偏差
如果则可认为达到一般要求;如果,则认为达到较高的要求。
2.4预测结果
通过Matlab软件,对中国未来5年我国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本科生毕业人数和专科生毕业人数进行预测,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我国未来5年各学历毕业人数还将会持续上涨,其中研究生毕业人数增长明显,本科生毕业人数增长次之,专科生毕业人数增长缓慢,并将会逐渐趋于平稳。
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可归纳如下:
(1)就业岗位的“失衡”。一方面,许多工作岗位大学生可以胜任但是尝试的人少,如蓝领技术领域;另一方面,大量工作岗位意向人数很多但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较高。就业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就业市场的失衡以及毕业生就业率的受限: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2003年就业率为76%,2004年仅为73%,待业人数逐年增加。
(2)就业地域的“失衡”。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追求岗位体面、自由舒适和个人社会价值理想,更有可能选择在东部经济发达、高薪行业密集的地域工作。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并不断加大相关的支持力度,但偏远地区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仍十分匮乏,这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对单位环境、资源户口、兼顾亲友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看重,较高的心理预期和对就业现状、政策的不全面认识。
参考文献
[1]路朝阳.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J].科技视界,2020(18):214-215.
[2]李春阳,毕会娜.后疫情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技,2020(22):106-107.
[3]关司祺,贾小晨.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281-282.
[4]秦艳龙,蒋承.就业偏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09):20-23.
作者简介:刘心蓓(2000.07-),女,山东枣庄人,本科,大三,学生,研究方向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济宁 272000